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目的 本文拟研究地塞米松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噬的影响.方法 分离哮喘组及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T,CD+8 T和 CD+4CD+25 T 细胞),分别与地塞米松(10-5 mol·L-1)共培养.首先以电子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培养后细胞的自噬形态学改变;然后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细胞的自噬水平及CD+4CD+25 T细胞的Foxp3表达.结果 ①镜下可观察到与地塞米松共培养后细胞的典型自噬形态学改变;②地塞米松可以上调哮喘组外周血CD+4 T和 CD+4CD+25 T 细胞的自噬率(P<0.05),自噬水平的升高均呈时间依赖性 (P<0.05);③哮喘组CD+4CD+25 T细胞的Foxp3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地塞米松预处理对Foxp3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地塞米松诱导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噬水平的增高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5例结缔组织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结缔组织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发结核病患者激素使用总量大,平均为11.2 g,其中81.8%患者糖皮质激素总量大于3 g;每日维持量大,81.8%患者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10 mg/d;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低,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咯痰,可见于多种疾病;肺外结核(25.5%)与血行播散(27.1%)多见,PPD皮试阳性率低(25%);明确诊断费时长,69.1%患者需2周以上;抗结核疗程相对长,疗程9个月以上者占54.5%。[结论]此类患者结核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无应用激素者有所差异,诊断上有赖于细菌学与病理学的检查以明确,必要时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的线索.[方法]对35例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肺血栓栓塞症中存在基础疾病和易患因素的有33例(94%),其中以肿瘤、心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吸烟和长期卧床多见.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的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和D二聚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确诊须依靠特殊检查如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磁共振造影增强血管造影(MRA)等.[结论]当存在肺血栓栓塞症的高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而临床表现不能以其他疾病解释时,须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CTPA或MRA检查来明确是否肺血栓栓塞症.  相似文献   
24.
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服阿斯美对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阿斯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人均予吸入布地奈德400~800μg/d,同时B组患者口服阿斯美胶囊2粒,每日3次。疗程8周。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和组胺PC20-FEv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组病人的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25)和组胺VC20—FEvl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长期口服阿斯关对哮喘患者有改善肺功能和降低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糖皮质激素抵抗型(SR)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对SR哮喘有无治疗作用。方法: SR哮喘患者16例,随机分组为A及B两组,每组各8例。2组患者均予口服丙卡特罗50~100 μg/d和茶碱400 mg/d,并急性发作时吸入沙丁胺醇 200-800 μg/d。A组患者同时联合应用雷公藤甲素每次33 μg,口服,每日3次。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行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5水平测定,哮喘临床积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IFN-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25%)均显著增高,哮喘临床积分和血清IL-4、IL-5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和低于B组治疗后(P<0.05)。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与丙卡特罗和茶碱联合应用可能是治疗SR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对照组、氨茶碱组(10^-8~10^-3mol/L,即0.0018~180μg/ml)及地塞米松组(DXM),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噬率和凋亡率变化。结果:①T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度为81.3%~94.5%。②氨茶碱组干预T淋巴细胞培养72小时后,10^-5~10^-3mol/L氨茶碱组自噬率、10^-8~10^-3mol/L氨茶碱组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各浓度组的自噬率和凋亡率之间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在10^-5mol/L氨茶碱干预下,按不同细胞密度接种T淋巴细胞,观察0、24、48、72小时的自噬率,可见随着细胞密度的减少和时间的延长,其自噬率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DXM干预T淋巴细胞72小时后,其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而自噬率无显著差异(P=0.481)。结论:10^-5~10^-3mol/L的氨茶碱可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噬率增加,10^-8mol/L~10^-3mol/L的氨茶碱可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且自噬与凋亡间相互独立;DXM可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表明不同的药物可诱导T淋巴细胞启动不同的程序性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分析对比不同途径导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过程,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认识.方法对 3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吸入性和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在诱因、临床表现、 X线特点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生与侵入治疗、抗菌素的应用等医源因素相关,且 MRSA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预后差、死亡率高,应结合其临床特点早期明确诊断;早期、大剂量应用敏感抗菌素是治疗关键,对危重患者,尚应联合用药.此外,尚须重视院内感染的防范.  相似文献   
28.
木村病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木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13例木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木村病的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物(11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11例)、腮腺侵犯(4例)、外耳道侵犯(2例)、压迫症状(2例),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7例),治疗后复发(4例).结论:中青年男性、头颈部慢性无痛性肿块、局部淋巴结肿大、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清IgE水平升高提示木村病可能,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9.
吸入硫酸镁对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吸入等渗硫酸镁溶液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6 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进行了观察。对象与方法 发作期哮喘患者 6 0例 ,均为 2 0 0 0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哮喘患者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1 ] 。将6 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 2 0例。 (1)A组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18~ 6 6岁 ,病程 1~ 19年 ;(2 )B组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2 0~ 6 4岁 ,病程 1~ 2 1年 ;(3)C组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2 2~ 6 1岁 ,病程 1~ 17年。所有受试对象…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肺栓塞(PE)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确诊的97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或死亡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PE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wells评分、肌钙蛋白T(cTn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伴右心血栓等十九项指标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RP升高、LDH升高、HDL-C降低是PE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RP、LDH与HDL-C在PE患者的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