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以黄疸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主要采取姑息性治疗.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作为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有效实施的关键是支架的通畅.单纯放置支架易发生支架堵塞,通过联合应用鼻胆管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52.
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BC)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杨玉龙等[1]在治疗肝移植术后BC时发现,有一部分BC是在术后2~3个月才开始出现,之前胆道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取出BC后,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Ⅰ、Ⅱ级胆管损伤明显,而Ⅲ级及以上胆管的损伤程度较轻,结合超声检查提示的肝动脉管径及血流均正常,考虑可能有排斥反应的因素.我们从15例肝移植术后BC样本中随机抽取8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察BC中是否存在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253.
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是肝脏发挥其基本功能的两种必需细胞,但是这两种细胞的理想来源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可以成功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注射到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转化为肝样细胞并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但是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的研究目前还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254.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胆道内镜微创技术正逐步成为解决原位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目的:分析文献中关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阐述和论证,明确胆道内镜在胆管铸型并发症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Biliary tract, endoscope technique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01/2008-10);以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管铸型,胆道镜为检索词,检索维普咨询数据库(1994/2009-01)、CNKI数据库(1994/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肝移植后胆管损伤导致胆管并发症相关的内容.排除肝移植胆道并发症以外的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0篇进行分析.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死亡原因,由于早期识别困难及处理棘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性ERCP和胆道镜技术,成为解决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55.
大承气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腹部创伤术后1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杨玉龙 《陕西中医》2010,31(12):1608-1609
目的:观察泄热通腑、攻下降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腹部创伤术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生黄芪、当归、白芍、川芎、香附、川楝子、莱菔子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35例。结果:痊愈133例,治愈率98.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泄热通腑,攻下降浊的功效;可促进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256.
报道了以己内酰胺和1-溴代正十二烷为原料,采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洁合成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桂氮酮产品中主要杂质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产品中的主要杂质为未反应的原料己内酰胺和副产物6-氨基己酸正十二烷基酯与正十二醚。  相似文献   
257.
在 NaOH 溶液中以溴化四丁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了月桂氮(艹卓)酮。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反应时间、NaOH 溶液浓度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证实 NaOH 溶液浓度是影响反应的最重要因素,在优选条件下收率为91.9%。并分离、鉴定了产品中的主要杂质。  相似文献   
258.
伞状导鞘管和猪尾巴导管在PTCD/PTGBD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CD/PTGB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手段,这一治疗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是避免导管的滑脱,伞状导鞘管和猪尾巴导管比较满意地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将有关技术和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8~79岁,平均63.2岁。其中胰头癌9例,胆管癌4例(其中合并胆管结石1例),肝门转移癌6例,肝门部巨块型肝癌3例。1.2 应用导管类型 伞状导鞘管5例,猪尾巴导管17例(兼内外引流2例,单纯外引流14例,单纯内引流2个月后改为…  相似文献   
259.
目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冷、热两种性质不同的刺激进行直肠扩张试验,并与非肠易激综合征者比较,从而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敏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60.
目的 探索家庭病床的病例分布特征,为改进社区医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年~2003年间建立家庭病床的37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种构成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70~79岁组占总例数的40.86%;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不能自理者占总例数的58.06%。结论 家庭病床工作体现了社区医疗服务由单纯地对患者提供治疗、康复转向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工作方向,应积极改进与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