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肺癌与肺动脉及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了解肺癌血供,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对73例经临床证实的肺癌患者,运用MSCT的同层动态扫描模式,获取肺癌和肺动脉及主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分析各自TDC特点,应用统计学方法检验肺癌分别与肺动脉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意义及相关性程度。结果肺动脉和主动脉的TDC均有明确的峰值;肺癌的TDC走势可分三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肺癌与肺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用Pearon,s方法分析肺癌分别与肺动脉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肺癌与肺动脉之间存在低相关性,而与主动脉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肺癌与主动脉的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二者有高度密切相关性,验证了肺癌由体循环供血的理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选择更趋合理的肺癌强化延迟时间,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2.
双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脑血管造影(CTA)系一种微创检查脑血管的方法。以往经动脉插管行脑血管造影(DSA)创伤大。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A已部分取代DSA。我院将其作为一种诊断、筛选、观察肿瘤血供情况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小鼠福利受损模型的建立及营养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建立实验小鼠的福利受损模型,并研究营养干预对模型小鼠福利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反复制动模拟常规实验处置对小鼠的福利损害,测定与福利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生长指标和饲料效价,评价其在实验中消耗的生物学代价;采用营养咬棒对模型小鼠同步干预,测定相关指标.结果 制动小鼠体增重和饲料效价(FER)显著降低(P<0.01),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肾上腺素(EPI)、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升高( P<0.01),血清b-内啡肽(b-EP)、白介素-2(IL-2)水平、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WBC)、脾脏T 、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T, SIB)显著降低(P <0.05, 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营养咬棒组CORT、 ACTH 、EPI 和NE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脾脏T 、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2 和WBC显著升高(P<0.05,P <0.01).结论 制动小鼠再现了福利损害时动物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和生长抑制状况,可作为福利受损的动物模型,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制动小鼠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4.
五甲基槲皮素对豚鼠心肌收缩力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五甲基槲皮素(PMQ)和槲皮素(QUE)对离体豚鼠心肌收缩力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测定离体豚鼠右心房肌自律性及左心房肌收缩力;同步记录豚鼠心乳头肌动作电位和收缩力;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1)。结果10、30、100μmol/LPMQ和QUE均可增强左心房肌收缩力;PMQ对右心房自律性无明显作用,QUE则可提高右心房自律性。30、100μmol/LPMQ对豚鼠心乳头肌动作电位无明显影响,QUE可延长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QUE增强乳头肌收缩力的作用强于PMQ。PMQ与QUE均抑制ICa.L,后者作用更强。结论PMQ与QUE均可增强豚鼠心肌收缩力;PMQ与QUE对豚鼠右心房自律性的作用趋势相反;PMQ对乳头肌动作电位无明显作用,对心室肌细胞ICa.L的抑制作用弱于QUE。首次揭示了PMQ在心脏方面的作用,为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5.
通过将24月龄SD雄性大鼠饲养至30月龄.分别测定24月龄组和30月龄组大鼠股骨以松质骨为主的近段、远段以及以皮质骨为主的中段的骨密度,来定量研究老年雄性大鼠股骨皮质骨、松质骨骨量的增龄性丢失。结果表明:30月龄雄性大鼠股骨各段骨密度明显低于24月龄雄性大鼠。提示:大鼠增龄性骨量丢失模型复制成功。  相似文献   
56.
对24月龄及30月龄SD雄性大鼠(各10只),分别测定其脑组织M受体结合容量以及左侧股骨近端,中段,远段的骨密度和右侧股骨的弯曲断裂载荷,以定量研究老年雄性大鼠脑与骨衰老的主要指标的增龄性变化,结果表明:30月龄雄性大鼠脑组织M受体结合容量和股骨各段骨密度及弯曲断裂载荷明显低于24月龄雄性大鼠(P<0.05),这一结合容量和股骨各段骨密度及弯曲断裂载荷明显低于24月龄雄性大鼠(P<0.05),这一结果提示雄性大鼠脑衰老和骨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根据发表的文献,系统地评估布南色林用于治疗成年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网络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NKI、Sinomed、万方等相关数据库关于布南色林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自数据库创建至2022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篇,根据合并结果显示布南色林和利培酮在改善PANSS总评分、阳性量表评分、阴性量表评分方面无差异。氟哌啶醇在改善PANSS总分方面优于布南色林。在引起高泌乳素血症(P<0.001)、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P<0.001)、丙氨酸转氨酶升高(P=0.004)、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P=0.04)、体重增加方面(P=0.005),布南色林的危险度小于利培酮。在引起震颤(P=0.001)及静坐不能(P=0.01)方面,布南色林的危险度也小于氟哌啶醇。其余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布南色林在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但是尚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腹泻儿童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82例,均在入院24h内腹泻>3次。将患儿按月龄分为对照组(月龄6~36个月)与研究组(月龄37~60个月),各41例。比较两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25例(60.98%),对照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33例(80.49%),研究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儿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33例(40.24%),腺病毒12例(10.63%),大肠埃希菌9例(10.98%),非伤寒沙门菌7例(8.54%),志贺菌属6例(7.32%),气单胞菌属6例(7.32%),副伤寒沙门菌5例(6.10%),白色加丝酵母菌4例(4.88%)。结论不同年龄段腹泻儿童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存在差异,致病菌以轮状病毒为主,多见于6~36个月龄儿童,病原微生物检测可帮助查明腹泻致病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脾脏MSCT测量及脾大分度的简捷准确方法。方法:应用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的体积,并与以往的肋单元计数法、脾门厚度测量法等进行比较。结果:测得正常脾脏体积为78.4401.2cm3,平均为202.26cm3。脾脏体积与性别因素有关。结论: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体积更准确、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