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27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731篇
预防医学   323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312篇
  6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降低感染率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ICU病房接受治疗的1205例患者中有240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9.92 %.在发生院内感染者中有174/240(72.50%)为使用呼吸机导致,是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最危险因素;有58/240(24.17%)为留置导尿管导致;8/240(3.33%)为留置深静脉插管导致.从感染发生部位来看,在全部240例院内感染者中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56例,占65.00%.医疗器械使用时间长短与院内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强化病房管理、保证环境卫生、杜绝交叉感染、确保抗生素使用合理、减少侵袭性诊治手段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够严格预防并有效控制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并对其危险因素和梗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6.0%)和糖尿病(29.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56.2%)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8.9%)在腔隙性脑梗死中也较多见。腔隙性脑梗死以基底节为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高(HR=2.552,95%CI:0.05~1.3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高(HR=2.645,95%CI:0.76~17.9);心源性疾病可能是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HR=1.401,95%CI:0.08~1.83)。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进行二级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非侵入性检查诊断酒精性肝病的价值。方法使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并予以量化。对98例酗酒者进行FibroScan检查,并对肝脏硬度超过13kPa的患者进行肝活检,评价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肝脏硬度超过13kPa的53例患者中,9例患者由于超重未能得出准确的测量数值,8例拒绝肝活检,3例因患有其他疾病而未能进行肝活检。在33例肝活检患者中,12例确诊为肝纤维化,21例为肝硬化。肝脏硬度阈值为13kPa的酗酒患者存在肝硬化的阳性预测值为97%。结论 FibroScanR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我们认为:1,肝脏硬度低于8kPa的酗酒患者可能不存在肝纤维化;2,肝脏硬度介于8.0至13.0kPa之间时,肝纤维化可能正在形成;3,肝脏硬度超过13kPa时,肝硬化已经形成,应该考虑为该类患者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患者共452个周期,按患者的卵巢反应性分为卵巢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比较拮抗剂方案中患者的一般情况、内分泌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间和剂量、获卵数、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结局,并分析上述因素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结果(1)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中,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基础睾酮(T)水平、窦卵泡计数(AF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三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雌二醇(E:)水平、Gn的用量、取卵数、移植数、冷冻数及流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Gn的用药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卵巢低反应组的临床妊娠率(30.28%)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FSH水平及总Gn用量与卵巢反应性呈负相关,取卵数与卵巢反应性呈正相关。结论拮抗剂方案中,卵巢反应性与患者的年龄、bFSH水平及Gn用量有关,对卵巢反应性进行评估应当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超声学检查及内分泌特点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STin2多态性与偏头痛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15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M0 111例,有先兆偏头痛MA 39例)及105例正常对照.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提取DNA.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和电泳分析技术,检测偏头痛组及对照组STin2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偏头痛组STin2基因型总体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5.509,df =2,P=0.064),但MO患者STin2.12/12基因型频率为45.9%,对照组为3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 =4.785,df=1,P=0.036),STin2.9等位基因在MA患者中有增加的趋势(MA组为5.1%,而对照组为0.9%).结论 STin2.12/ 12基因型可能增加偏头痛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6.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感冒口服酚氨咖敏片(1片,tid),第2天停药。用药第5天出现四肢发疹,红斑伴瘙痒明显,用药第7天发展至面部,用药第9天出现高热,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 22.82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9.3%,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2.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5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5 U?L-1,乳酸脱氢酶228 U?L-1,磷酸肌酸激酶27 U?L-1,总胆红素10.2 μmol?L-1,直接胆红素3.4 μmol?L-1,1-3-β-D葡聚糖7.00 pg?ml-1,内毒素5.00 pg?ml-1。考虑为酚氨咖敏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q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qd)静脉滴注,依巴斯汀片(10 mg,qd)、盐酸赛庚啶片(2 mg,qd)口服。停药第14天面部、躯干、四肢见暗红斑及色素沉着斑片,皮疹明显消退,白细胞14.95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2.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 U?L-1,乳酸脱氢酶165 U?L-1,磷酸肌酸激酶14 U?L-1,总胆红素9.0 μmol?L-1,直接胆红素1.9 μmol?L-1。停药后6周,皮疹全部消退,皮肤颜色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ADC值特点及ADC值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影像资料,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2岁)、成人组(≥18岁),对两组不同病理类型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均值比较.结果 儿童组12例,平均rADC值0.94 ±0.52,WHOⅡ型4例,WHOⅡ~Ⅲ型1例,WHOⅢ型7例;成人组21例,平均rADC值1.17±0.36,WHOⅡ型1例,WHOⅡ~Ⅲ型2例,WHOⅢ型18例;WHOⅡ型rADC值儿童组小于成人组;WHOⅡ~Ⅲ型rADC值儿童组小于成人组;WHOⅢ型儿童组rADC值小于成人组,两组间r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0).结论 儿童组、成人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影像表现不同,rADC值存在差异,儿童组各病理类型rADC值均小于成人组.ADC值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自制新型多功能压疮防护套枕对卧床患者压疮防护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脑卒中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多功能压疮防护套枕,观察两组患者翻身时间及皮肤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皮肤压红、皮肤压痛、皮肤灼热感、皮肤潮湿感等局部皮肤变化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制新型多功能压疮防护套枕可明显改善卧床患者皮肤情况,延长翻身时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焙烤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5个省采集不同种类的焙烤食品634份,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菌含量。结果焙烤食品总体不满意率为4.42%(28/634),问题主要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满意率分别为3.31%和0.9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0.3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14%,不满意率为0.32%;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6.20%,计数结果均105cfu/g;所有样品均未检出沙门菌。3类食品中,糕点和面包的不满意率高于饼干;散装产品的不满意率高于预包装产品;街头摊点的不满意率高于超市等其他采样地点;城市的不满意率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市售焙烤食品存在微生物污染,需加强生产销售等相关环节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紫花地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取紫花地丁5 kg,加3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总浸膏,上60~100目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50∶1,10∶1,5∶1,2∶1)及甲醇洗脱,得到7个相应馏分。各部位依次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鉴定。同时,对从紫花地丁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实验。结果:从紫花地丁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N-acetyl-1-ethyl ester glutamic acid(1),N-acetyl glutamic acid-1-ethyl-5-methyl ester(2),橙黄胡椒酰胺(3),rel-(2α,3β)-7-O-methylcedrusin(4),齐墩果酸(5),α-tocopherol-quinone(6),杨芽黄素(7),异莨菪亭(8),七叶内酯(9),24-ethylcholesta-4,24(28)Z-dien-3-one(10),stigmasta-4,25-dien-3-one(11),β-sitostenone(12),β-谷甾醇(13),豆甾-5-烯-3β-醇-7-酮(14)。结论: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4,6,7,10~12为首次从堇菜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6,8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