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实习护生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状况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5--2(107年在我院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进行填表登记的58例实习护生受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9.16%,锐器物中头皮针和注射器针头占72.42%;静脉输液占50.00%;拔针和用物整理环节占52.48%,受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占44.82%.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防护知识匮乏.必须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11月24日至12月29日收治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45例患儿就诊时症状信息,观察并记录患儿住院期间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所搜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儿发病时以发热、咳嗽、食欲下降、喘息、卡他症状、咽痛等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计数异常及C反应蛋白升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则以CD4细胞异常多见,少数出现心肌酶异常,以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为主;而电解质紊乱则以低钾血症为主;对38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与7例轻症病例进行年龄分布、合并基础疾病、CD4降低以及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对于不同病程的发热均有一定的退热作用.结论 甲型H1N1流感儿童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尽相同,达菲对不同病程的发热可能都有缩短病程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为加强职业防护和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建立的锐器伤监测报告系统,调查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结果共收到156名手术室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报告。医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最高,占70%;工作年限低于10年者发生锐器损伤占78%。锐器伤受伤部位多在左手手指,多数是手术中被缝合针刺伤。大部分受锐器伤的人员能按要求进行局部处理,经追踪随访,被伤人员未发生感染。结论手术室是锐器伤的高发场所,医生、护士锐器伤多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尚未发现因锐器伤而发生感染的病例。  相似文献   
44.
卒中相关头痛即与卒中发生相关联的头痛,可出现于卒中当时、之前或之后,发生率为3%~57%。年龄、性别、既往偏头痛史,无吸烟史、缺血性心脏病等因素可能与之有关。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椎基底动脉较颈内动脉供血区、皮质较皮质下以及卒中灶同侧易出现卒中相关的头痛。最近观点认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与颈神经共同参与头痛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5.
患者15岁,于1990年3月首次发病。发热、头痛、呕吐,在外院腰穿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治疗好转。1991年2月复发,头痛、呕吐、高热伴昏迷、躁动,腰穿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混浊,脑脊液呈线状喷出,蛋白3000mg/L,糖400mg/L,氯化物11...  相似文献   
46.
健康人61 例海马体积测量———MR 扫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采用MR扫描检测海马结构(HF)体积,建立标准化后HF体积的正常,探讨HF体积与年龄、性别、颅腔窖以及脑实质体积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连续积累61例不同年龄的健康人(男29例,女32例),年龄6~82岁(平均37.8岁),用叠加法计算出双侧HF体积。以颅腔窖进行HF体积标准化,并求得HF体积的正常值范围。结果 右侧HF体积正常范围为2.196~2.952cm^3,左侧为2.062~2.70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前后应用大剂量MP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梗死体积的影响以及脑含水量的变化,同时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缺血前后MP治疗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体积较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小(均P〈0.01);缺血性前后MP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脑含水量比较无明显差别(均P〉0.05)。病理学发现盐水对照组织血管周围可见巨噬细胞浸润,而MP治疗组无此病理改变。结论 大剂量MP可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其机理与减小缺血区梗死体积、抑制脑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2例GBS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IL-2R及sIL-6R 水平. 结果 GBS患者血清sIL-2R和sIL-6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重型和极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型及中型患者(P<0.01,P<0.05),且随着病情的好转,两种受体水平也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sIL-2R和sIL-6R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GBS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总结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9至2011年收治的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连续病例(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随访情况,并文献复习.结果 男4例,女1例,年龄3~5月龄(平均4月龄),均无明显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50.
红斑狼疮的中医病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斑狼疮 (以下简称LE)属于风湿病学科范畴 ,在现代医学中风湿病学仅有 60多年的历史 ,而红斑狼疮 (以下简称本病 )作为完整的病名概念传入我国也只有数十年。因此 ,中医对红斑狼疮的系统研究尚为粗浅 ,在浩翰的中医典籍中也没有一个相应的病名 ,不像“肺痨”与“肺结核”相对应 ,“消渴”与“糖尿病”相对应那样 ,能很容易的找到一个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把本病定为皮肤病的“红蝴蝶疮” ,但这只能较形象地说明本病的面部蝴蝶样皮损 ,不能概括本病的全貌。笔者经过大量查阅中医文献及对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