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国产埋入式药泵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导管药盒系统(PCS)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实质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0例胸、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患,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行国产PCS植入术。术后经PCS行规律性化疗或碘油乳化剂栓塞。结果:所有病人PCS植入术全部成功,导管留置于降主动脉18例,肝固有动脉20例,肝总动脉12例,腹腔动脉6例,左右髂内动脉各2例。并发症有穿刺局部血肿6例(  相似文献   
72.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插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及并发症。方法:66例胸部、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60例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6例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作股动脉穿刺插管和/或选择或超选择肝动脉和髂内动脉插管失败,而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共72人次。经左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下2cm向内上或水平穿刺。用Seldinger法把导管顺向引入靶动脉,然后再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或导管药盒系统植入。结果:穿刺锁骨下动脉,选择或超选择肝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它们分支动脉和支气管动脉插管共88次,均获成功。发生局部血肿11例,无气胸、血胸等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熟悉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对导管药盒系统的植入及不适应作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作选择或超选择靶血管有困难和失败者有意义。  相似文献   
73.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也是“120”接警次数较多的内科急症之一。现将本院自“120”联网开通以来,在实际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在10年中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西北地区就诊患者乙肝病毒八项血清标志物16305例,男、女性比例为2.13:1,男性就诊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ABsAg),核心抗体(Anti—HB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5),说明男性的乙肝病毒易感性高于女性。男性乙肝患者的住院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5),说明不管所患何种疾病,只要伴有乙肝病毒感染,男性患者的病情一般要重于女性。统计结果还表明,1.男性已肝病毒表面抗原聚合血清白蛋白受体(HBsAg/Re)、e抗原(HBeAg)的检出率高(P<0.005),说明男性患活动性、传染性肝炎多。2.男性患者乙肝病毒核心/IgM抗体(AntiHBc/IgM)、表面抗原/IgM复合物(HBsAG/IgM)的检出率高(P<0.005),说明男性患急性肝炎者多于女性。3.男性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P<0.005),说明男性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性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5.
某地区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调查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 (MP)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 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为 31 2 %。 5个年度中除有 1个年度MPIgM阳性数以第三、四季度所占比重较大外 ,其余 4个年度均以第一、二季度所占比重较大。男、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 2 6 4 %、4 0 1%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7~ 12岁年龄组MPIgM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MP感染的易发季节为冬春季 ,好发年龄为学龄期儿童 ,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  相似文献   
76.
<正> 肝血流图是近年来发展的、检测肝脏血液循环状态的新技术,具有简便、可靠、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逐渐为检测肝病的常规方法之一。我们从1984年至1985年对50名健康人和103例慢性肝炎患者做了肝血流图检查,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了分析,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一、检测对象:正常人50名,为本院教职工、学生,其中男性37名,女性13名,年龄在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筛选与膀胱癌生存预后相关的非编码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构建风险预后模型评价患者预后。方法:从人类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膀胱癌miRNAs与mRNAs数据及对应的临床相关信息,筛选差异的miRNAs和mRNAs。对差异的miRNAs进行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筛选得到与预后相关的miRNAs。采用多因素Cox回归进一步分析获得风险模型目标miRNAs,建立最佳风险预后模型,评价模型效能。通过在线数据库和差异mRNAs数据对结合的miRNA靶基因进行筛选,然后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预测miRNAs靶基因功能。结果:筛选得到膀胱癌差异miRNAs有473个,差异mRNAs有7 106个。运用K-M生存分析及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得到24个与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的miRNAs,进一步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得到11个与风险预后模型紧密相关的miRNAs,成功构建miRNAs风险预后模型。模型风险评分=(-0.4×Exphsa-miR-145-5p)+(-0.928×Exphsa-miR-99a-5p)+(-0.295×Exphsa-miR-7705)+(-0.566×Exphsa-miR-590-3p)+(0.201×Exphsa-miR-337-3p)+(0.576×Exphsa-miR-125b-2-3p)+(0.345×Exphsa-miR-652-3p)+(-0.718×Exphsa-miR-143-5p)+(0.286×Exphsa-miR-3065-3p)+(0.282×Exphsa-let-7c-3p)+(0.145×Exphsa-miR-216a-5p)。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781,提示风险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K-M生存分析提示模型评分越高的患者5年生存率越低。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模型miRNAs能够调控多种泌尿系统活性信号和相关通路,介导膀胱癌疾病进展。结论:成功构建膀胱癌miRNAs风险预后评估模型,为临床膀胱癌患者生存预测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8.
本文测定了73例NIDDM患者IMC及血中Lp(a)的水平,发现NIDDM患者IMC比同年龄对照组增厚,且IMC与血Lp(a)成正相关关系,对NIDDM患者IMC增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要重视钙离子拮抗剂在代谢紊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效钙拮抗剂(CCB)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近年来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为CCB在代谢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高血压常合并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高尿酸血症等多重代谢异常,然而CCB具有血管舒张、改善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尿蛋白等作用。对这些代谢紊乱患者应用CCB会带来益处还是会增加风险?一直在不同领域(心血管及内分泌代谢研究领域)存在着疑虑。本文将着重探讨CCB在代谢紊乱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手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54指)自发性手指伸肌腱断裂的患者进行分析及治疗,术后进行石膏托固定4周,4周后进行循序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评分结果:优46指、良4指、可4指,优良率达92.59%,未见肌腱再次断裂,伸指活动良好。结论在水稻主产区,尤其是传统的人工插秧法的地区,插秧导致的伸指肌腱自发断裂应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通过良好而娴熟的手术方法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其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