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即"三高"因素,与冠心病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首先对2005年6月-2009年1月入住本院的27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资料分为冠心病及非冠心病两组,以卡方检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均数比较及ROC曲线分析"三高"因素与冠心病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卡方检验显示:冠心病的发生受年龄(χ2=13.560,P=0.001)、总胆固醇(TC)(χ2=8.260,P=0.004)、甘油三脂(TG)(χ2=5.718,P=0.017)和低密度脂蛋白(LDL)(χ2=6.375,P=0.012)影响 Logistic回归发现冠心病的发生与TC(0R=1.967,P=0.000)及年龄(OR=1.046,P=0.004)相关性更密切.冠心病患者血清TC(t=3.387,P=0.001)及LDL(t=3.662,P=0.000)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TC、TG、HDL及LDL预测冠心病临床发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5、0.473、0.569及0.640.结论 "三高"因素中,血清TC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性最密切,LDL次之,血压、血糖水平未显示出明显关联性,但血清TC及LDL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发作基本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现象(HR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200例拟诊为心绞痛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每例患者均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和ST—T改变的情况,比较两组间TO、TS以及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TO的各个评价指标与ST—T改变相当,TS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度(97%)和阳性预测(90%)值明显高于sT—T改变(分别为62%和63.1%)。结论心率震荡现象的指标TO、TS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新的指标,在诊断价值上甚至有可能高于ST—T改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评价高盐高脂饲养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MS)动物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于哺乳期(3周龄)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盐组(0.5%NaCl,NS)、高盐组(4%NaCl,HS)和高盐高脂组(49%fat+4%NaCl,FS),持续饲养18周,测体重,颈总动脉插管直接测血压,血浆测血脂指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血清胰岛素和血糖值。结果:HS、FS组较NS组大鼠血压明显增高(P〈0.01),而HS组与F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较NS组大鼠血脂明显增高,以TC、TG、LDL-C为主,三者均P〈0.01,HDL-C无明显改变(P〉0.05),HS组与N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NS组明显升高(P〈0.01),HS组与N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较NS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HS组与N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高盐高脂饲养可诱导出符合或接近临床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ml/(kg·h)静脉水化12h,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和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术前24~7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观察术前和术后1、3、7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记录术中造影剂的用量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cr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分别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Ccr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β2-Mg、胱抑素C、hs-CRP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7天,A、B两组肌酐、Ccr、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与术前相比无差异。A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0,B组出现1例,占3.33%。结论对比剂可能造成轻微一过性肾损害,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预防对比剂肾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值得术前推广。  相似文献   
25.
利用土壤环境中Lu元素资料769个数据,癌死亡调查资料787080例,研究了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大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Lu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鼻咽癌死亡率与Lu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9(P<0.0025),0.3936(P<0.025).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测定35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A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与35例高血压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及35例健康对照组(C组)作比较。结果 A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B组、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B组及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C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M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MS患者,单纯高血压(HT)患者56例和正常健康人群(NS)5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和IL-10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MS组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均高于NS组和HT组(P<0.05或P<0.01);(2)HT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NS组(P<0.01),MS组比HT组更进一步升高(P<0.01);(3)MS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HT组和NS组(P<0.01),而HT组和NS组无统计学差异;(4)血清IL-18和IL-10水平与HOMA-IR相关。结论血清中IL-18和IL-10可能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CTA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首先对2005年6月-2009年1月入住本院的27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根据CTA结果将资料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以卡方检验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常见危险因素。结果 CTA成像一次检查可完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狭窄的评价,图像清晰,方便、安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受年龄(χ2=13.560,P=0.001)、抽烟(χ2=4.243,P=0.039)、TC(χ2=8.260,P=0.004)、TG(χ2=5.718,P=0.017)、LDL(χ2=6.375,P=0.012)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OR=3.136,P=0.003)、TC(OR=2.370,P=0.004)、高血压(OR=2.247,P=0.015)、年龄(OR=1.064,P=0.000)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相关性更密切。结论本研究发现冠脉CTA成像可作为常规的冠心病筛选影像技术;吸烟、总胆固醇、高血压和年龄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临床相关性更密切,LDL、TG相关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广州市气象因素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8月~2007年10月广州市每日气象因子数据(数据来自广东省气象局)以及同期广州市每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资料(数据来自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简称120系统),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相关预报方程,.通过预报方程预测未来广州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当天的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汽压、平均露点温度、气温差相关(OR分别为-0.263、0.227、-0.223、-0.236、0.09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日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预测方程)为:Y=(19.120-0.198*日最低气温)*1.00008n(n为距离2006年8月1日的天数);对日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的回归方日程进行回代检验,以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同的天数作为预报正确。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差不超过一个等级的占82.4%(352/426)。[结论]广州市气象因子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气温。日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对广州市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0.
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152例,首先根据心彩超结果将资料分为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对其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再比较2组间各因素均数的大小;最后建立ROC曲线评估IMT及Crouse评分预测室间隔增厚的价值.结果: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发生率在颈动脉IMT>8 mm与≤8 mm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5.544,P=0.019);颈动脉的IMT、斑块的Crouse评分、SBP对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有影响(ORIMT=36.349,PIMT=0.022;ORCmuse=1.151,Cmuse=0.043;ORSBP=1.025,PSBP=0.053);高血压患者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间SBP(P<0.05)、颈动脉的IMT(P<0.11)及斑块的Crouse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颈动脉IMT及宽块的Crouse评分预测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669(P<0.05;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其室间隔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颈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均不是预测其室间隔增厚的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