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伴脑微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抑郁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HAMD评分、血液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脑微出血组HAMD评分为(18.15±4.37)分,高于无脑微出血组(6.29±3.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诊疗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2.
<正>舌咽神经痛是舌咽神经躯体感觉分区突然的、严重的、短暂的复发性疼痛,相对少见,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笔者3a多来诊治5例,均系误诊病例,甚至2例是疼痛专科人员误诊又误治。故有必要结合文献对误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高诊断精确度,减少误诊和误治。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48岁,以"睡眠减少2个月"为代主诉就诊,2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睡眠明显减少,片段入眠,只进食固体食物、拒饮,不语,活动减少,体质量  相似文献   
83.
阿魏酸钠对小鼠H22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注射用阿魏酸钠对小鼠H22肝癌生长及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前腋下皮下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腹腔注射阿魏酸钠,每3 d测量1次肿瘤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MTT法检测阿魏酸钠对H22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的VEGF Mrna的转录.结果 阿魏酸钠组小鼠H22肿瘤体积、重量增长明显较对照组缓慢(P<0.05),同时阿魏酸钠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及VEGF、PCNA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阿魏酸钠组VEGF Mrna转录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体外实验,阿魏酸钠对ECV304及H22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阿魏酸钠可以显著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且能抑制VEGF的表达,但不能抑制ECV304及H22细胞的增殖.阿魏酸钠对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H22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XNTSC)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AIS患者8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43例为单一组,采用YDXNTSC联合rt-PA治疗的44例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  相似文献   
85.
李傲  汪莹  董伟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2):1607-1611
目的:明确加味三棱丸(SLW)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雌二醇生成的作用,并探讨其在SLW抑制内膜细胞侵袭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方法:培养子宫肌瘤和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以子宫肌瘤为对照,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经SLW大鼠血清高、中、低剂量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的分泌水平;明胶酶谱法分析内膜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活性,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TIMP-1,2)蛋白的表达;通过时效关系的考察,明确SLW抑制内膜细胞侵袭能力的最佳时间后,重新分为6组:子宫肌瘤组、内异症组、内异症+SLW中剂量组、内异症+SLW中剂量+雌二醇组、内异症+阿那曲唑血清组和内异症+雌二醇组,分别在最佳时间点检测各组细胞分泌的MMP-2,9活性及TIMP-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LW高、中剂量可明显降低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分泌E2的水平,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内异症组在各检测时间内,分泌的MMP-2,9活性明显高于子宫肌瘤内膜组(P0.01);经SLW血清中剂量处理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分泌的MMP-2,9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TIMP-1,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当SLW中剂量与雌二醇2.70 ng.L-1联合处理48 h后,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被SLW降低的侵袭能力可被反向添加的雌二醇部分恢复;其中,MMP-2活性、TIMP-1,2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而单独进行雌二醇处理,可进一步增加内异症内膜细胞的侵袭能力,特异性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与雌二醇的作用恰好相反。结论:SLW可抑制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与SLW降低内膜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试论中药对症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有各种功效,笔者认为一些药物具有固有的能消除或缓解患者某种自觉痛苦或临床体征的特殊效用,即“对症治疗作用”。中药的这一特性,无论从古代医药文献的记载,临床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Gensini评分联合CHADS2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治疗的185例AIS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发生ACS分为ACS组(n=39)和对照组(n=146),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AIS患者发生ACS的危险因素,并分别对Gensini评分、CHADS2评分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ROC曲线分析Gensini评分联合CHADS2评分对AIS患者发生ACS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50%、Gensini评分≥47分、CHADS2评分≥2分为AIS患者发生ACS的危险因素(P<0.05)。Gensini评分与年龄、糖尿病、CHADS2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CHADS2评分与年龄、糖尿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欣梦颗粒不同剂量给药后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1.25,2.50和5.00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欣梦颗粒,RP-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丹参素的浓度,软件DAS 3.2.1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欣梦颗粒以1.25,2.50和5.00 g?kg-1的剂量给药后,丹参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88±1.02,19.44±2.22和64.14±14.28 μg?mL-1?h;峰浓度(Cmax)分别为2.931±0.479,5.413±0.429和11.509±2.684 μ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0.0±5.4,60.0±9.7和115.0±31.3 min;半衰期(t1/2)分别为123.8±17.8,234.9±79.1和280.8±71.9 min,清除率(CL)分别为198±28,128±16和80±18 L?h-1?kg-1。增加给药剂量后,丹参素的AUC0-t、Cmax均增大,但均与剂量不成线性关系,且Tmax和t1/2均延长,CL减小。结论 在1.25~5.00 g?kg-1剂量范围内,剂量对欣梦颗粒中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丹参素呈现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89.
有关冰片的研究较多但缺乏规律性总结以及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该文综合整理和分析了近20余年来有关冰片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依据现有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冰片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因素有:(1)不同来源冰片旋光性差异对作用效果无显著影响;(2)冰片剂量在50.00~200.00 mg·kg~(-1)单用或者配伍使用并不影响其作用方向,仅影响其作用强度;(3)冰片单用对生理性血脑屏障能开放其通透性,对病理性血脑屏障能降低其通透性;(4)冰片对于不同大脑疾病模型的血脑屏障,单用或配伍麝香使用均能降低其通透性;(5)冰片配伍黄芪、梓醇、葛根素对病理性血脑屏障通透性有促开放和促进药物透过的作用。冰片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双向调节作用的靶点和机制,与大脑内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即紧密连接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高表达的P-gp外排作用和低胞饮内运作用有关。冰片可通过抑制NF-κB下调P-gp,降低外排作用,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也可通过促进血脑屏障胞饮作用,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可通过抑制IL-1β,MMP-9表达,对抗其对血管外基膜和紧密连接的降解,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通过影响Ca~(2+)-eNOS-NO,VEGF-eNOS-NO等通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冰片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的详细机制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