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HIV感染者心理咨询前后抑郁状况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94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HIV感染者心理咨询后抑郁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与咨询前的HIV感染者主要分布在0.6~0.69和0.7以上两组相比,咨询后的HIV感染者抑郁严重度减轻,主要分布在0.5~0.59和0.6~0.69两组。结论对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减轻他们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52.
暴露于HIV/AIDS后的危险评估及暴露后双汰芝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后的危险程度及双汰芝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从事HIV/AIDS防治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和信息。方法 分析7例暴露后的处理过程和监测结果,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7例暴露后均服用双汰芝1个月,监测随访6个月表明:服用双汰芝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无骨髓抑制现象和皮疹发生,是安全的;在6个月随访结束时均末发生血清阳转,是有效的。结论 暴露的情况不同,发生感染的几率不同,暴露后的正确处理可有效地降低暴露后HIV/AIDS的发生率,但是最重要的是使暴露危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3.
5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我们总结了51例肝硬化并发SBP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患者家属的感染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云南省德宏州302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的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状况、照顾患病家人的负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在302名家庭成员中有117人同样为HIV感染者,其中72人也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与生理评分正相关的因素包括更好的经济状况、更轻的照顾负担、HIV阴性以及家中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评分正相关的因素包括更好的经济状况、更多的情感支持、更轻的照顾负担以及家中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结论为了全面提高感染者和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我国的抗病毒治疗工作需要整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服务。在设计、实施感染者关怀和支持项目时,服务的方式和服务的内容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血液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对HIV感染者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对广西省4个诊疗机构中HIV感染者进行包括临床、胸片、痰涂片、痰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血液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内的综合筛查以诊断活动性结核。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血培养在HIV感染者中的总体阳性率和在不同CD4水平患者中的阳性率,总结血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血培养对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602例HIV感染者在结核筛查时进行了血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7例检出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HIV感染者中的总体阳性率为1.2%。在CD4计数〈200/μl、〈100/μl和〈50/μl患者组中,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4%、1.8%和2.4%,逐渐增高。共诊断活动性结核133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阳性率为5.3%。血培养阳性的结核患者中位CD4仅为17/μl,均有明确的肺部影像学改变,2例有粟粒样表现,6例同时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其中5例(83%)阳性,5例患者伴有明确的肺外结核。与无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结核/HIV合并感染者相比,有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患者BMI和CD4计数较低,盗汗症状更常见。结论血液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广西HIV感染者中的阳性率总体较低,但随着患者免疫缺陷的加重,阳性率逐渐增高。本研究中有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HIV感染者均有明显肺部病变,且痰培养的阳性率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血培养对提高HIV感染者中结核的诊断率作用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儿童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3-10月河南省上蔡县CDC诊治的87例患儿连续3次随访的治疗相关信息及261份血浆标本,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血浆中抗病毒药物浓度.对治疗方案、患儿年龄、性别、父母情况、治疗经历和治疗时间等可能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以血药浓度是否低于LLTR 1000 ng/ml为标准判断患者是否漏服药物,发现28份标本血药浓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plasma drug monitoring in pediatric HIV/AIDS patient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dherence monitoring.Methods Totally 261 plasma sampl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consecutive follow-up visits of 87 HIV-infected children treated in Shangcai county CDC of Henan province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09.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ntiretroviral drugs were measured by a develop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Potential adhe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regimen, age, gender, parent conditions, previous ART exposure and therapy duration,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antiretroviral drugs lower than LLTR (1 000 ng/ml) was the criteria to identify missed dose.The concentrations of 28 plasma samples were lower than LLTR, which meant missing dose.There were 17 patients (19.5%) with their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LLTR at least once in three follow-up visit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dherence related factor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both alive,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 and (or) father died were more likely to miss dose.The odds ratio was 4.13(95% credibility interval:1.37-12.46, P values was 0.012).Conclusions HIV-infected children have adherence problems when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Plasma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can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monitor the adherence.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应用结肠"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能否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月间连续行低位前切除术的7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吻合方式分为2组:"J"型储袋组,共33例;直肠吻合组,共39例.分别于术后1、3、6及12个月,对手术并发症及排便功能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出血病例.直肠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储袋组及直肠组术后局部复发者分别为5例及4例;肝转移分别为2例及3例."J"型储袋组较直肠吻合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之日排便次数及夜间排便人数比率均明显减少(7次vs 3次,P<0.05;3次vs 1次,P<0.05),(64%vs 31%,P<0.05;30%vs 3.9%,P<0.05).前者大便失禁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后者(8 vs 2,P<0.05;5.2 vs 1.5,P<0.05).结论 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应用"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且在术后1年内,可以在某些方面改善患者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儿接受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71例经酶联免疫法初筛、Western blot法确诊HIV感染、以前未接受过HAART的儿童入选本前赡性队列研究.男49例(69.0%),女22例(31.0%);平均年龄9.2(2~16)岁.其中46例接受齐多夫定(AZT)加拉米夫定(3TC)加奈韦拉平(NVP)治疗,25例接受司他夫定(d4T)加3TC加NVP治疗,记录治疗开始6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中性粒细胞、Hb 下降,转氨酶升高,皮疹,血淀粉酶升高等)发生率,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结果 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52例(73.2%)、Hb下降30例(42.3%)、中性粒细胞下降12例(16.9%)、ALT升高15例(21.1%)、皮疹10例(10.4%)和血清淀粉酶升高6例(8.5%),多为轻到中度.Hb下降的发生率AZT加3TC加NVP组(56.5%)显著高于d4T加3TC加NVP组(16.0%)(P=0.001).6例因不良反应而更改治疗方案,其中3例因AZT引起贫血改用d4T,1例因皮疹、2例因ALX升高将NVP改为依非韦仑(EFV).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HAART.结论 儿童AIDS的HAART近期不良反应较少,程度较轻,耐受性良好.AZT较d4T的骨髓抑制作用明显.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80-782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结合多重反转录巢式PCR技术检测HIV RNA的小型集合NAT,用于MSM人群急性感染的筛查诊断.方法 利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从3名HIV窗口期感染者、30名HIV慢性感染者、97名健康人采集冻存的EDTA抗凝血浆建立小型集合NAT.将10份待测标本混合组成1个集合,离心富集病毒,提取RNA;针对HXB2的nt5783-nt6228和nt1235-nt2012区分别设计2对引物;采用多重RT-PCR、巢式PCR扩增2个目标区的核酸片段,对结果阳性的集合中标本进一步分别检测.确定小型集合NAT的灵敏度,并进行验证.应用建立的方法对1 005份与上述标本同一时期收集的MSM人群的HIV抗体阴性血浆进行检测.结果 (1)成功扩增出目标区的2条特异性片段,灵敏度为162拷贝/ml;(2)对3份HIV窗口期感染者标本用小型集合NAT方法盲法验证的结果和预期一致;(3)用多重RT-PCR和巢式PCR对30份HIV抗体阳性标本检测,阳性率100%(30/30);(4)发现1 005份血浆标本中有1份为HIV RNA阳性,追踪随访发现HIV-1抗体转阳.结论 本研究中建立多引物小型集合RT-PCR、巢式PCR结合的小型集合NAT的敏感性好,可用于MSM人群HIVG感染窗口期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