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880篇
预防医学   40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75篇
  4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小儿结肠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有效,术后患儿病情恢复顺利,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说明电子结肠镜对儿童大肠息肉的检查及治疗是安全且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尤其是对较高水平的Ⅲ级、Ⅳ级手术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因便血、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就诊的患儿行结肠镜检查。现对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TLC薄层色谱法鉴别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建立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检测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含多种氨基酸和多肽;在25,50,100 mg·kg-1时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29.08%,45.92%,55.61%,对H22的抑瘤率分别为16.51%,25.94%,46.23%,且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能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升高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结论:美洲大蠊多肽提取物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增强荷瘤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搭桥法对诱导肠炎沙门氏菌鞭毛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4~6月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获得7株具有典型生化反应、O-抗原为D群但缺失鞭毛抗原的沙门氏菌。采用搭桥法对7株菌株进行诱导培养,使其鞭毛抗原成功恢复。结果:综合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生化反应及血清学试验得到准确的种属及血清型鉴定。结论:该菌鞭毛抗原的成功诱导为肠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提供了参考,为基层实验室开展沙门氏菌的血清学检验鉴定提供省时、简单、高效的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秦皇岛市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焱  张丹 《山东医药》2008,48(27):107-109
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秦皇岛市共6所学校中840名小学生进行面对面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计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期间患病率,对其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小学生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患病率为4.6%,患病率无性别及区域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辛辣食物、痢疾史、腹部手术史、服用大量抗生素史、受凉、疲劳、心情焦虑、心情压抑及内向性格9个因素为最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认为IBS是秦皇岛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心理因素、食物、不良外界环境因素及家庭环境因素等可能是诱发儿童IBS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脑缺血是脑血管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和科研的重点 ,尤其是脑缺血导致的脑组织水肿程度是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的关键[1 ] 。以往的研究对脑组织水肿程度的判断量化方法粗浅且用药种类多 ,作用单一 ,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判断。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我们选择了临床疗效肯定的中药复方脑脉通 ,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脑间质水肿程度的多个指标用包括图像分析在内的方法进行了研究[2 ]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与试剂 脑脉通滴鼻液 (由川芎、水蛭、大黄、麝香、冰片等组成 ,生…  相似文献   
106.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我院自1978年1月至1994年12月17年间,经手术切除病理和内镜活检病理证实,并符合 Dawson 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患者共23例,其中6例为内镜下肠粘膜活检常规病理检查确诊,4例为出现肠套叠或肠  相似文献   
107.
大肠包括回肠和广肠(直肠)。回肠上接阑门,下接广肠,广肠下端为魄门(肛门),其经脉络肺,受脾统摄。它的生理功能是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司糟粕的传送并将之排出体外。故《素问·灵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技术,考察商陆皂苷甲(EsA)诱导人肾小管上皮HKC细胞损伤前后对细胞代谢产物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MTT法检测EsA 0(对照组)、0.125、0.250、0.500、0.750、1.000 mmol/L对HKC细胞活力的影响;试剂盒法检测EsA 0(对照组)、0.25、0.75 mmol/L对HKC细胞上清LDH含量的影响,明确EsA肾细胞毒性;利用UPLC-Q/TOF-MS分析技术,将EsA 0(对照组)、0.25、0.75 mmol/L作用24 h的HKC细胞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导入SIMCA-P12.0 software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剔除离群值,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得到变量权重值(VIP),选取VIP>1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检验,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标志物。通过HMDB、KEGG、METLIN等代谢物数据库对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利用MetPA平台对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sA在大于0.25 mmol/L时对HKC细胞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0.01);细胞上清液中LDH含量显著上升(P<0.05)。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和相关数据库分析筛选出了15个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嘧啶代谢、鞘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途径。结论 EsA可诱导肾细胞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氨基酸代谢失调,能量代谢异常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