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两肾一夹(2K1C)的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血压模型组和高血压模型 氯沙坦治疗组(20 mg/kg·d);用鼠尾动脉测压法记录每周血压变化,实验末取心脏,并计算心脏指数(CI:心肌重量/体重);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各组心肌TNF-α的表达.结果 氯沙坦能明显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1)和CI(假手术组:2.86±0.37比高血压模型组:4.12±0.27比氯沙坦组:3.35±0.62,P<0.05)、显著抑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TNF-α的表达[ELISA法:假手术组:1.1±0.1比高血压模型组:31.3±3.0比氯沙坦组:(2.3±0.2)ng/mg,P<0.05].结论 氯沙坦能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中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提高双烟酸姜黄素酯的生物利用度,考察双烟酸姜黄素酯是否代谢为姜黄素。方法 以新西兰家兔为试验对象,采用口服给予双烟酸姜黄素酯纳米粒与双烟酸姜黄素酯原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测定血中双烟酸姜黄素酯、姜黄素等成分含量,计算体内药物转运动力学参数AUC,比较两者的差别。结果 采用统计矩法中的零阶矩法计算AUC,原料药的AUC平均值为(354.835±8.660)μg·L-1·h,而纳米粒的AUC平均值为(883.335±16.37)μg·L-1·h。纳米粒的AUC是原料药AUC的2.486倍。可知纳米粒与原料药相比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血中未检测到姜黄素。结论 双烟酸姜黄素酯制成纳米粒可显著提高双烟酸姜黄素酯的生物利用度;双烟酸姜黄素酯在体内没有代谢为姜黄素。  相似文献   
83.
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湖南一号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检索湖南一号方中活性成分,结合药物靶点数据库搜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平台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和DAVID数据库对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GO功能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湖南一号方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包括8味中药,120种活性成分和90个疾病靶点。其中湖南一号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主要包括ALB、IL-6、VEGFA、CASP3、MAPK3、MMP9和CXCL8等。主要涉及生物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膜筏、膜微区等。上述靶点主要是参与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湖南一号方可能通过介导HIF-1、IL-17等信号通路影响ALB、IL-6、VEGFA、CASP3等靶蛋白的表达,进而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等生物功能,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用电解克氏液产生自由基(FR)损伤血管内皮的方法,观察了FR清除剂CAT、SOD和DMSO对FR损伤内皮的保护作用,同时对绞股蓝总皂甙(GPs)进行了初筛。结果显示电解克氏液使ACh诱导内皮细胞依赖性松驰因子(EDRF)释放减少,舒张比值明显降低(P<0.01),FR清除剂和GPs对FR的损伤均有明显保护作用(P<0.01)。该方法简便实用,适宜于抗FR药物的筛选和药物保护内皮释放EDRF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蛋白激酶C-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蛋白激酶C ζ是PKC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它的一级结构缺乏C2区 ,且在其调节区只拥有一个锌指结构 ,因此PKC ζ显示出与其它PKC明显不同的特性 ,如激活不需要Ca2 + 参与 ,不被PKC的激活剂佛波酯激活等。另外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PKC ζ还有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的作用。更多的是PKC ζ在细胞信号转导如介导MAPK和NF κB激活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重要靶器官组织信号蛋白小窝蛋白(Caveolin-1)的表达.方法建立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假手术组,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小窝蛋白在心、脑、肾血管中的表达.结果2周末高血压组血压明显升高,4周末高血压组心脏体重比明显升高,高血压组重要靶器官心、脑、肾、血管中小窝蛋白的表达随高血压的时程发展明显减少.结论双肾双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重要靶器官组织小窝蛋白表达减少,提示小窝蛋白信号途径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7.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要求医学生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尤其应注重智能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药理实验教学在这种智能和技能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们对其内容、方法和管理进行系统地、逐步地改革,探索一条符合我院院情的药理实验教学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对淋巴细胞转化和NDA多聚酶Ⅱ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C_(67)BL/6J和BALB/c小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按[~3H]TdR和TTP掺入法检测DNA合成和DNA多聚酶Ⅱ活性. 结果:小剂量Gyp(2.5—20 mg L~(-1))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并提高DNA多聚酶Ⅱ活性,促进淋巴细胞DNA合成,而大剂量Gyp(>40 mgL~(-1))则呈相反作用. 结论:Gyp能通过调节DNA多聚酶Ⅱ活性调控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89.
噬菌体随机肽库中与受损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与受损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短肽。方法 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 ,ox -LDL)损伤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 ,用丝状噬菌体 (FUSE5 )表面展示的随机 6肽和 15肽文库进行混合筛选 ,通过DNA序列测定确定其插入的氨基酸序列。结果 经过 3轮筛选 ,得到一些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 ,随机挑选 10个克隆 ,进行DNA序列分析 ,其中 8个克隆含 6肽序列 ,2个克隆含 15肽序列。结论 用噬菌体技术能筛到与受损内皮细胞亲和力高、结合力强的特异性短肽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姜黄及其复方在治疗脑病中的配伍规律,为脑病治疗中应用姜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古今名家含有姜黄的脑病治疗经验集23首方、综合性医书脑病治疗验方73首,并对96首方中的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96首含有姜黄的脑病治疗方中发现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高达27.33%,补虚药17.92%,清热药11.38%,解表药10.93%,平肝熄风药8.06%,化痰止咳平喘药5.02%,反映了脑病治疗方中同姜黄配伍的药物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止咳平喘药.将具体配伍药物予以聚类分析可归纳为六类:第一类为姜黄,第二类川芎、当归,第三类红花、黄芪、甘草、丹参、桃仁,第四类僵蚕、白芍、葛根,第五类茯苓、大黄,其余为一类,由此可以直观的得出各类药性的药物同姜黄配伍的高频率代表.结论 依据以上结果得出姜黄能够活血化瘀、理气化痰,配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配伍清热药以清利头目,配伍解表药以上行开窍,配伍平肝熄风药以治风先治血等的结论,以便在临床脑病治疗中依据具体证候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