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378篇
预防医学   134篇
药学   157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7 毫秒
81.
魏嘉陵  林畅伟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2):1848-1850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试验,证明所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方法可行;再利用外标法,分别测定主成分苯扎贝特和杂质氯苯酪胺的保留时间,计算氯苯酪胺相对于苯扎贝特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测定主成分苯扎贝特和杂质氯苯酪胺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氯苯酪胺相对于主成分苯扎贝特的校正因子;最终利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杂质氯苯酪胺的位置,用校正因子测定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结果:测得杂质氯苯酪胺相对于主成分苯扎贝特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90,校正因子为1.2494。结论: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2.
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制备方法与评价指标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制备方法与评价指标总结,并提出了其优缺点,以供生物医药研究实验时根据需要的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83.
巫翠云  邱梅花 《海南医学》2005,16(9):168-168
目的 探讨血清铜兰蛋白(CER)浓度变化在Ⅱ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79例单纯DM患者。3l例DM伴慢性病变患者和90例正常人血清CER,并将它们分成3组,比较各组CER浓度。CER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血糖采用酶电极法,美国贝克曼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DM组血清CER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有DM慢性病变者CER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DM患者(P〈0.05);血糖控制好的患者CER浓度低于控制差的。结论 血清CER的检测对DM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浙江省城市管网末梢水与二次供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及时掌握浙江省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状况,同时也是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饮水卫生安全的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城市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各级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浙疾发[2002]62号文<城市水质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2003年度城市管网水末梢水与二次供水水质监测工作,现将上报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5.
莲子心微囊的安全性及实验性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确定莲子心微囊的安全性,研究莲子心微囊对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方法本文分别采用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实验模型,以及氯化钡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实验模型。结果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6.0g/kg体重;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实验中,微囊给药组可明显降低室颤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P<0.05),氯化钡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实验中,微囊给药组具有明显的缩短心律失常时间和延长限定时间内心律恢复正常的持续时间的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对心律恢复正常的出现时间也有提前的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莲子心微囊是一安全的制剂,而且初步证明其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具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86.
异莲心碱对牵张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IL)对牵张性心律失常的拮抗效应.方法采用离体心脏心外膜心电图和在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观察膨胀大鼠左心室腔和结扎豚鼠升主动脉引起的心律失常、单相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和触发活动变化.结果IL(1,2.5,5μmol·L-1)能剂量依赖性地缩短膨胀引起的牵张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从对照组的(2.18±0.28)s减少到(1.12±0.18)s,(0.75±0.14)s和(0.57±0.15)s.在麻醉豚鼠,静脉注射IL 2.5 mg·kg-1能够显著对抗结扎主动脉引起的50%和90%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从对照组水平的(94±7)ms和(112±8)ms延长至(114±8)ms和(128±8)ms;可减少触发活动的发生率,从对照组的(28.6±8.1)%减少到(6.5±4.6)%.结论IL具有拮抗牵张性心律失常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牵张活化的离子通道实现.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为克服白血病化疗中的骨髓抑制,采用含人多药耐药(MDR1)基因全长cDNA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脐血单个核细胞,探索一种MDR1基因导入脐血造血细胞稳定、有效的方法,评价MDR1基因转染脐血细胞及其功能的表达,为体内转染MDR1基因保护骨髓免受大剂量化疗药物损伤提供条件。方法:采用含有MDR1基因表达质粒pHaMDR1/A的包装细胞PA317传代培养产病毒法,通过浓缩病毒上清液将MDR1基因导入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学等方法从基因、蛋白质、功能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等不同水平检测MDR1基因在脐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转染率及其与转染时间的关系和功能的表达;转染行为是否影响脐血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1)建立了一种安全可行、稳定高效的MDR1基因体外转染脐血造血细胞的体系和方法;(2)PCR方法证实外源性MDR1基因可有效性地体外整合到脐血单个核细胞中;(3)免疫组化法测得2日、4日、6日转染率分别为18.0%、29.8%、34.7%;(4)柔红霉素排出试验证实导入的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5)转染后的脐血细胞周期生物学特异性无异常。结论:MDR1基因体外转染脐血造血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且在体外有稳定、有效的表达。这一方法为进一步在化疗骨髓保护的体内实验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前臂皮瓣在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6例咽喉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病例 ,通常采用前臂皮瓣修复 ,即将皮瓣的桡动脉、头静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和面静脉分别端端显微吻合 ,Ⅰ期修复组织缺损。结果 :修复成功 4例 ,失败 2例。结论 :前臂皮瓣具有血管表浅 ,行程稳定 ,口径粗 ,血管长 ,前臂皮肤薄、软、皮下脂肪少 ,具可塑性 ,可折叠等优点。经临床应用证实 ,前臂皮瓣修复是一种灵活多用 ,技术完善的头面、咽部及口底缺损修复的手段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治疗中对肺动脉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3例经心脏超声和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两组病例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口服扩血管药合心爽(硫氮卓同)降肺动脉压,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肺动脉压下降明显[(58.7±10.8)mmHg比(34.1±6.7)mmHg,P<0.05],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56.9±9.4)mmHg比(49.2±5.8)mmHg,P>0.05]。结论规范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部分降低CTEPH的肺动脉压,减轻症状,使预后改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利用磁共振水成像的原理,采用单次激发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turbo spin echo, SSTSE)重T2加权序列行磁共振胎儿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fetography, MRF),分析其成像质量及影响因素.评价其作为胎儿三维重建的一种替代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间,因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或怀疑胎儿存在先天性缺陷以及染色体检查异常的孕妇164例,169个胎儿,羊水正常137例,其中中孕38例,晚孕99例,羊水过多18例,羊水过少9例,羊水正常者头位胎104例,臀位胎29例,横位胎4例,在常规胎儿MRI检查基础上行MRF.对MRF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图像质量与孕周、胎位和羊水的关系及图像质量降低的原因.结果 所有胎儿常规扫描和MRF成像均一次成功.51例胎儿体内的含液器官病理性扩张或萎陷,28例胎儿病理性积液,10例胎儿囊性病变,15例胎儿体表畸形和17例肢体畸形,以及16例母体肾盂积水和13例囊性病变在穿透胎儿表面后,也同时显示.MRF成像质量与胎儿孕龄、胎位、羊水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伪影、卷积伪影、母亲膀胱过度充盈可使图像质量降低.结论 MRF提供了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感的胎儿整体图像,能在1幅图像上同时捕捉胎儿的解剖和病理,具有快速、多方位、多视角、多次重复优质成像的特点,可以作为胎儿三维成像的一种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