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以及与其相连的肠系膜(套入部)被套入与其相邻的另一段肠管内(鞘部),儿童多见,成人肠套叠临床比较少见,约占全部肠套叠的5% ~16%.由于成人肠套叠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因而往往存在潜在病灶.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由于小肠系膜脂肪突入肠壁致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所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朱艳  李玉艳  孟祥伟 《吉林医学》2010,31(5):718-719
1病历摘要 76岁老年男性,患者以腹泻,双下肢水肿,乏力1年入院,病程中无腹痛、无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等心力衰竭表现,既往无肝病史,平素饮食营养结构合理,食欲良好。查体: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肺及腹部无异常。辅助检查:心脏彩超未见心力衰竭表现,各瓣膜功能良好,腹部彩趟见肝内多发占位,考虑囊肿,肾脏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93.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opathy, 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 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出血症,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严重时危急生命. 近年来关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 内镜下和影像学诊断、治疗发展较快. 本文就近年来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病历摘要患者女,51岁,主因“恶心、呕吐9个月,间断腹痛、腹泻3个月余”收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9个月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性,与体位无关,呕吐物以当餐未消化食物为主,偶有隔日宿食.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症、结肠息肉.入院前3个月余无诱因出现中下腹部阵发性坠痛,排黄色稀水样便每日10余次,含部分未消化食物、少量黏液,无脓血,无恶臭味,伴里急后重,便后腹痛缓解,再次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糜烂性胃炎,肠镜检查提示结肠炎、直肠炎,给予止泻等治疗,未见好转.病程中无发热、盗汗.体重略有减轻.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33岁,以“上腹部疼痛4d,加重3d”于2010年11月29日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4d饮啤酒(约1000 ml)后出现间断上腹痛,为饥饿样痛,无放射痛,与体位及进食无关,无恶心、呕吐,无反酸、暧气,腹痛可自行缓解.人院前3d无明显诱因腹痛加重,为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与体位及进食无关,排气少,无排便,就诊于当地市级医院,考虑为“幽门梗阻”,给予“禁食水、解痉、胃肠减压”后腹痛缓解,每日经胃肠减压引流出绿色液体约1500 ml.引流后腹部胀痛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既往史:1年前患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人院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生命体征正常,无明显阳性体征.腹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结合患者有上腹部疼痛、胃肠减压引流后腹部胀痛有所缓解,考虑“肠梗阻”可能,并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Wnt/β-连环素信号传导通路与caspase-3、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热休克蛋白(HSP)27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用RNAi技术将针对β-连环素的siRNA转染入肝癌HepG2细胞中沉默β-连环素基因表达,于72、96h提取蛋白质,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连环素、caspase-3、XIAP、Grp-78、HSP27蛋白质的表达.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转染72h组、转染96h组β-连环素蛋白质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8.9、1.5和3.2 ; β-肌动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41.1、45.6和47.8 ;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49.8、5.2和45.1 ; p-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6.0、67.7和16.3 ; XIAP蛋白质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28.2、21.9和49.9 ; Grp-78蛋白质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23.3、49.9和26.8 ; HSP27蛋白质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29.6、34.8和35.6 ; β-肌动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32.1、33.6和34.2.针对β-连环素的siRNA转染肝癌HepG2细胞72h和96h均可抑制β-连环素蛋白质的表达(F=160.72,P<0.01),而96h比72h的表达略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于72 h被抑制,96h升高恢复至原有水平(F=136.10,P<0.01);而p-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于72h增加,96h减少至原有水平(F=98.65,P<0.01).XIAP的蛋白质表达于72 h被抑制,96h表达升高(F=37.29,P<0.01).Grp-78的蛋白质表达于72 h增加,96h减少至原有水平(F=58.72,P<0.01).HSP27的蛋白质表达转染前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epG2细胞中,Wnt/β-连环素信号传导通路与caspase-3、XIAP、Grp-78蛋白质的表达有关,而与HSP27的蛋白质表达无关.Wnt/β-连环素信号传导通路正是通过调节这些因子参与HepG2细胞凋亡及增殖、分化等调节.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100例肝病患者和51例正常健康献血员,用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说明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正常献血员中有14%。HBV DNA阳性,说明目前使用的RIA、ELISA、RPHA等方法尚不敏感,只能检测出pg级的HBV DNA,PCR方法高度敏感,可检测出fg级的HBVDNA,这对降低和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8.
孙逊  孟祥伟 《吉林医学》2002,23(6):359-359
在病理外检中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将我科 6 18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复检 ,并对 14 6例临床诊断甲状腺腺瘤 ,最终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标本 6 18例进行切片 ,全部标本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HE染色。按甲状腺腺瘤的病理诊断标准重新对 6 18例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复检和对14 6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IIE1(CYPIIE1)mRNA表达水平和东北地区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353名酒精性肝病患者、360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2mL,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CYPIIE1在酒精性肝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CYPIIE1mRNA水平(10.21%)明显高于对照组(2.05%)(P<0.001)。结论:东北地区酒精性肝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YPIIE1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该蛋白活性增加,致使体内氧自由基增加及线粒体损伤加剧,从而使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乃至纤维化,导致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孟祥伟 《吉林医学》2006,27(3):225-22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1965年,Blumberg等最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ms sufface antigen,HBsAg),这是人类首次检测到肝炎病毒抗原,当时称“澳抗”。在长期的生存中,由于基因突变现象的不断累积.原有HBV可能发展成核酸成分差别很大的病毒,以至造成核酸成分的显著差别,最终逐渐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如果某些核酸序列位点的改变导致其编码产物抗原位点的改变,就逐渐构成了不同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