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31.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治疗和预防肿瘤方面比单纯使用现代医学治疗具有优越性,传统现代结合治疗和预防肿瘤或其他疾病势必成为医学界一种新的治疗体系。本文概括了世界肿瘤领域著名学者在2008年上海传统现代结合肿瘤学国际论坛的学术交流内容,同时介绍了欧美传统现代结合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包括肿瘤)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研究18F-FDG和11C-乙酸盐(AC)PET/CT单独和联合显像对HCC及复发与残留灶检测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初诊和12例经治疗的HCC患者行PET/CT全身18F-FDG和上腹部11C-AC显像,分别计算二者肿瘤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SUVmax比值(T/L),以病理学诊断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析不同分化程度HCC对18F-FDG和11C-AC的摄取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以患者为单位,18F-FDG PET/CT、11C-AC PET/CT和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7.7%(15/26)、61.5%(16/26)和92.3%(24/26),联合检查明显优于二者单独检查(x2=7.11和6.13,P均<0.05).高(10例)、中(16例)、低(8例)分化的HCC病灶18F-FDG摄取指标T/L比值分别为0.98±0.08(0.8~1.1)、1.59±0.92 (0.8~3.7)和2.12±1.03 (0.7~3.7),F=4.52,P=0.02;11C-AC摄取指标T/L则依次降低,分别为1.69±0.85 (0.9~3.7)、1.58±0.47 (0.5~2.2)和0.94±0.42 (0.5~1.8),F=4.17,P =0.03.18F-FDG对高、中、低分化HCC的检出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10)、50.0%(8/16)和87.5%(7/8)(x2=14.23,P<0.05),11C-AC对高、中分化HC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分化HCC,分别为70.0%(7/10)、81.2%(13/16)和25.0%(2/8)(X2=7.56,P<0.05).对高分化HCC的检测,11C-AC明显优于18F-FDG(P<0.01),对中、低分化HCC的检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和0.06).结论 18F-FDG和11C-AC PET/CT单独检查对初诊和经治疗HCC检测的灵敏度均不够高,但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对HCC原发灶、残留及复发病灶的检出率,并能预示HCC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评价手术、消融、动脉栓塞化疗等治疗措施后辅助用干扰素(IFN)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互联网检索灰色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857例,其中IFN组442例,对照组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治性治疗后辅助用IFN治疗能降低肝癌1年复发率[相对危险度(RR)=0.71,95%可信区间(CI)为0.51~0.99]、3年复发率(RR=0.86,95%CI为0.76~0.98)、4年复发率(RR=0.79,95%CI为0.68~0,91);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RR=1.09,95%CI为1.01~1.18)、2年生存率(RR=1.25,95%口CI为1.04~1.50),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5年复发率和3、4、5年生存率的差异在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一项针对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辅助用IFN治疗的RCT结果显示,TACE-IFN联合能降低患者的肝癌复发率,改善患者2年的无疾病生存率和2年的总生存率,但1年的无疾病生存率和1年的总生存率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患者对IFN的不良反应能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养阴通痹方治疗PIBO临床疗效及其对中性粒细胞活化相关因子IL-8、IL-17、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确诊为PIBO患儿55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通痹方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肺部HRCT评分及中性粒细胞活化相关因子(IL-8、IL-17、MPO)变化。结果 (1)临床疗效:(1)症状/体征:两组治疗后单项评分(咳嗽、喘息、肺部听诊、单月感染次数)、临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两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单项评分及临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听诊、单月感染次数单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肺部HRCT:观察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活化因子:两组治疗后IL-8、IL-...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比较两种剂量分析方法在分析综合三级甲等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中的异同,为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与口服吗啡等效当量(OME)两种方法统计山西省5家综合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编号H1~H5)2020年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数据,计算阿片类药物用量、年人均用量、患者费用负担排序、不同品种药物用量占比等指标,比较两种剂量分析方法呈现的指标结果,探索两种评估方法各自的优势应用场景。结果 使用两种方法计算5家样本医疗机构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患者费用负担的排序相同,人均用量的排序不同。以5家医疗机构为总体,两种方法比较各品种阿片类药物用量占比前4位排序相同,从大到小依次为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吗啡;瑞芬太尼的占比接近50%。比较各医疗机构内药物用量占比排序时,除H1医疗机构外,其余医疗机构用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排序不同。使用DDD法所得芬太尼的用量占比明显高于OME法;而使用OME法所得瑞芬太尼的用量占比明显高于DDD法。围术期患者的用量占比均为最高,约50%。使用DDD法所得H3医疗机构急重症患者和H5医疗机构的住院癌痛患者及其他患者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6.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属儿科临床疑难杂病之一。笔者立足实践,并结合理论探析,认为该病的病机演变与“玄府-肺络”理论联系密切,在治疗上以开玄通络为主线,提出分期辨治的方法,急性发作期首当泄肺开玄,涤痰平喘,祛除有形实邪以攻其急;慢性持续期须豁痰祛瘀,疏通肺络,以畅通气机为主;迁延恢复期应当养肺通络,扶正固本,恢复周身正气以善其后,旨在使玄府开,络脉通,及早顿挫病势,减少远期形成肺纤维化的风险,为中医药防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提供新思路。另附验案1则,以兹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