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耐和格列苯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 a-m ed ia th ickness,C IMT)和血管炎性标志物(C-reactive prote in,CRP)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5例接受瑞格列奈治疗,33例使用格列苯脲治疗,观察治疗9个月前后C IMT的变化和血CRP的变化。结果治疗9个月后,瑞格列奈组餐后两小时血糖为(8.11±1.56)mmol/l,格列苯脲组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1.78)mmol/l(P<0.01)。两组的GHb都有相似程度的下降。瑞格列奈组(52%)格列苯脲组(18%)C IMT下降≥0.020mm(P<0.01)。瑞格列奈组CRP下降较格列苯脲组明显(P<0.05)。C IMT下降与餐后血糖峰值下降相关,与空腹血糖改变不相关。结论控制餐后血糖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消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国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在诊断我院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时,回顾性总结了国内报道的MEN共68例,对其病史、首发症状和年龄、临床特征、肿瘤组合、诊断方法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分析显示国人各类型 MEN比例为: MEN- Ⅰ型 22.05%, Ⅱ型 36.86%, Ⅲ型 8.82%,重叠型 33.72%。女性多于男性( P<0.05),且发病年龄较男性平均早10岁。受累腺体多少依次为甲状腺、肾上腺髓质、垂体、甲状旁腺、胰岛。结论:国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临床特征有别于国外报道。对患甲状腺髓样癌,双侧嗜铬细胞瘤,有类马凡体型者及MEN患者的一级血亲进行多内分泌腺的定性、定位检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检查对小肠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9例2008年12月~2010年5月我院临床怀疑有小肠病变而行CT检查的患者,扫描前口服2.5%甘露醇混合液2000mL充盈小肠,静注山莨宕碱20mg后行扫描,先对小肠的扩张程度行评价;其次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获得冠状、矢状及斜面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对各种小肠病变征象进行分析,并作出诊断;再对照最终诊断标准统计小肠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果小肠扩张良好27例、扩张欠佳2例。小肠CT检查的敏感性96.1%,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91.7%。结论口服甘露醇低张造影CT检查小肠病变敏感性较高,诊断价值较大,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黄埔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因素和特征,用发病率、二代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布雷图指数评价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3年,黄埔区共发生登革热病例28例,年发病率6.11/10万;疫情涉及到7个街道17个社区居委,病例主要集中在鱼珠街和黄埔街,占总病例数的64.29%;发病高峰在9月下旬;男女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率以中壮年及60岁组老年人群较高,职业以工人和家务及待业为主;临床症状均为轻型,75.00%的病例表现典型登革热症状;采集病例血标本检测,11例登革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12例IgM抗体阳性,5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其中1例分离出登革热Ⅱ型病毒,其余分离出Ⅰ型病毒;疫情处理初期,各疫点布雷图指标大于5,外环境标准间指数大于1,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75.00%的疫点一周内两个指数均控制在安全范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2013年黄埔区登革热呈多点散发的低强度流行态势,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致,流行病毒型别为Ⅰ型和Ⅱ型登革热病毒并存;经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参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伴脑出血患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生物标志物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法,酶免疫分析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57例单纯EH组和207例EH伴脑出血组患者血清TC(total cholesterol),TG(triglyceride),H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p(a)[lipoprotein(a)],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和UA(uric acid)水平以及生物标志物HCy(homocysteine),ATⅡ(angtiotensinⅡ)和cTn Ⅰ (cardiac troponin Ⅰ)水平并与6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7例EH伴脑出血组患者血清TC,TG,HDL-C,LDL-C和LP(a)水平较之257例单纯EH组明显增高[PTc <0.05,PTG< 0.01,PLDL-C<0.05和PLp(a)<0.05],EH伴脑出血组和单纯EH组均随E0、E1、E2和E3组的血压增高而增高,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随血压增高而降低.如以FPG组>6.1 mmol/L为标准,257例单纯EH组糖代谢异常为38.5%,207例EH伴脑出血组为52.9%.207例伴脑出血组血清UA水平较之257例单纯EH组增高(P<0.05),两组均随血压的增高而增高.生物标志物中,207例EH伴脑出血组血清HCy,ATⅡ和cTn Ⅰ水平较之257例单纯EH组明显增高(P分别为<0.05、.<0.05和<0.01).两组均随血压的增高而增高,并以血清HCy和cTn Ⅰ水平增高最为显著.结论 EH伴脑出血患者具有血脂、糖和尿酸代谢紊乱的现象;生物标志物(HCy和cTn Ⅰ)是诊断EH伴脑出血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平稳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脆性糖尿病患者12例,禁食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使血糖稳定且不需调整基础率24 h后进食,进食后调整餐前量。血糖稳定后和禁食前均进行连续血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4 h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全天9个时点比较,除中餐后2 h时点外,其余时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降低,全天胰岛素用量减少(P均〈0.05)。结论超空腹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对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菱  周焰  文世林  鲁平  赵志刚 《山东医药》2003,43(28):49-49
1998~ 2 0 0 2年 ,我们通过对 2型糖尿病 (DM)患者初诊时 DM患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探讨青年 2型 DM患者过早地发生 DM的可能原因 ,以期提供早期防治及干预的对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有 DM症状、体格检查或其他疾病求治时发现血糖升高未经治疗到我科就诊的 2型 DM患者 10 2 5例 ,按1999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男 6 6 1例 ,女 36 4例 ;年龄 18~ 85岁 ,平均 (48.6 7± 12 .0 7)岁。方法 :1问卷调查 :登录职业、DM家族史、饮食习惯 (清淡及油腻、素食及肉食为主 )、体力活动 (包括工作及业余时间 )、DM发现时间、临床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初诊 2型糖尿病 2 6 8例按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病变组 (98例 )及对照组 (170例 ) ,对其进行混合餐负荷试验及其相关的临床观察 ,筛选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变组体重指数 (BMI) 2 5 .6 6± 1.78kg/ m2 较对照组 2 3.0 4± 1.6 8kg/ m2 增高 (P <0 .0 5 ) ;病变组餐后 4小时 TG水平 3.2 3± 0 .89mmol/ L 较对照组 1.99± 0 .79mmol/ L 增高 (P <0 .0 5 ) ;将 2 6 8例受试者作为整体 ,以大血管病变作为应变量 Y(有 =1;无 =0 ) ,以年龄、BMI、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 TG、TC、L DL- C、HDL- C及餐后 4小时甘油三酯 (TG4 h)共 11个因素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L ogistic回归分析 ,入选的变量是 TG4 h和 BMI。结论 提示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增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显著相关 ,应重视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罗小华  孙颖颖  周焰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68-1371,1378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7389例,年平均发病率434.3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0.03%;发病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黄埔街报告病例数最多,共1327例,穗东街发病率最高,为740.41/10万;4年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7021例,占95.02%,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1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检测251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70.92%,其中CoxA16阳性率25.90%、EV71阳性率24.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9.92%;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99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44%,对73起疫情采样,60起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率32.88%,CoxAl6阳性率28.77%,CoxA16和EV71同时检出阳性率8.22%。结论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幼儿园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黄埔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在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是当前糖尿病 (DM)强化治疗最有效的措施。随着应用的深入 ,开始用泵解决 DM控制中的褚多问题 [1 ]。我们于 1999- 0 3~ 2 0 0 2 - 0 8应用该泵治疗 DM患者应激时发生的重度高血糖 ,比较了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Multiple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II)对高血糖的控制疗效、治疗天数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应激状态下 DM患者 ,血糖空腹≥ 15 .0 mmol/L ,或随机≥ 30 .0 mmol/ L ,或合并酮症或酮症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