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纯化天然骨唾液蛋白的体内成骨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骨唾液蛋白(bone sialprotein,BSP)在大 本内的成骨活性。方法 应用从牛骨中提取纯化的BSP与经盐酸胍处理诱导活性的不溶性骨基质(insoluble bone mtrix,IBM)或提纯的1型胶原形成共价交联的复合物,将BSP-IBM复合物和BSP-1型胶原复合物分别植入直径8mm的大鼠颅骨骨缺损和胸部皮下组织内。不含BSP的IBM或1型胶原也分别植入上述部位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诱导崩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ostosarcoma specific cytotoxic Tlymphocyte,OSS-CTL)观察其体内外的抗肿瘤特性。方法 通过生化方法从HOS-8603细胞系中提取纯化骨肉瘤相关抗原(osteosarcoma associated antigen,OSAA),并与低剂量IL-2,CD3单体协同刺激骨肉瘤致敏的淋巴细胞诱导产生OSS-CTL。结果  相似文献   
83.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尿液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常会升高。作者通过膀胱内灌注NGF诱导制成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 ,评价Aδ传入神经和C传入神经的重要性。实验共使用了 2 2只Wistar和8只Sprague Dawley成年雌鼠 ,均采用乌拉坦 1.2mg/kg皮下注射麻醉。部分雌鼠在NGF膀胱灌注前 4d内皮下给予 12 5mg/kg的辣椒辣素。对所有雌鼠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测压灌注速度为 0 .0 4ml/min ,最大灌注容量为 0 .6 0ml。测压参数包括诱导出现排尿反射的容量阈值或压力阈值 ,膀胱顺应性 ,膀胱收缩幅度 ,收缩次数及…  相似文献   
84.
脊髓栓系患者的尿动力学评估和治疗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对膀胱尿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36例脊髓栓系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 ;以膀胱顺应性和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评估膀胱的储尿功能 ;以排尿期逼尿肌压力评估逼尿肌排尿功能 ;结合膀胱尿道透视和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有无逼尿肌 外括约肌的协同性 ,并结合压力 流率曲线了解尿道的控尿功能。采用 χ2 检验比较各组参数异常发生的频数。 结果 脊髓栓系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主要为逼尿肌反射不能伴低顺应性膀胱 ,占 5 0 % (18/36 ) ;逼尿肌反射亢进占 2 2 % (8/ 36 )。逼尿肌反射不能伴低顺应性膀胱者其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83% (15 / 18) ,明显高于逼尿肌反射亢进者 (38% ,3/ 8,P <0 .0 5 )。膀胱顺应性减低者肾功能异常占81% (17/ 2 1) ,明显高于顺应性正常者 (7% ,1/ 15 ,P <0 .0 1)。顺应性减低者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率6 7% (14 / 2 1) ,明显高于顺应性正常者 (7% ,1/ 15 ,P <0 .0 1)。 结论 脊髓栓系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类型各异 ,治疗方案的制定应以尿动力学结果为依据。顺应性减低可能是造成肾功能损害和膀胱输尿管返流的主要原因 ,泌尿外科治疗目的在于创建一低压、足够容量和控尿的膀胱以保护上尿路功能  相似文献   
85.
手指伸肌腱疲劳性断裂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31例手指伸肌腱疲劳性断裂诊疗,提出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断裂肌腱采用直接端端吻合23例,肌腱转位8例,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后,行功能锻炼。[结果]31例中18例随诊6个月-1年,优14例,良3例,可1例,无病例发生再断裂。[结论]插秧致手指伸肌腱疲劳性断裂需要手术治疗,新鲜断裂可以采取直接吻合修复,断裂超过3周的可以采用肌腱转位,手术后效果满意,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适应证、方法及术后排尿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对18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前切除术。于术前、术后1周对比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并了解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后排尿正常,尿动力学检查指标良好,性功能存在。结论 对60岁以下,Dukes C期以前的男性患者,在实施直肠前切除术的同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其排尿和性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茯苓多糖对受照射的肿瘤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自由基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加不同剂量茯苓多糖的K562白血病细胞在^60Coγ射线15Gy照射后,立即收集上清液和细胞样本检测自由基的变化。结果:受照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活性氧(ROS)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有明显的升高,加药后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未照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在受照射及加入多糖后无明显变化规律;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及MDA在受照射后增加,加入茯苓多糖后活性氧含量仍继续升高,而MDA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未照射组,SOD活性在受照射后有所下降,加药后SOD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未照射对照组(P≤0.05)。结论:茯苓多糖对γ射线照射引起肿瘤细胞中自由基活性的增高无显著影响,由此推测茯苓多糖对正常细胞辐射防护作用的同时基本不会影响放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肿瘤组织中PPGalNAc-T2的表达差异;方法: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上研究其表达,同时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内对照β-微球蛋白的扩增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pGalNAc-T2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其在肿瘤部分、癌旁部分与正常部分的表达水平不具有一致性;结论:PPGalNAc-T2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肿瘤组织的糖基转移酶作为肿瘤标志基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索建立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以用于检测ppGalNAcT-2在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ppGaINAcT-2的表达。结果 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ppGalNAcT-2表达有差异,在细胞株中约有30%的细胞表达。结论 原位逆转录PCR技术用于探索ppGalNAcT-2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是可行的。它有助于对ppGalNAcT-2功能的进-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