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男性下尿路症状和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年龄≥50岁男性人群中有下尿路症状(LUTS)者ED的患病情况,评估LUTS(梗阻症状、刺激症状)和E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0~11月对社区年龄≥50岁、有固定性伴侣的男性进行IPSS、IIEF-5调查,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规定问诊及相关检查,应用统计学方法对IPSS评分、梗阻症状评分以及刺激症状评分与勃起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45例,171例有LUTS患者中ED患病率为81.9%(140/171),无LUTS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ED患病率为29.7%(22/74)。LUTS组中各年龄组ED的患病率分别为:50~59岁73.1%(38/52)、60~69岁82.1%(46/56)、≥70岁88.9%(56/63),各年龄组之间IPSS、IIEF-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之间轻、中、重度ED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LUTS组中IPSS评分程度分布:轻度80例(46.8%)、中度67例(39.2%)、重度24例(14.0%),不同程度LUTS中ED者所占比例分别为:轻度LUTS71.3%(57/80)、中度LUTS89.6%(60/67)、重度LUTS95.8%(23/24),LUTS程度和ED患病率之间有显著相差性(r=0.52,P<0.01)。171例平均梗阻症状评分(3.1±3.6)分,梗阻症状与IIEF-5评分相关系数r=-0.41(P<0.01),平均刺激症状评分(6.8±4.9)分,刺激症状与IIEF-5评分相关系数r=-0.59(P<0.01)。结论:社区LUTS人群中ED有较高的患病率,LUTS程度和ED患病率显著性正相关,与梗阻症状相比刺激症状对中老年男性性生活的影响更大。在治疗LUTS的同时应该考虑ED问题,以求更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肾部分切除术对需要考虑保护肾功能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作用,作者对1980~1988年的117例局限性肾细胞癌患者施行部分肾切除手术,10例患者因在围手术期死亡或手术时已有转移故被剔除,107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至少10年或至患者死亡。其中男性73例,女性34例,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608岁。68%的患者(73例)有症状而发现肾癌,32%的患者(34例)肾癌为无意中发现。肿瘤平均大小为(47±2.4)cm(≤4cm者59例),其中T1a43例、T1b21例、T25例、T3a21例、T3b17例。肿瘤单发91例、多发16例。结果显示: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8%,10年为73%。C…  相似文献   
63.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生物化学(简称生化)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点学科,尤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更带动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合为一体,成为生命科学中的姣姣者。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的生化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我们结合本院生化教师队伍的现状,对此探讨如下。1 我院生化教师队伍的结构现状近年来我院生化教师共1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6名,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3∶5∶6。学历结构到1999年止,有博士3名(占19%),硕士8名(占50%…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 )1和-T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 siRNA-ppGalNAc-T1(A组)、siRNA-ppGalNAc-T2 (B组)和空载体对照(C组)转染MDA-MB-23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pGalNAc-T1和-T2 mRNA表达 ,MTT法和 Hoechst 33258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对多西他赛和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T ransw 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M DA-M B-231细胞中ppGalNAc-T1和-T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乳腺细胞(P<0 .05).与C组相比 ,A组、B组药物敏感性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 .05) ,而细胞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 .05).结论 ppGalNAc-T1和-T2可能是潜在预测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5.
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405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术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405例患者资料.男232例,女173例.平均年龄(57.2±14.2)岁.肾癌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228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分别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96例及49例,肾脏良性疾病致肾功能丧失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32例.根治性切除在Gerota筋膜外进行,切除界限背侧为Gerota筋膜与侧椎筋膜问、腹侧为Gerota筋膜与肾前融合筋膜间的潜在间隙;良性肾切除则直接切开Gerota筋膜,于Gerota筋膜与肾周脂肪囊问的疏松纤维组织间进行游离.在肾脏外周数个相对无血管平面间进行分离、切割,完整切除肾脏、肾周脂肪囊. 结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和单纯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32±48)min,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平均手术时间(245±62)min.失血量中位值100(10~2500)ml,术后引流量中位值150(0~1152)ml.输血15例(3.70%),输血量中位值400(400~1650)ml.中转开放4例(0.99%),黏连严重2例,肾蒂暴露困难及出血各1例.平均拔管时间(3.9±1.8)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2.7±1.2)d,术后平均住院日(8.6±3.8)d. 结论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利用后腹腔镜下的放大优势,在肾脏周围的数个相对无血管平面进行游离,解剖层次清楚,符合外科原则,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引流量较少,是后腹腔镜下肾切除的首选术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中周南方四省区HIV-1感染者中流行CRF01 AE病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 从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省(自治区)2006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扩增gag和env基因片段,对获得的CRF01 AE病毒株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通过计算基因距离和Entropy核苷酸多态性差异方法分析毒株的遗传特征.结果 从210例CRF01_AE病毒株感染者中,发现四省区流行的CRF01 AE病毒株存在2个主要的流行簇.流行簇Ⅰ共有123例样本,未发现与之直接相关的国际参考毒株.流行簇Ⅱ共有57例样本,与越南CRF01 AE病毒株关系密切,且存在不同时间样本的混杂.gag和env基因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流行簇Ⅰ内基因遗传多样性均明显小于流行簇Ⅱ;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gag基因片段42个位点核苷酸组成具有显著差异,env基因片段40个位点核苷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流行簇Ⅰ相对于流行簇Ⅱ多态性减少的位点上有61个,多态性增加的位点有21个.结论 在中国南方四省区流行的CRF01 AE病毒株中首次观察到2个独立的流行簇.流行簇Ⅰ病毒株为该地区最主要的CRF01 AE病毒株,其流行时间相对较短,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多,可能是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播优势的病毒株.流行簇Ⅱ病毒与来自于越南的CRF01 AE病毒株有较高同源性,且存在与越南病毒株间的多次传播.  相似文献   
67.
目的以Smad3基因为研究对象,筛选出该基因的有效siRNA干扰载体,并探讨下调表达Smad3基因对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s)家族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事先构建的3个带有荧光标记的干扰载体分别转染人肝星状细胞株(HSC)中,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率。并通过转染有效的Smad3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检测下调Smad3以后对糖基转移酶ppGalNAcTs家族mRNA表达的影响情况。结果成功筛选到Smad3基因的有效siRNA干扰载体,检测出转染了Smad3的siRNA表达载体的肝星状细胞中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都受到了抑制,而糖基转移酶ppGalNAcTs的mRNA表达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结论成功筛选到一个Smad3基因的siRNA干扰载体,继而可转染人肝星状细胞,并抑制其中Smad3蛋白的表达,为研究siRNA方法在肝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V-1 CRF01_AE strains prevailing in. the four provinces of southern China. Methods Plasm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newly diagnosed HIV-1 individuals reported in 2006 in Guangdong, Guangxi, Jiangxi and Hunan province. The gag and env gene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from RNA template extracted from plasma using RT and nested PCR methods. CRF01_A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by phylogcnetie methods and characterized by calculating 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Entropy analysis. Results Two main epidemic clusters were found to exist in the CRF01 AE strains from 210 HIV-1 CRF01 AE infected individuals collected in the 4 provinces, southern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no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strain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cluster Ⅰ , which including 123 samples. The strains in cluster Ⅱ, consisting 57 cases of samples,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trains identified in Vietnam. Genetic distance analysis of gag and env genes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of cluster Ⅰ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that of cluster Ⅱ. Data on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howed that nucleotides compositions of 42 sites in gag and 40 sites in env wer e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clusters. When compared with cluster Ⅱ , the polymorphism decreased at 61 nucleotide sites but increased at 21 sites in cluster Ⅰ. Conclusion This was the first report describing that two main epidemic clusters were existed in CRF01_AE strains prevailing in the 4 provinces, Southern China. The vires in cluster Ⅰ was the dominant strain in this region, with shorter period of circulation and higher proportion seen in the HIV-infected population, which might belong to CRF01_AE strain with certain features facilitating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The virus in cluster Ⅱ was highly homology with the CRF01_AE strains from Vietnam, and seemed to have had several events of epidemics in populations in border regions of China and Vietnam.  相似文献   
69.
医学院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生物化学是一门前沿学科,发展迅速。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已成为新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论文结合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提出双语教学的三个决定因素:一支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一本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和一套灵活多变的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β1,3-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8(β3Gn-T8)对胃癌细胞及胃癌移植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β3Gn-T8正义表达载体pEGFP-C1-β3Gn-T8转染人胃腺癌AGS细胞,通过MTT法和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建立AGS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转染pEGFP-C1-β3Gn-T8的AGS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但是凋亡率无明显变化。转染pEGFP-C1-β3Gn-T8的移植瘤生长速度及最终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β3Gn-T8可以促进胃癌AGS细胞的活力,明显促进AGS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