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51.
科素亚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湛  王周碧  陈运贞 《重庆医学》2002,31(2):130-13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科素亚 (Losartan)的降压效应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3级高血压病患者 74例 ,给予Losartan 5 0mg/d治疗 8周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偶测血压、心率、血浆尿酸水平 ,同时测定血浆BUN、Cr、Na 、K 、Cl 等。结果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 1~ 3级高血压患者SBP、DBP均有不同程度降压作用 ,P <0 0 5或P <0 0 1,总有效率 6 4 6 2 % ,降压同时心率不增快 (P >0 0 5 ) ;(2 )Losartan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尿酸水平 ,0 36± 0 0 8mmol/Lvs0 32± 0 0 7mmol/L(P <0 0 0 1) ,降压有效组和无效组尿酸均降低。结论  (1)Losartan 5 0mg/d能有效降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的SBP、DBP ,降压同时心率无反射性增加 ;(2 )Losartan 5 0mg/d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尿酸水平 ,其降尿酸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52.
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cholesterol efllux regulatory protein,CERP)是由腺苷三磷酸结合暗盒运输器l(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l,ABC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重要的作用。ABCl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CERP异常,引起胆固醇逆向转运障碍,胆固醇在外周组织细胞聚集,从而可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细胞内脂质,核受体PPARγ,LXR、RXR对ABC1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新药开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脑卒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3.
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一倍,血糖及并发症控制是世界性的公共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血糖波动是进餐、药物和受损胰岛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指围绕血糖均值上、下行双向的急性波动,包括餐后高血糖和多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与持续性高血糖相比,波动性高血糖与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血流依耐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3例高血压患者,男121例,女92例。将所有病例按脉压值分成≤45,45~65,65.85,&;gt;85mmHg 4组,应用B超对肱动脉进行扫查,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比较各脉压组肱动脉在不同状态下的管径变化情况。结果:随脉压增大,FMD逐渐减小,脉压与FMD呈负相关关系(r=-0.806,P&;lt;0.001),其相关性强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压≤45mmHg组的FMD为(12.36&;#177;2.64)%,而脉压&;gt;85mmHg组的FMD为(3.02&;#177;1.90)%,各脉压组F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脉压增大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肱动脉FMD能受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43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4 d"于2019年7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4 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牵扯样痛,持续约数分钟到数小时,最长约3 h,伴肩部及腰部放射痛,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胸闷、气促、心悸、晕厥、黑曚。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30余年,约20支/天,无酗酒史。入院查体:T36.6℃,P 48次/min,R 20次/min,BP 96/62 mmH g。  相似文献   
56.
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cholesterol efflux regulatory protein,CERP)是由ABC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重要作用.ABC1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CERP异常,引起胆固醇逆向转运障碍,致胆固醇在外周组织细胞聚集,从而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细胞内脂质,核受体PPARγ,LXR,RXR对ABC1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新药开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脑猝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7.
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与胆固醇逆向转动和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 (cholesteroleffluxregulatoryprotein ,CERP)是由ABC1(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 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重要作用。ABC1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CERP异常 ,引起胆固醇逆向转运障碍 ,致胆固醇在外周组织细胞聚集 ,从而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细胞内脂质 ,核受体PPARγ ,LXR ,RXR对ABC1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新药开发 ,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脑猝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8.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检测,阐明U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共113例,其中冠心病组64例,男51例,女13例;对照组49例,男24例,女25例。通过测定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及血糖(Glu)水平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TG、TC、LDL、HDL、Lpa及Gl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3,P<0.05)。结论: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陈丽  高兴玉  张俊  刘利  罗勇  吕湛  刘小华 《四川医学》2005,26(5):511-513
目的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EH)患者大动脉粥样斑块、内皮功能与白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 选择89例EH患者,男46例,女43例,平均年龄(64 .5±3 .2 )岁。应用B超对所有病例颈动脉、肱动脉进行扫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液中IL -6、TNFα的浓度。结果 IL -6、TNFα与IMT呈正相关关系,粥样斑块组IL- 6、TNFα高于非粥样斑块组,P <0 .0 5。加压充血后,肱动脉管径平均扩增率(Flow MD)与IL- 6、TNFα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 .3 0 2、-0 .42 2 ,P <0 .0 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液中IL- 6、TNFα浓度增高与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0.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造成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房室之间完全脱节。很多原因可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本研究对中药"三七"引起的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