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绿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10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绿激光组31例,等离子组6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绿激光组术后随访50~1 837 d,等离子组术后随访58~5 149 d.绿激光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发率与等离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激光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等离子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激光组术后发生膀胱痉挛3例(9.7%),泌尿系感染3例(9.7%),支气管扩张、咯血1例(3.2%).术中无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等离子组术后发生膀胱痉挛8例(11.6%),继发性出血5例(7.2%),其中1例术后由于出血明显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感染3例(4.3%,其中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心绞痛发作1例(1.4%),麻醉后头痛1例(1.4%).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11.6%).结论 绿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留置导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在手术局部不产生电场效应,从而避免了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提高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认识,探讨睾丸部分切除术在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例睾丸表皮样囊肿病例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结果 睾丸表皮样囊肿壁较光滑,界限清晰.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可表现有:靶征(中央高回声伴周边低回声晕)或强、弱回声环交替的洋葱样改变.术后随访1~3年,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睾丸表皮样囊肿是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主张采用保存患侧睾丸的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65岁.因体检发现左肾中下极肿瘤1周于2009年5月入院.无血尿及腰痛.查体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B超检查左肾形态失常,中下极见一中等回声肿块,大小约7.0 cm ×6.0 cm,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楚;MRI检查见左肾中下极7.5cm×6.5 cm大小等T1、短T2信号影,肾皮质变薄,左侧肾盂扩张,中下组肾盏局部破坏,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髓质及延时期呈渐进性强化,肾静脉及下腔静脉中未见癌栓,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IVU检查左侧肾影增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尿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临床诊断为左侧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62 例BPH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研究组采用经尿道1 470 nm 激光前列腺汽化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前后血红蛋白、血钠水平,围术期指标(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长),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 活质量(QOL)、最大尿流量(Qmax)及残余尿量PVR,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血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 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PSS、QOL、Qmax及PV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未发生短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继发性出血1例。结论:BPH患者使用1 470 nm激光汽化术与TUPKP 术治疗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相关下尿路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相近;与TUPKP术相比,经尿道 1 470 nm激光汽化术治疗BPH的手术时间相对更长,但术后恢复快,临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5.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全部膀胱恶性肿瘤的75% ~85%,目前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但10%~67%的患者会在TUR-BT术后12个月内复发,24% ~ 84%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在复发者中16% ~25%的肿瘤出现疾病进展,恶性程度增加或向浸润性肿瘤发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翁沥通胶囊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处于灰区(4~10ng/mL)范围的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处于灰区、直肠指诊无异常的患者91例,按其是否使用翁沥通胶囊进行治疗分为两组:翁沥通治疗组(使用翁沥通治疗并未立即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简称治疗组,n=44)和翁沥通未治疗组(未...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根据前列腺体积估算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术中能量消耗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PVP治疗2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用经直肠超声(TRUS)测量每例患者的术前前列腺体积和术后2周前列腺体积,术中记录绿激光能量消耗及激光发射时间.计算出汽化1 g前列腺组织需要消耗的绿激光能量.用相关回归分析,评价绿激光能量消耗与术前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汽化1 g前列腺组织需要消耗绿激光能量(6.9±0.6)kJ.绿激光能量消耗与术前前列腺体积呈正直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绿激光能量消耗(kJ)=4.7×术前前列腺体积(cm3)-14.1.结论 根据前列腺体积估算PVP术中能量消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改良阴囊皮瓣折叠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阴囊皮肤丰富的中间型或后型尿道下裂患者27例,行阴囊中隔折叠皮瓣尿道成形术,手术均成功,无皮瓣坏死及尿瘘发生,1例因阴囊皮肤张力较大,二期行阴囊成形术。认为阴囊中隔折叠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49.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输尿管囊肿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15例输尿管囊肿,术前均行B超、IVU和尿道膀胱镜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B超,13例患者肾盂积水消失,2例重度肾盂积水患者积水明显减轻;复查IVU,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反流。结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是一种治疗输尿管囊肿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17例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膀胱灌注化疗组(Ⅰ组)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Ⅱ组).Ⅰ组63例,术后6小时内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1次,术后l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化疗;Ⅱ组54例,术后1周开始应用吡柔比星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及灌注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14 -52月,平均34月.Ⅰ组8例复发(12.7%),复发时间为(684±221)天:术后第1年0例复发,术后第2年5例复发,2年后3例复发;Ⅱ组15例复发(27.8%),复发时间为(526±260)天:术后第1年5例复发,术后第2年6例复发,2年后4例复发.两组比较,Ⅰ组的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第1年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肿瘤复发时间、术后第2年及2年后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特别是降低术后早期复发风险,且不增加灌注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