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392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652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58篇
  19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慢性咳嗽为其突出症状,病理表现为肺部瘢痕组织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包括慢性炎症假说和肺损伤后异常修复(纤维化)等。IPF症状明显,发作频繁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抗纤维化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抗增殖药物为其主要治疗药物。传统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对症治疗。根据症状,IPF属于中医“肺痹”“喘症”范畴,中医学认为肺痹主要病机为肺肾亏虚为其本,痰浊、湿邪、瘀血、热毒等邪实为标,病位在肺,涉及肾、脾等脏。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王成祥教授在临床中对IPF患者对症施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为改善IPF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2.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为一类患症初期较为潜藏,且逐步进阶式的神经性退化性疾病,多发于高龄人群。AD 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行为、记忆以及表达等机体功能出现障碍。AD 早期极易被忽略,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防治AD 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重要课题。就目前的研究表明,AD 的发病机制有Aβ蛋白的异常沉淀、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以及胆碱能系统异常等。近些年来,全世界的科研人员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也研制出很多治疗AD 的药物。虽然治疗药物不断增加,但AD 病情十分复杂,不能确定其发病机制,大多数药物也只是缓解症状,尚未有真正彻底治疗的药物。该文综述AD 的发病机制及近些年药物治疗研究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3.
P2Y12属于视紫红质类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是位于多种细胞膜表面的跨膜蛋白,P2Y12受体主要分布在血小板膜。当P2Y12受体与配体结合后,使血小板维持稳定及持久聚集,从而导致动脉血栓形成。P2Y12受体还表达于炎症细胞,对炎症细胞的激活及迁移有重要作用。抑制P2Y12受体具有抗炎作用,P2Y12受体抑制剂除抑制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外,其抗炎作用可能成为冠心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方式的下颌前伸力对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将28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配到周期性、静止性、功能性下颌前伸组及阴性对照组(n=7).各组按照设定的相关参数接受下颌前伸力刺激.实验结束时取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Runx2、X型胶原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Runx2和X型胶原表达动态组最高(与对照组比P<0.01),静态组和功能组较低(与对照组比P<0.01).静态组X型胶原表达高于功能组(P<0.01),Runx2表达静态组与功能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作用方式及作用时间的下颌前伸力差异性调节髁突软骨细胞Runx2及X型胶原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骨性Ⅰ、Ⅱ、Ⅲ类错殆患者自然头位、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关系。方法:测量86例8~15岁均角错胎患者自然头位头颅侧位片并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部水平参考线与真垂线之间的夹角及颅颈角在骨性Ⅱ类错骀最大,骨性Ⅲ类错殆最小。结论:骨性Ⅰ、Ⅱ、Ⅲ类错殆畸形间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Fas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体质量(280~3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组和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于术前7 d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200 mg·kg-1·d-1。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后24 h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Fas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脑缺血组大鼠脑组织的Fas和NF-κB 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与单纯脑缺血组比较,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的Fas和NF-κB 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具有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Fas和NF-κB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背景:粪便钙卫蛋白(FC)对鉴别诊断肠道炎症性疾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其在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意义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FC在全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1年6~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息肉、肠易激综合征、食管炎、食管息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胃淋巴瘤患者共47例,以1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测定FC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C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下消化道疾病中,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的FC水平显著高于结肠息肉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P〈0.01).FC检测鉴别这两组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食管炎、食管息肉、胃淋巴瘤患者的FC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患者(P〈0.01)。结论:F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8.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征具有皮肤、黏膜特定部位色素斑和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增加的癌症风险及众多的胃肠道并发症,本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是否由于错构瘤性息肉的癌变或伴发的腺瘤进展而来仍未明确,息肉的内镜下治疗风险及其特征亦需评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诊治的41例PJS患者资料,将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残端悬吊包绕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残端悬吊包绕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7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残端悬吊包绕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男59例,女17例;年龄15~46岁,平均29岁。其中运动伤32例,训练伤20例,交通事故伤16例,其他损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周(2~5周)。术前前抽屉试验阳性72例,Lachman试验阳性76例,IKDC主观评分45.9±3.6,Lysholm评分54.3±4.5。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69例获得随访,时间17~31个月,平均23个月。末次随访Lachman试验均呈阴性;IKDC评级A级36例,B级30例,C级3例,D级0例;IKDC主观评分91.5±3.4,较术前提高;Lysholm评分92.4±3.8,较术前提高。结论:采用残端悬吊包绕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助于移植肌腱的修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腺瘤(19例)及腺瘤癌变(9例)患者超声造影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灶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病变邻近胆囊壁层次结构的完整性,并结合病理结果评价各指标诊断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的价值.结果 两组病例超声造影增强水平无差别.胆囊腺瘤组病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均早于腺瘤癌变组[(13.11±3.63)s比(18.11±3.26) s;(17.36±3.95)s比(24.66±4.36)s,P<0.01].两组病灶增强变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9±11.88)s比(32.33±5.74)s].腺瘤癌变组病灶变低时间早于腺瘤组[(55.56±15.4)s比(91.00±34.25)s,P<0.01].胆囊腺瘤组胆囊周围肝实质开始增强时间早于腺瘤癌变组[(16.63±4.66)s比(22.78±5.29)s,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病灶增强达峰时间>20 s诊断胆囊腺瘤癌变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5%.19例胆囊腺瘤患者均表现为均匀增强,而9例腺瘤癌变患者有3例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例表现为均匀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胆囊壁结构,19例胆囊腺瘤病变邻近的胆囊壁结构均完整、清晰.9例腺瘤癌变病变邻近的胆囊壁结构有6例不清晰,5例胆囊壁不完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的鉴别诊断.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增强形态及病变邻近胆囊壁层次结构的破坏有助于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