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日渐增多,复杂中足损伤在临床并不鲜见。由于损伤涉及多个中足解剖结构,目前的治疗依然棘手。目的:回顾分析复杂中足损伤的三柱辅助关节分区的临床分型治疗,评价其临床分型与疗效关系并总结治疗要点。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手术治疗复杂中足损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2.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按照三柱分型进行治疗,并区分损伤累及的跖跗关节、跗中关节、跗横关节,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采用AOFAS中足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2个月。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也未发生接骨板螺钉松动、脱出、断裂及异物反应等与内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2例患者行走时仍有足部不适感,1例发生轻度创伤性关节炎,长时间行走疼痛。根据AOFAS评分标准:优11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5%。结论:三柱辅助关节分区分型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复杂中足损伤的临床治疗,术中依次重建固定内侧柱、中间柱及外侧柱,并分别处理跖跗关节、跗中关节及跗横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疗效及术后症状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28例Lisfranc损伤患者资料。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6.1岁(19—54岁);根据Quenu.Kuss分型:A型(同向脱位)5例;B型(单纯脱位)10例,其中Bl型(向内侧脱位)4例,B2型(向外侧脱位)6例;C型(分离脱位)13例,其中c1型(部分脱位)8例,c2型(全部脱位)5例。患者均在伤后2周内接受手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第1—3跖跗关节行螺钉内固定,对第4—5跖跗关节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8~10周拔出克氏针,拔出后患肢开始负重。术后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6~72个月(平均29.9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2.8分;AOFAS中足评分结果:优1例,良22例,差5例,优良率为82.1%。影像学上中足有退行性改变的有患者20例(71.4%,20/28),其中18例(90.0%)出现症状性骨关节炎。骨折达到解剖复位的患者症状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60.9%,14/23)与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患者(80.0%,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损伤类型及复位质量与症状性关节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结合关节内引流治疗足踝部腱鞘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本组共对16例足踝部腱鞘囊肿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清理方法切除病变囊壁,并行关节腔打开引流治疗。结果 16例患者获随访6~9个月(平均6.5个月),总有效率93.8%。术后无并发症,仅1例右足踝腱鞘囊肿术后复发。结论关节镜下切除腱鞘囊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CT重建的肩胛上角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根据志愿者肩胛骨CT重建形态进行分型。设肩胛上角为A点,肩胛切迹最低点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之交点为C点,A点在CE连线上的垂点为D点,冈盂切迹为E点,肩胛下角最低点为F点。研究参数:A点厚度;AB、AC、AD距离;∠A(AB连线与AC连线的夹角);∠ACF在矢状面的度数;∠ACF在冠状面的度数。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48%,冠状面∠A(93.76±7.69)°;山峰型47%,冠状面∠A(86.69±6.23)°;烟囱型5%,冠状面∠A(85.33±7.10)°。其中,山丘型及烟囱型A点均较山峰型薄(P<0.05);在AB、AC、AD、∠A、∠ACF(冠状面)中,山丘型与山峰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中,山丘型与烟囱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山峰型、烟囱型;不同的肩胛上角分型可能对颈肩痛及肩胛提肌综合症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人寰椎不对称性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带有纵横坐标系的测量板,对100例成人干燥寰椎骨骼标本双侧横突、寰椎后弓的左右半、前后结节和椎孔的不对称性进行观测。结果:100例寰椎标本左右横突在横轴上偏歪者15例(15%)、前后结节在纵轴上不对称者5例(5%)、左右后弓不对称者10例(10%)、椎孔不对称者11例(11%)。结论:寰椎不对称者占有相当的比例,临床触诊时不应将此正常的解剖学变异视为异常,更不能将此作为某些疾病的征象及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我院目前本科临床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以提高我院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份在我院各个科室实习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教学医院总体比较满意,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比较满意,临床教学活动开展数量不足,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不多。结论教学医院应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投入,重视学生岗前培训及教学质量评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的重度拇外翻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改良Ludloff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患者25例(30足),其中4足加行Reverdin手术,3足加行Akin手术.患者均行患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拇外翻角,随访24~35个月,平均28.3个月,按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5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1例老年患者延迟愈合,伤口无感染.Maryland拇趾评分标准:优(90~100分)19足(63.3%),良(80~89分)8足(26.7%),可(70~79分)3足(10.0%),优良率90.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Ludloff截骨术具有愈合快、跖骨短缩少、纠正畸形能力强的优点,可以明显减轻前足的疼痛,恢复足部的功能,是治疗合并第1跖骨内翻特别是重度拇外翻的较理想术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idterm effect of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associated with metatarsus primus varus. Methods Totally 25 patients(30 feet) with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were treated by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and distal soft tissue procedure from March 2006 to 2008 March. Four feet were treated furtherly with reverdin osteotomy. Three feet were treated furtherly with Akin osteotomy.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weight bearing radiograph examination. The follow-ups ranged from 24 to 35 months ( average 28.3 months). 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Maryland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of AOFA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the follow-up. There was no bone nonunion, malunion and wound infection,but one old patient had delayed union. According to Maryland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of AOFAS, 19 feet(63.3%)were excellent ( 90 to 100 scores), 8 feet ( 26.7 % ) were good ( 80 to 89 scores), 3 feet ( 10. 0% ) were middle (70 to 79 scores). Conclusions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has the advantage of rapid healing, less shortened metatarsal and ability to correct deformity, which can relieve the pain and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forfoot. It is a perfect procedure for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patients whose intermetatarsal angle is over 16°.  相似文献   
19.
患女,15岁,主因发现下腹肿物半年余,近一个月增大迅速,如孕6个月大小,于2004年7月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肝脾未及,下腹可触及一如孕6个月大小的肿物,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质中等,活动度不大。肛查示:外阴幼女型 处女膜完整。子宫、附件触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母外翻足三维数字模型,通过模拟Ludloff截骨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预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进行母外翻Ludloff截骨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 方法 回顾性调查11例(13足)在本院足踝外科治疗的母外翻患者,模拟手术前后对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母外翻角(HVA)、第1~2跖间角(IMAI~II)、第1跖骨长度、第2跖骨相对长度、第1~5跖间角(IMAI~V)等数值测量记录,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模拟截骨术前后HVA分别为(35.62±6.54)°,(11.43±3.24)°;IMAI~II分别为(16.43±2.41)°,(9.12±3.18)°;第1跖骨长度分别为(63.58±4.17)mm,(59.87±3.83)mm;第2跖骨相对长度分别为(93.74±6.02)°,(86.85±5.36)°;IMAI~V分别为(29.68±3.65)°,(19.45±2.46)°。模拟手术前后上述对应指标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对母外翻患者进行模拟Ludloff截骨术及测量相关参数,是一种可以评估Ludloff截骨效果的数字化技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