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2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22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493篇
内科学   30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科学   357篇
综合类   1131篇
预防医学   428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490篇
  4篇
中国医学   434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MMN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面积、位相和时限,进行对比分析,判定是否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暂时性离散(TD),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可见有一根以上运动神经或至少一根运动神经的一个以上部位出现CB或CD。其中13例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出现CB,3例以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远端出现CB首发,随病情进展出现下肢腓深神经CB。仅有2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稍有减慢,波幅略有降低。16例患者神经受累区域以下所支配肌肉肌电图检查见有神经源性损害。结论MMN是一种以远端神经受累为主的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MMN起重要作用,CB是MMN的主要神经电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竞争抑制性酶联免疲吸附试验方法(CI—ELISA)以定量测定三硝基甲苯(TNT)血红蛋白加合物,该法的线性范围0.5 ng·ml~(-1)~1μg·ml~(-1),每个样品最小可测值为0.05 ng;批内变异系数8.0%左右,批间变异系数约为15.0%;正常大鼠血浆和血红蛋白溶液中外加2-氨基-4,6-二硝基甲笨(2A)或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的回收率为84~101%,用此法首次检测TNT染毒大鼠中血红蛋白加合物,证实TNT血红蛋白加舍物水平与染毒剂量之间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并可存留较长时间;反复染毒时,血红蛋白中2A,4A量有明显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23.
三七总皂甙(PNS)能抑制心肌总ATP酶活力,但对Na~( )-K~( )-ATP酶无明显影响。三七皂甙单体Rb_1及Rg_1对心肌总ATP酶活力均有抑制作用,但Rb_1的抑制效力显著大于Rg_1·Rb_1能抑制豚鼠离体心房肌的自律性和收缩性,Rg_1也能抑制豚鼠离体心房肌的自律性,但对心房肌的收缩性却无明显影响。提示PNS抑制心肌收缩力这一作用的主要有效成份是Rb_1·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探讨PSD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9例PSD患者(PSD组)、36例无PSD患者(无PSD组)及43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ACTH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29例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ACT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PSD组血清ACTH水平显著高于无PSD组(P〈0.01)和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抗抑郁治疗组与PSD无抗抑郁治疗组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0.01)和ACTH水平(P〈0.01)均显著降低。在治疗前PSD组及在治疗后的PSD抗抑郁治疗组和PSD无抗抑郁治疗组中,HAMD评分与血清ACTH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PSD患者血清ACTH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患者可能有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豚鼠T辅助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EAE发病保护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皮下注射粗制碱性髓鞘蛋白(MBP)建立EAE模型。40只豚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EAE低剂量组和EAE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ELISA法测定EAE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细胞因子INF-γ、IL-4水平。结果EAE对照组IL-4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AE高、低剂量组IL-4浓度高于EAE对照组(P<0.01),EAE高剂量组IL-4浓度比EAE低剂量组高(P<0.01)。EAE对照组IFN-γ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AE高、低剂量组IFN-γ浓度低于EAE对照组(P<0.01),EAE高剂量IFN-γ浓度比EAE低剂量组低(P<0.01)。结论EAE豚鼠存在Th1细胞的过度活化、Th2细胞分泌活性降低;阿托伐他汀能具有抑制Th1细胞活性、提高Th2细胞分泌能力,具有调节Th1/Th2失衡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旋覆花素、苦碟子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力竭对照组(E组, n=24)、山莨菪碱组(A组,n=16)、旋覆花素组(IB组,n=16)、苦碟子组(IS组,n=16)。采用游泳致力竭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A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g/kg,IB组于力竭前24 h和力竭前即刻口腔灌入旋覆花素25 ml/kg,IS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苦碟子20 ml/kg。取标本检测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E组、A组、IB组和IS组血清CK及CK-MB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E组比较,A组、IB组及IS组大鼠血清CK及CK-MB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光镜下,E组的心肌细胞核深染,有固缩现象;而A组、IB组及IS组的心肌心肌组织学变化均未见异常。结论山莨菪碱、旋覆花素、苦碟子预先给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可减轻过度训练致大鼠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方法采用FITC标记白蛋白漏出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观察卡巴胆碱对TNF-α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明显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P〈0.05),诱导细胞皱缩,细胞间隙增大和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给予卡巴胆碱可以明显抑制TNF-α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可以使细胞间隙明显减小,细胞骨架排列有序。结论卡巴胆碱可能通过抑制TNF-α对细胞骨架的损伤,进而抑制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畸形的解剖与临床特点。方法2001-2006年期间在我科手术治疗的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畸形,术前行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均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畸形血管烧灼切除术。结果术中发现5例硬膜前方畸形血管,2例椎管内大量陈旧积血。术后症状消失或逐渐减轻,随访4年均无复发。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2例,无可及差。结论MRI、脊髓造影、手术探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畸形的主要诊断方法,充分认识其解剖与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与核因子活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粉防己碱治疗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大鼠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只穿针不结扎,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治疗组在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粉防己碱,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24h后取心肌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核因子的活性。结果粉防己碱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减低(208.40±25.12 VS 306.65±17.78,P<0.01)而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强(208.40±25.12 VS 61.45±9.20,P<0.01)。粉防己碱组核因子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9.58±1.56 VS 40.33±4.39,P<0.01)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29.58±1.56 VS 30.09±3.46,P>0.05)。结论粉防己碱预处理可以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明显减少,核因子的活化受到有效抑制,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