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49篇
  免费   6243篇
  国内免费   3751篇
耳鼻咽喉   712篇
儿科学   768篇
妇产科学   348篇
基础医学   4749篇
口腔科学   1626篇
临床医学   7513篇
内科学   6304篇
皮肤病学   732篇
神经病学   1771篇
特种医学   24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567篇
综合类   15676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058篇
眼科学   1143篇
药学   6728篇
  78篇
中国医学   5819篇
肿瘤学   3254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759篇
  2022年   1826篇
  2021年   2451篇
  2020年   2164篇
  2019年   1335篇
  2018年   1458篇
  2017年   1740篇
  2016年   1379篇
  2015年   2449篇
  2014年   3285篇
  2013年   3791篇
  2012年   5600篇
  2011年   5888篇
  2010年   4922篇
  2009年   4543篇
  2008年   4729篇
  2007年   4694篇
  2006年   4100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2347篇
  2003年   2081篇
  2002年   1705篇
  2001年   1427篇
  2000年   1116篇
  1999年   553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14篇
  1971年   11篇
  196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高频电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间使用高频电铲成功进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8例,分别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盆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手术时间(178.6±25.3)min、术中出血量(62.6±40.5)ml、术后盆腔引流量:术后1d(90.5±27.1)ml、术后3d(5.4±4.6)ml、肛门排气时间(33.0±5.4)h、疼痛程度(VAS):术后1d(5.52±1.29)、术后3d(2.42±1.06)、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1~26月无肿瘤复发及肠梗阻患者。结论高频电铲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2.
王安果  向敬池  伍季  范俊 《西部医学》2004,16(2):160-16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7例拟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作前瞻性增强研究 ,分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排泄延迟期扫描 ,注射对比剂 80 10 0ml后 60秒和 3 0分钟分别行盆腔CT扫描 ,回顾性重建间隔 3mm ,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 (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结果 膀胱充盈显示佳 ,肿瘤软组织影更为凸出 ,病灶与膀胱壁关系表现更全面。结论 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期 ,对不能耐受膀胱镜检查或尿道狭窄的病人尤为适用 ,无盲区。  相似文献   
103.
食管鳞癌中肿瘤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曾亮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2):162-164,168,F005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 5例食管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肿瘤MVD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肿瘤MVD平均值为 15 .5 8,中位值为 15。MVD水平与食管癌的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P <0 .0 5 )。多血管型 (MVD >15 )病例的术后生存率低于少血管型 (MVD≤ 15 )病例 (P =0 .0 2 78)。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MVD水平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食管鳞癌的血管新生与癌肿进展程度有关 ,高MVD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的患者 ,其MVD水平可独立用于预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分析4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而血尿酸增高者43例(9%),其中痛风7例,移植肾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1例痛风患者血尿酸及症状控制不理想,余血尿酸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术后较常见的问题,发生原因较多,但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长期降尿酸及碱化尿液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β-肌动蛋白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β-肌动蛋白(β-actin)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增生性瘢痕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α-SMA和β-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α-SMA和β-actin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α-SMA和β-actin在瘢痕增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β-actin在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中的不恒定性,建议在瘢痕的mRNA定量研究中不作为内参照物。  相似文献   
106.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第二军医大学第七医疗队于5月15日凌晨抵达重灾区江油市,至7月7日离开54d中,共处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3例.山于地震伤在不同时期、不同震级、不同地理环境及建筑物条件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加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高致残率(截肢、感染、肢体短缩)在地震伤中的高发生率[1],故将这43例的病例特点及我们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前列腺癌中PI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IM-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5例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中PIM-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BPH、20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和42例PCa组织标本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染色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结果 5例PCa组织PIM-1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63、0.55、0.42、0.91、0.76,2例BPH中其相对值为0.26、0.27。BPH、HGPIN和PCa组织中PIM-1蛋白阴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20%(4/20)和2%(1/42),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12)、20%(4/20)和12%(5/42),阳性列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60%(12/20)和86%(36/42),PCa中PIM-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GPIN和BPH(P值均〈0.05)。PIM-1蛋白表达水平随PCa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强,在有和没有淋巴结转移PCa组织中PIM-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10)、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M-1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和发展相关,PIM-1表达水平与PCa分期、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可能成为PCa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8.
张兵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6):24-25
目的 探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6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VP治疗,其中伴全身症状和泌尿系并发症2种以上的高危患者、前列腺重量>50g的患者共68例.平均年龄72.5岁,经围手术期处理后行TUVP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24个月,平均IPSS从26.6下降至6.6、MFR从6.2ml/s上升到18.6ml/s、PVR从376ml下降到8.9ml.结论 TUVP治疗BPH以及高危重度BPH是安全有效的,强调术中对前列腺尖部采用电切治疗以避免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炎症及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房颤患者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44例,慢性房颤22例),另取同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抗体,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Hp-IgG抗体,CRP的差异并分析HP抗体滴度与房颤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的Hp-IgG阳性率Hp-IgG对数值均无差异(P均>0.05)。房颤组CRP中位数较对照组高(1.17mg/dlvs0.65mg/dl,P<0.05)。结论房颤与慢性Hp感染不相关,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预防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对本组15131例MC中发生的18例胆道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94年12月前施行MC2321例,发生胆道损伤9例(0.39%),1995年以来实施MC12810例,发生胆道损伤9例(0.07%)。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MC中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