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8篇
  免费   1514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180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1856篇
口腔科学   278篇
临床医学   2113篇
内科学   2253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852篇
特种医学   6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48篇
综合类   259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905篇
眼科学   382篇
药学   1552篇
  20篇
中国医学   988篇
肿瘤学   134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611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1098篇
  2011年   1221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823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4篇
  196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起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乳腺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在18例患者中,17例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7岁,病变主要累及右侧乳腺(11/18,61.1%)。将其分为原发性乳腺DLBCL(PB-DLBCL)和继发性乳腺DLBCL(SB-DLBCL)两大类。11例(57.6%)PB-DLBCL与7例(42.4%)SB-DLBCL相比,其具有Ann Arbor分期多为Ⅰ-Ⅱ期(P<0.01)、B症状少(P=0.013)、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P=0.041)、骨髓未累及(P=0.043)、完全缓解(CR)率高(P=0.049)等特点。生存分析发现PB-DLBCL患者5年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SB-DLBCL患者(P=0.013)。本研究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居多,生发中心型(GCB)与non-GCB型之间OS无显著差异(P=0.885)。所有获得CR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延长(P=0.008)。结论:乳腺DLBCL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右侧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子分型多为non-GCB型。与SB-DLBCL患者相比,PB-DLBCL患者具有Ann Arbor分期早、B症状少、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骨髓未累及、CR率高等特点,并且生存期显著延长。无论是PB-DLBCL和SB-DLBCL,还是GCB型和non-GCB型,获得CR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模型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性、矫形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其中男童47例,女童36例,平均手术年龄5.98 (1.5~13)岁。行半椎体切除术40例,Ponte截骨术31例,经椎弓根截骨术8例,全脊椎切除术4例。随访时间24~35个月。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0.92±16.74) min (201.51±27.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340.23±89.52) mL vs.(392.64±100.41) mL]及术中透视次数(4.36±0.89 6.05±1.28)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3.55%vs 79.91%)(X^2=218.00,P<0.05),平均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4±1.05) min vs.(8.35±2.2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P<0.05)。两组患儿矫形率无明显差异(t=-1.135,P=0.272)。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胸膜损伤、硬膜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能清晰、直观显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脊柱结构及形态,为制定手术计划及手术置钉提供帮助,从而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在国内外临床试验和应用中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1 ligand,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等肿瘤的治疗。但PD-1/PD-L1单抗也会引起免疫相关性皮肤、消化道、肝脏、内分泌、肺部等器官的不良反应,皮肤毒性如皮疹、白癜风、皮肤干燥症等是最常见也是最早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近段时间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卫事件,我国是肺癌大国,为了加强肺癌患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在疫情期间,使广大肺癌患者做好自身疾病的管理,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本文结合肺癌患者自身特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性、鉴别诊断、防护、治疗,以及肺癌患者的随访、抗肿瘤用药、营养、手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两者的关系综合归纳,可以为广大肺癌患者更好地应对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5所高校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0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性别、地域来源等有差异。结论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情感引导,尤其不能忽视对女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心脏微循环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Ⅰ.心脏血管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树令  李吉 《解剖学杂志》1993,16(6):498-500
应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研究了2例成人及1例儿童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心肌浅层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内的心脏血管球的三维构筑。根据形态特点,将心脏血管球分为圆球型、柱型、多角型、捆绑型、绒团型及鸭梨型,并对各型心脏血管球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描述,且阐述了这些心脏血管球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双黄连引致的过敏反应的规律。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给药途径有关,注射剂易发生过敏反应。该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67例(60%),皮肤黏膜症状61例(55%),其他类型过敏反应14例(13%)31例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过敏发生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1m in以内,最长为用药后72h,97例(87%)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结论:双黄连的过敏反应以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为主,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