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实施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25例.男22例,女3例.B超检查:肾盂扩张积水<15 mm(轻度)4例,15~30 mm(中度)15例,>30 mm(重度)6例.IVU检查:30 min内显影良好16例,30~120 min淡显影6例,120 min未显影3例.结果2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70 ml;术后住院时间6~8 d,平均7 d.未发生明显外科并发症.25例术后均随访3~14个月,IVU显示UPJ吻合口无狭窄,肾功能显著改善,30 min内显影良好22例,30~120 min淡显影3例.肾积水明显减轻,肾盂扩张积水消失16例,轻度6例,中度3例.结论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可望作为UPJ梗阻治疗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2.
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好发于头颈部,罕见于阴囊。新近,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因阴囊部无症状多发肿块半年入院。既往有阴囊疥疮病史。体检:阴囊部多发结节状肿块,以外向生长为主,肿块相连成串珠样,最大直径约3 cm。表面皮肤半透明,可以看到肿块内部以豆腐渣样物为主,但质地较硬。局部皮肤增厚。拟诊:阴囊多发皮脂腺瘤。手术切除肿块及增厚皮肤。大体标本所见有完整包膜,呈灰白色实质性组织,质硬。术后病理报告钙化上皮瘤。随访2年无复发。讨论钙化上皮瘤为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四肢。多见于青少年,约60%在10…  相似文献   
63.
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CPP)的临床特点及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疗效。方法CPP患者25例,平均年龄16岁。下尿路相对正常研究对象15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6岁。CPP患者组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行NIH分型。40例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尿流曲线,记录最大尿流率(Q_(max))、剩余尿量(PVR)、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最大逼尿肌排尿压(P_(det.max))、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等参数。CPP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10周后评估疗效。结果CPP组中Ⅱ、ⅢA和ⅢB型分别为1、3和21例。治疗前CPP组和对照组Staccato排尿(20例vs.1例)和DSD (22例vs.1例)、Q_(max)(10.7±3.7 ml/s vs.15.0±4.3ml/s)、PVR(7.7±4.1 ml vs.3.2±2.6 ml)、P_(det.max)(115.1±33.6 cm H_2O vs.76.8±16.6 cm H_2O)和MUCP(176.5±45.7 cm H_2O vs.86.2±28.5 cm H_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评分(4.6±2.2 vs.2.1±1.6)、排尿评分(7.9±2.0 vs.2.2±1.7)、生活影响评分(9.4±2.2 vs.2.6±2.1)、总分(22.0±5.2 vs.7.0±4.2)和Q_(max)(10.7±3.7 vs.14.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P以ⅢB型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和尿动力学异常表现,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4年,我们应用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双J管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992年4月至1999年5月,我们应用肾盂匙状皮瓣成形术加输尿管内置双J管支架引流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S)35例,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双J管在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体会作一报道。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UPJS35例,单侧UPJS33例,双侧UPJS2例,共应用双J管37条,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6~44岁(平均28岁)。术前行B超、IVP检查明确诊断,其中7例IVP不显影者经输尿管逆行造影证实。术前尿素氮及肌酐测定除2例双肾积水有轻度氮质血症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1.…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lithotomy,MPCNL)大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出血的预防与控制及介入栓塞术止血的效果及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10例MPCNL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6~73岁,平均50岁.对出血原因,出血的预防与控制及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MPCNL术并发出血10例,其中术中出血2例,术后出血8例,术中出血多为建立穿刺通道时以及进入集合系统后碎石时血管或肾实质损伤引起,术后出血多为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形成等.10例出血患者均行了介入栓塞治疗,止血效果好,术后血压、血常规及肾功能情况恢复好.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介入栓塞技术治疗MPCNL并发的严重出血是安全有效的,而且能很大程度上保留肾组织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7.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马蹄肾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PCNL治疗马蹄肾结石患者17例。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7-53岁,平均34岁。17例均由KUB加IVU及CT确诊。单发肾盂结石5例,下盏结石3例,多发、复杂结石9例(其中鹿角形结石4例)。结石大小0.9cm×l.4cm-3.8cm×4.3cm。肾盂、输尿管无明显狭窄。B超引导下穿刺选定肾盏,置入安全导丝,顺穿刺方向用微穿刺扩张器依次扩张至18F,推入Peel-away鞘建立肾穿刺通道。输尿管硬镜下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结果17例经一次穿刺成功建立通道,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40ml,均未输血。13例一期取净结石,3例经二次取石,2例取净。2例有残石者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例排净,1例有少许残石。术后4例一过性出血、2例发热,经内科治疗后痊愈。随访3-24个月,17例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6例结石取净者未见结石复发,1例有少许残石患者结石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MPCNL治疗马蹄肾结石效果明显、操作安全、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开放和腹腔镜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开放手术53侧,平均手术时间140min;腹腔镜手术23侧,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出血量100~1200ml。一侧有漏尿者行保守治疗。结果:肾良性肿瘤随访38例,平均随访8年,3例非肿瘤原位再发。肾癌随访15例,5年存活14例,无局部复发;10年存活11例,1例局部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选择性肾动脉栓塞阻断血管最有效,腹腔镜下可以完成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69.
2009年5月,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GH)泌尿外科、病理科的医师与CSU组织的第三届哈佛大学泌尿外科肿瘤高级培训班学员们,在MGH就1例肾内多发低密度占位病变的病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讨论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实性肾占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4~7月为5例直径≥7 cm的巨大囊实性肾占位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经腹膜后肾部分切除术;男4例,女1例,平均(39.8±12.1)岁,肾占位最大径平均(7.6±0.7) cm,术前肌酐平均(88.6±16.9)μmol/L。分析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肾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226±32) min,热缺血时间平均(41.6±8.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6±227) mL,术后平均住院(6.6±0.8) d。术后第8天1例患者出现肾周血肿。病理结果示透明细胞癌3例、多房囊性肾瘤1例、肾结核肉芽肿性炎1例。术后1周血肌酐平均(99.6±18.9)μ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丰富手术经验的术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实性肾占位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显著,围手术期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