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芪穹胶囊(QQJN)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线栓法制备局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QQJN对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百分比、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QQJN(4.4、8.8g/kg)对脑缺血再灌注8h和22h的神经功能评分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以减少脑梗死百分比,不同程度的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QQJN(4.4,8.8g/kg)可以增加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结论QQJN对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扩展剖面容积成像(OVIX)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定位中的作用。 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127例,其中正常胎儿122例,脊柱裂胎儿5例,孕周范围20~30周,应用三维超声采集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容积数据,利用扩展剖面容积成像重建圆锥末端对应椎体至其至少5个以上椎体段脊柱冠状面并定位圆锥末端位置;对正常胎儿于新生儿期第28天随访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对脊柱裂胎儿引产后行病理检查,以扩展剖面容积成像定位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为标准,对比正常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与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差异。 结果127例胎儿中120例(94.5%,120/127)脊髓圆锥末端被定位,7例(3例因孕妇肥胖、4例因胎儿体位原因,均为正常胎儿)未能定位脊髓圆锥末端位置,115例正常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于L3及L3以上,5例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均在L4以下,其中2例位于L5,2例位于S1,1例位于S3;扩展剖面容积成像对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定位结果与引产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 结论扩展剖面容积成像能同时显示骨性标志第12肋、T12及脊髓圆锥末端,利用T12顺推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可准确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为产前评估脊柱裂病变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73.
黄欢  王立  彭超  沈孝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87-1188
目的:评估LASIK术后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的一致性平衡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行LASIK术的患者37例74眼的术前(双眼均矫正为最佳矫正视力,而不是采取主视眼足矫、非主视眼稍欠矫的方法)、术后1d;1,3,6mo裸眼视力,将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其主视眼视力=非主视眼视力,第二组主视眼视力>非主视眼视力,第三组主视眼视力<非主视眼视力,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除了术后1d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上意义外,术后1,3,6mo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上意义。结论:LASIK术后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状况1mo及以后与术前相比情况稳定,无明显变化,LASIK术并未改变患者的主视眼、非主视眼两眼间的一致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4.
<正>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于儿童早期或青少年期发病,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0. 76%~([1])。截至2010年,全球癫痫患者总人数超过6 500万~([2]),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女性癫痫患者(WWE)中约有一半处于育龄期。癫痫及抗癫痫药物(AEDs)对胎儿有潜在的致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风险~([3]),并可能对孕妇造成创伤、早产、胎盘早剥、流产等不良影响~([4]),因此大多数育龄期WWE会选择各种避孕方式来防  相似文献   
75.
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畸形,但是临床医生常常被有关其诊断和治疗的一些问题所困惑。比如:纵隔子宫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纵隔子宫的宫底外形可能是不正常的吗?纵隔子宫的手术指征(特别是很浅的纵隔是否需要手术)?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术中采用何种监护方式最好?切除子宫纵隔时采用针状电极还是环状电极?TCRS术中何时可以认为纵隔已经完全切除了?TCRS术中发现子宫左右侧壁明显凸向宫腔是否需要同时矫形?TCRS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宫内节育器或者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TCRS术后为什么容易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也造成了妇科和生殖科医生的认识混乱。针对纵隔子宫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临床问题进行解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情绪识别能力特点与静息态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FE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分别纳入FES组和HC组,各32例;2组均进行视觉情绪识别任务,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计算个体ReHo值。比较2组的视觉情绪识别得分及全脑ReHo值的差异,并提取组间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视觉情绪识别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FES组的正性情绪识别得分、非正性情绪识别得分及情绪识别总得分均更低(P<0.05)。与HC组相比,FES组右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ReHo降低,双侧海马旁回、左侧壳核ReHo升高(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P<0.05)。FES组非正性情绪识别得分与左侧壳核ReHo值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71, P=0.031)。结论:FES患者存在情绪识别障碍及多个脑区ReHo改变,其中左侧壳核ReHo值的升高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非正性情绪的识别困难有关。  相似文献   
77.
黄欢  李建锋  李强  李萌  蔡莉丹  赵乐  陆铭淏 《江苏医药》2021,47(11):1160-1163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行TKA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术中使用氨甲环酸0.5g在手术切口内浸泡5 min,B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于麻醉前30 min以及术后3、6、12h加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5g.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4天Hb下降值、术后输血率和术后1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术后第4天Hb下降值小,术后输血率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个月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TKA患者,局部浸泡联合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减少TKA术后失血,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清代名医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他所著<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病的重要著作,其对湿热病的论述极为详尽,尤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了精辟的阐述.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薛生白辨治湿热病的学术特点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79.
采用单盲、随机、自身交叉临床试验设计,比较毛冬青甲素与地高辛对8例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的影响。口服一周的毛冬毒甲索(120毫克,每日三次)能显著提高运动功量,从3502.17±1832.90焦耳(357±186.84公斤米)到5601.51±3232.10焦耳(57l±329.47公斤米)(P=0.0262)和运动耐量时间从192±79.105秒到260.875±98.835秒(P=0.037)。口服一周地高辛(0.25mg,每日一次)能显著提高运动功量从3938.71±3146.56焦耳(401.5±320.75公斤米)到5612.55±3660.89焦耳(572.125±373.18公斤米)(P=0.018)和运动耐量时间从194.875±107.98秒到263.825±106.755秒(P=0.01);两种药物之间提高运动功量及运动耐量时间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8785及1).结果表明,毛冬青甲索和地高辛有近似的提高运动耐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的安全性,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临床高危因素,提高脐血管穿刺对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超声引导下经腹脐血管穿刺并行染色体检查的孕妇500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组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99.6%,胎儿脐血管穿刺的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共86例,占17.2%;胎心心动过缓10例,占2.0%;胎儿丢失1例,占0.2%?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47例,检出率9.4%?同时合并2种以上产前诊断指征者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结论: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为临床上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可靠依据,脐血管穿刺术是一种安全的产前诊断取材技术?同时合并2种以上产前诊断指征者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