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与TGF-β1、CaM、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19-03诊治的134例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组)与119例健康体检者(骨量正常组)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CaM及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与TGF-β1、CaM、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TGF-β1、β-CTX、TRACP-5b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CaM、25-OH-VD、t-PINP、N-MID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中TGF-β1与β-CTX、TRACP-5b呈正相关,与CaM、25-OH-VD、tPINP、N-MID水平呈负相关(P<0.05)。CaM与25-OH-VD、t-PINP、N-MID呈正相关,与β-CTX、TRACP-5b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F-β1、β-CTX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CaM、25-OHVD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TGF-β1、β-CTX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CaM、25-OH-VD是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临床上可通过检测TGF-β1、CaM及骨代谢各指标水平做出评估和诊断,尽早进行干预,防止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冬虫夏草菌粉对尖锐湿疣虚证患者白介素8的调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系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该病用激光、电灼、冷冻等治疗后3月内复发率高达25%~95%,干扰素等药物疗效尚不甚理想[1]。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8(IL-8)在影响CA发生、转归中起重要作用[2],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中医辨证虚证者CA尤易反复发作[3]。为此我们尝试应用冬虫夏草菌粉联合电灼术治疗CA预防复发,并探讨了冬虫夏草对虚症CA患者体内IL—8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诊断标…  相似文献   
74.
高谦 《现代康复》1999,3(3):257-257
综合医院中,各科室均有自己的主要专业范围。康复医学科也不例外。康复医学科与其它科室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针对有躯体残损(Physically Lrapaired)的病人.采取全面的、经过特殊安排的、恰当的治疗干预措施,使患改善功能。简言之.康复科主要治疗运动障碍的病。它的主要工作形式是康复小组。已有资料表明,康复小组治疗较每个专业的单独治疗总和更有效。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 ,梅毒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现将1998年 6月~ 1999年 11月经本性病中心确诊的梅毒 2 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男性 12 0例 ,女性 10 1例。年龄 9个月~6 4岁 ,平均 31岁。其中 2 1~ 30岁占 4 9 77%。已婚 141例 ,未婚 80例。工人 54例 (2 4 4 3% ) ,公职人员 4 1例 (18 55% ) ,无 (待 )业 32例 ,个体 31例。传染来源 :113例为婚外异性性伴传染 ,2 3例为配偶传染 ,7例为同性性伴传染 ,3例为血液传染 (包括吸毒者 ) ,3例胎传。发病部位 :硬下疳主要见于龟头包皮内板 2 3例 ,大、小阴唇 2 0例 ,肛周 4例 ,阴囊 4例 ,舌…  相似文献   
76.
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流动人口中所有新发及复治的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敏感性测试,分析流动人口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共入选493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最后获得431例(占87.4%)患者的菌型鉴定及药敏结果,其中结核分枝杆菌427例(占99.1%),非结核分枝杆菌4例(占0.9%)。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8.3%(78/427),耐多药率为5.9%(25/427);新发患者的耐药率为16.0%(62/387),耐多药率为4.1%(16/387);复治患者的耐药率为40.0%(16/40),耐多药率为22.5%(9/40)。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45—60岁年龄组及复治病例是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率较高,今后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7.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心律失常,现概述如下: 张庆友等报道,患儿男,2岁8个月,因支原体肺炎给予阿奇霉素0.125g+5%GS250ml静滴,9天,用药至第6天,患儿出现胸部不适,头晕,听诊HR204次/分钟,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HR210次/分钟,即停药,予对症治疗,次日心电图检查正常[1]。本品所致心动过速为患儿用药时间过长所致。  相似文献   
78.
综合医院中,各科室均有自己的主要专业范围。康复医学科也不例外。康复医学科与其它科室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针对有躯体残损(Physicalyimpaired)的病人,采取全面的、经过特殊安排的、恰当的治疗干预措施,使患者改善功能。简言之,康复科主要治疗运...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整骨理筋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放射痛的改善情况。方法:①选择2003-05/2005-05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整骨理筋治疗组,另以25例同类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男女比例、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整骨理筋治疗组接受整骨理筋治疗。医者先按顺序在患者患侧B的上下关节突处、T12的上下关节突处、患侧腰椎间盘突出阶段的上下关节突处、下肢臀部相当于环跳穴的位置、腘窝部位、小腿腓肠肌中点处做静止按压动作,每点按压时间30s.反复3遍(在每做完1遍后,医者一手拇指按压住腘窝,另一手握住患侧踝部.作小腿屈曲的动作)。然后医者用两手大鱼际部位,按压在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准备好,嘱患者做先深呼吸后咳嗽的动作,在患者咳嗽的同时,医者双手大鱼际同时向前下方用力推压反复2遍,最后压住患者患侧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做牵搬手法1次,手法完毕,2次/周,6次为1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行整骨理筋治疗。③整骨理筋治疗后3.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前及治疗后3,12个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放射痛评分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评分。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整骨理筋治疗组80例患者于治疗后3,12个月随访时各有69例和56例进入结果分析.空白对照组2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两组放射痛评分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情况:治疗前两组放射痛评分基本相似(P〉0.05).治疗后3个月,整骨理筋治疗组放射痛评分明显降低[(6.5&;#177;0.8),(3.4&;#177;0.2)分,t=56.3,P〈0.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6.9&;#177;0.7),(6.7&;#177;0.6)分,P〉0.051。此外,治疗后3个月整骨理筋治疗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7.1&;#177;0.88),(0.26&;#177;0.05)%,P〈0.001]。②整骨理筋治疗组治疗前后放射痛评分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情况:治疗后12个月放射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6&;#177;0.6),(6.5&;#177;0.8)分,t=49.1,P〈0.001],与治疗后3个月基本相似(P〉0.05)。此外,治疗后12个月症状改善率达(39.1&;#177;0.48)%,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t=50.9,P〈0.001)。结论:整骨理筋疗法能解除肌挛缩、消除放射痛,从而改善患者疼痛和不适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选择性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中长期疗效.方法:病房收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3例,均采用1次选择性旋股内动脉、闭孔动脉药物灌注治疗,24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3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绝大部分患者(22/24)有较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药物灌注是较为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