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不同倾斜度头低臀高位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眼内压和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美国麻醉协会( ASA)麻醉分级Ⅰ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头低位15°组和头低位30°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基础眼内压( T0)、气腹并改变体位后30 min( T1)、60 min( T2)和气腹结束后10 min( T3)时的眼内压。24 h内随访患者,询问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头低位15°组患者T1、T2时眼内压分别为(18.16±2.16),(19.60±2.18)mmHg,分别低于头低位30°组的(19.21±2.17)与(20.87±2.1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89,2.6113;P<0.05)。头低位15℃;组患者术后眼部不适、肩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5%,7.5%,分别低于头低位30°组的20.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075,4.5006;P<0.05)。两组恶心、呕吐和小腿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381,0.0000;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15°头低位比30°头低位对患者眼内压影响更小,术后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01/2020-01医院收治的PDR患者78例89眼,按术前是否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为手术组(仅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35例41眼)与联合组(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43例48眼),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电凝止血次数、眼内填充及视网膜裂孔发生情况;治疗前,术后1d,3mo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的变化;治疗前、术后1wk均抽取房水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含量的变化;统计两组随访3mo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于手术组,电凝止血次数、硅胶填充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中总出血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后1d,3mo联合组BCVA改善优于手术组(P<0.05),CMT、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低于手术组(P<0.05);两组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两组VEGF-A、SDF-1、PEDF均降低(P<0.001),联合组房水内VEGF-A、SDF-1、PEDF均低于手术组(P<0.001);联合组医源性裂孔及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其余各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DR整体价值优于单独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器械操作,促进术后视力恢复,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降低医源性损伤发生风险,并发症少,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护士长履行职能的场合包括正式工作场合(台上)和非正式工作场合(台下),“台上”的工作构成管理行为的基本要素,“台下”的举动相对“台上”的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映衬及补充作用。作为一名护士长除应掌握娴熟的管理技能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台下”功。1探明下情功护士对护士长来说是被领导者,她们的内心世界是护士长不可忽略的一种领导信息,而这种领导信息,护士长在正规工作场合是很难了解到的。而“台下”的交往,可以了解护士心态,增强护士长影响力、凝聚力。但交往也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行为,不要一味地取悦护士,迎合消极因素。同时交…  相似文献   
34.
对跌倒/坠床因子评估表进行细化,增加评估细则。组织护士长、护士认真学习修订后评估表,各科由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评估,护士长每周对评估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应用修订后评估表评估患者16328例,应用原评估表评估患者15340例,前者列入高危跌倒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后者,护士评估准确率从98.6%提高至99.2%,X2=328.427,P=0.00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从0.117‰降低至0.048‰,X2=4.737,P=O.030。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本医院住院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2008年全年住院801例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69例,日感染率为3.8‰,例数感染率为8.6%。引起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抗肿瘤治疗、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血管内留置导管时间等。选用适宜导管并尽早拔除、加强穿刺技术的规范性、无菌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强化局部护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率。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血管留置导管血流感染诱发因素主要是侵袭性操作、抗肿瘤药物应用以及置管时间等,可通过加强导管技术和无菌隔离技术以及正确护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7.
经十多年的发展,临床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应当看到:目前实验室信息化程度离全自动化实验室和数字化医院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在实验室内部建立以局域网支撑的LIS,但它还是信息孤岛。随着医院和实验室信息化的深入发展,LIS和HIS的通讯和数据交换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HL7将在HIS和LIS数据交换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利用HL7的原理开发了一个HIS和LIS数据交换的实验系统,本文对实验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8.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开展全院性护理病例讨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及资源共享等优势,有效提高危重、疑难病例护理质量,培养了护士评判性思维,促进了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39.
灸法所宜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0.
62例老年恙虫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年恙虫病的护理,对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恙虫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误诊率高.护士应协助医师诊断,做好健康宣教,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减少误诊率,从而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