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杭州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杯状病毒基因型别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9-2010年杭州地区920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和流行病学资料,用多重PCR方法进行杯状病毒检测,测定部分标本的阳性扩增片段基因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急性腹泻患者杯状病毒检出率为21.8%(201/920),其中诺如病毒(NV)G Ⅰ型25例、GⅡ型170例、札如病毒(SAV) 11例,4例为NVⅠ型和Ⅱ型混合感染、1例为NVⅡ型和SAV混合感染.NV基因型别包括:GⅠ-1(3株)、G Ⅰ-2(1株)、GⅡ-4/2006b变异株(7株)、GⅡ-2(1株)、GⅡ-7(1株)和GⅡ-4/2008变异株(2株);SAV基因型别包括:G Ⅰ -2(5株)、GⅠ-1(4株)和GⅡ-1(1株).杯状病毒的流行在不同季节、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结论 杯状病毒是2009-2010年引起杭州地区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其病原具有病毒多样性和基因型别多样性,NVGⅡ-4/2006b变异株或类似株可能是2009-2010年杭州地区流行的优势株.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我国五岁以下儿童以医院为基础的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方法 按照WHO轮状病毒胃肠炎监测标准,监测9家医院,收集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五岁以下全部的住院腹泻儿童标本4047份,轮状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毒株分型采用RT-PCR方法.结果 共检测3862份标本,检出阳性标本1700份,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44.0%.病毒性腹泻患儿发病呈现季节性分布,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0月份至1月份).轮状病毒感染95.4%发生在2岁前的婴幼儿.在12~17、9~11、18~23月年龄段为53.2%、50.2%、48.3%.轮状病毒流行株以P[8]G3为主,占58.4%,其次是P[8]G1,占22.0%,P[4]G1占3.0%,P[8]G9占2.4%,2例P[10]G2,1例P[10]G3,出现1例P[8]G5,没有检出G4血清型,世界各地常见的组合P[8]G1、P[4]G2、P[8]G3、P[8]G4占80.8%.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主要原因之一,开发应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对减轻轮状病毒疾病负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比较RIDASCREEN Norovirus 3rdGeneration kit(R-biopham AG,darmstadt,Germany)(必发试剂盒)与IDEIA NLV kit(DAKOCytomation.,Ely,UK)(dako试剂盒)两试剂盒检测诺如病毒效果.方法 用此两种试剂盒以及RT-PGR方法 对长春和广州两地的308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各检测一遍.对RT-PCR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序列对比以确定型别.结果 以RT-PCR方法 为金标准,必发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6.10%和93.5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3.14%和98.63%;dako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83%和95.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7.34%和98.69%.结论 必发试剂盒因为具有满意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度,应该成为ELLSA检测的首选.  相似文献   
54.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认为A组轮状病毒的VP6和NSP4基因在进化上紧密联系[1].我们曾报道过一株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人A组轮状病毒GSP[6]毒株[2](LL3354),通过对该毒株的VP6和NSP4全基因的分析,发现LL3354的VP6和NSP4编码基因是通过独立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RIDASCREEN Norovirus 3rdGeneration kit(R-biopham AG,darmstadt,Germany)(必发试剂盒)与IDEIA NLV kit(DAKOCytomation.,Ely,UK)(dako试剂盒)两试剂盒检测诺如病毒效果.方法 用此两种试剂盒以及RT-PGR方法 对长春和广州两地的308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各检测一遍.对RT-PCR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序列对比以确定型别.结果 以RT-PCR方法 为金标准,必发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6.10%和93.5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3.14%和98.63%;dako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83%和95.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7.34%和98.69%.结论 必发试剂盒因为具有满意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度,应该成为ELLSA检测的首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RIDASCREEN Norovirus 3rdGeneration kit(R-biopham AG,darmstadt,Germany)(必发试剂盒)与IDEIA NLV kit(DAKOCytomation.,Ely,UK)(dako试剂盒)两试剂盒检测诺如病毒效果.方法 用此两种试剂盒以及RT-PGR方法 对长春和广州两地的308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各检测一遍.对RT-PCR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序列对比以确定型别.结果 以RT-PCR方法 为金标准,必发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6.10%和93.5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3.14%和98.63%;dako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83%和95.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7.34%和98.69%.结论 必发试剂盒因为具有满意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度,应该成为ELLSA检测的首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宁市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诺如病毒的优势基因型,为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山东省病毒性腹泻监测方案》,2018年1月-2020年12月从山东省济宁市每县(市、区)每月采集3~5份病毒性腹泻标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GI/GⅡ组,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别鉴定。结果 共采集粪便标本1 230份,诺如病毒阳性165份(其中GⅠ8份、GⅡ157份),检出率为13.41%(165/1 230)。每年除2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检出诺如病毒,以6月、7月检出率高。基因型分别为GⅡ.4型25份,占32.05%;GⅡ.2型18份,占23.08%;GⅡ.6型14份,占17.95%;GⅡ.3型13份,占16.67%。3年间优势毒株不同,2018年为GⅡ.3型9份,占69.23%;2019年为GⅡ.2型14份,占43.75%;2020年为GⅡ.4型17份,占53.13%。结论 山东省济宁市诺如病毒感染6月和7月流行强度较强,以GⅡ组为主,基因型存在多样性,处于动态变化中,以GⅡ.2[P16]型和GⅡ.4[P31]型为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电生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DPN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采用肌电图仪测定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正中神经的F反应。结果 5种中医证型出现率依次为:气虚37.96%,血瘀20.37%,阴虚17.59%,阳虚12.96%,痰湿11.11%。血瘀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气虚、阴虚证(P〈0.05)。阳虚、血瘀证患者与其他证型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证型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LAT)和波幅(SNAP)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18例DPN患者中气虚比例最高,血瘀证患者HbA1c最高;电生理检测对阳虚证、血瘀证患者最敏感。  相似文献   
59.
固本定痫镇痛合剂加蝎蜈胶囊治疗癫痫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淼  安红梅 《河北中医》2010,32(4):510-511
癫痫(epilepsy,E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反复发生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肌肉抽搐和意识丧失为其主要表现,另外还可以表现为感觉、行为、自主神经等方面障碍,具有发作性、复发性特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中国诺如病毒监测网络(CaliciNet China)的发展及2016 — 2019年中国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特征。  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病学和病例临床信息及标本,应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测序,将数据录入CaliciNet China数据库并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共报告诺如病毒疫情1 153起,对其中776起疫情(67.3%)的阳性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 94.9%的暴发疫情与人–人传播有关,发生在托幼机构或学校(94.4%),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暴发的流行高峰(65.0%)。 57.6%的诺如病毒暴发由GⅡ.2[P16]引起。  结论  GⅡ.2[P16]是 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引起我国诺如病毒暴发的主要基因型,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或或学校,CaliciNet China正在进行的监测提供了有关毒株基因分型和暴发特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