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五年制本科生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体会到要想带好临床见习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师生都要做好见习前的准备工作;在见习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问诊、查体及书写病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良好医德和科研观念;同时要做好见习后小结工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III、Ⅳ期老年糖尿病褥疮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老年糖尿病褥疮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换药,实验组50例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创面冲洗,丁胺卡那霉素消毒,济安舒能喷洒并结合红外线照射创面的方法;而对照组50例采用2.5%碘伏溶液消毒,红外线照射创面,0.02%呋喃西林液湿敷创面的常规换药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实验组治愈时间为(14.12±3.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7±3.87)d,二者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丁胺卡那霉素消毒,济安舒能喷洒并结合红外线照射创面,同时施行“个性化”结合综合护理治疗老年糖尿病褥疮疗效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对患者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合理治疗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3.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4岁,因“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进行性加重10个月”于2007—10-26入院。2007年初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肩部疼痛伴右面部无汗并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眠。8年前因颈椎管狭窄症行“颈后路单开门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症状体征未完全缓解,至今仍感双下肢感觉减退,以左侧为重。入院查体:右侧面部无汗,右瞳孔缩小,右眼裂减小;颈后下部、右肩胛骨区压痛;  相似文献   
94.
背景:研究认为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缺血的脑脊髓组织中定向神经分化与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变化有关,特别是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作用。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实,针刺可以通过增加各种细胞因子及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的再生及修复。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2006-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纯系SD大鼠80只,取8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剩余7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移植组、电针组、联合组,18只/组。KWD-808II型脉冲电针仪由江苏武进第三无线电厂生产。 方法: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前72 h行BrdU标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1 L-1备用。4组大鼠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细胞移植组将骨髓基质细胞悬液缓慢注入到脊髓损伤临近区域的灰白质交界处,总细胞数6×105个;空白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24 h采用脉冲电针仪进行夹脊电针治疗,在距损伤处上下端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旁开距中线3.0~4.0 mm处取穴,针刺20 min,1次/d;联合组行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夹脊电针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 3,7,14 d,应用联合行为评分评估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状况;免疫双标法检测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 结果:损伤后3,7,14 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电针组、联合组联合行为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0.05,0.01);联合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细胞移植组、电针组(P < 0.05);而细胞移植组、电针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电针组损伤区脊髓结构相对较完整,联合组脊髓结构更加完整,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的组织内可见 BrdU标记细胞在损伤区及其周边区明显聚集并存活;移植后14 d细胞移植组神经元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率分别分7.2%和1.5%,联合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9%和2.1%。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存活,电针可以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电针与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术前BUS、CT及强化CT、MRI、DSA诊断阳性率分别为46.9%(30/64),58.2%(23/39),66.7%(18/27),91.7%(11/12)。IOUS诊断阳性率为92%(23/25)。单个肿瘤58例,多发肿瘤6例。单发者位于胰头19例,其中直径4cm1例,胰体17例,胰尾22例;多发者6例均为2枚肿瘤,4例位于胰体,2例分别位于胰体和胰尾各1枚。治疗行肿瘤局部切除39例,胰体尾切除13例加作脾切除6例,胰尾切除8例加作脾切除4例,胰体表面肿瘤直径2cm行腹腔镜下单纯肿瘤摘除1例,自左向右分段切除(盲切法)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例。良性肿瘤62例,恶性2例。术后胰瘘3例、急性胰腺炎4例均经非手术治愈。64例术后低血糖症状消失。62例良性胰岛素瘤术后随诊1~5年血糖正常,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4年和5年复发,再次手术发现胰尾近脾门处分别有直径1cm和1.5cm肿瘤,经胰尾切除后治愈。45例随访8年血糖正常,17例失访。2例恶性胰岛素瘤分别于术后3年和4年复发,因肝转移死亡。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测定IRI/G〉0.3是定性诊断的依据。术中触诊联合IOUS是最有效的肿瘤定位诊断方法。胰岛素瘤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炎应用捷克信联合抗辐喷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所致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观察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56.32±7.86)岁;对照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55.87±8.39)岁。两组均给予剂量模式为6 996 cGy/33 f,每周5次的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抗辐喷;观察组采用捷克信联合抗辐喷。两组患者在放疗结束后7 d评估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短期疗效,治疗前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分级、疼痛数字评分标准(NRS)评分、口腔评估指南(OAG)量表评分、唾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7d的短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OAG评分、唾液IL-6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OAG评分、唾液IL-6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5±0.45)分 vs (3.76±0.63)分,P<0.001]、[(9.20±1.05)分 vs (12.76±1.96)分,P<0.001]、[(13.85±2.97)ng/L vs (21.08±4.43)ng/L,P<0.001]、[(28.49±5.24)ng/L vs (39.96±6.56)ng/L,P<0.001]。 结论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炎应用捷克信联合抗辐喷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独抗辐喷的疗效,可减轻疼痛,改善口腔情况。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复杂大(肿瘤直径>8 cm)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的24例复杂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手术组(9例,37.5%)、开放手术组(15例,62.5%),收集患者的随访资料,对比两组手术参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手术均成功,开放手术组较机器人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例高(93.3%vs.44.4%,P=0.015),肿瘤最大径长(124 mm vs.95 mm,P=0.021),其他术前特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手术组较开放组的术中出血量(100 mL vs.800 mL,P=0.006)和输血率(0%vs.60.0%,P=0.007)低。中位随访时间为50(25~67)个月,4例开放手术和1例机器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新发转移,4例开放手术组患者因肿瘤处于晚期发生死亡。结论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复杂大肾肿瘤安全性较好,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9.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其中乙型肝炎,是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它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本文就重庆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5-2007年预防性健康体检资料中的HbsAg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对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n=26)行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B组(n=26)于麻醉诱导前先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1.5—2.0mg/kg,间断静脉推泣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的同时辅助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30、60min、术毕时的生命体征,测定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min、术后24h、术后3d的IL-6、C反应蛋白、IgG、IgM的变化。结果B组在气腹和手术过程中SBP、DBP、HR较A组更平稳(P〈0.05),B组在术后24h和术后3d的IL-6、C反应蛋白较A组更低(P〈0.05),B组对IgG、IgM的影响更小(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手术及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及免疫系统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