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血液气体及酸碱值的分析,历来要求用动脉血或经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近来有报道用静脉血的分析结果。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前者采血不便,病人多有恐惧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手续麻烦;用静脉血分析的结果波动太大,并且仍要静脉抽血。为方  相似文献   
22.
目的: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及f/t-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游离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血清PSA在4ng/ml~10ng/ml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的特异性抗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游离PSA、f/t-PSA比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诊断灰区,同时检测游离PSA、特异性抗原,并应用f/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特异性抗原,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参数,不但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减少了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23.
目的确定A类清道夫受体胞浆域中的信号序列,探讨其对于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A类清道夫受体N端第1~27位氨基酸胞浆结构域缺失体的表达质粒,并将其经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入CHO细胞中。用Western blot检测A类清道夫受体在细胞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转染后的蛋白表达效率。用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转染的细胞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并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A类清道夫受体N端第1~27位氨基酸胞浆结构域缺失体可大量表达于转染细胞膜和细胞浆。在高浓度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A类清道夫受体N端第1~27位氨基酸胞浆结构域缺失体的细胞内定位发生变化,也可存在于转染细胞核内。A类清道夫受体N端第1~27位氨基酸胞浆结构域缺失体摄取DiI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较全长相比下降约60%,细胞粘附能力较全长A类清道夫受体相比则下降约8.9%。结论A类清道夫受体的N端第1~27位氨基酸结构对于A类清道夫受体在细胞内的定位表达、结合和摄取配体以及调节细胞粘附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