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病理和细胞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综合造模法。将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组、三参滋胃饮小剂量治疗组、三参滋胃饮大剂量治疗组、自然恢复组、维酶素治疗组。给药 5 0天后留取胃粘膜组织块 ,HE染色观察粘膜组织病理变化 ,流式细胞仪观察粘膜组织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 :三参滋胃饮大小剂量组胃粘膜病变基本恢复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自然恢复组胃粘膜病变无恢复与正常组差异显著。三参滋胃饮大小剂量组 G0 /1 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 ,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S期和 G2 /M期细胞比率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 ,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细胞增殖指数 ( PI)低于自然恢复组 ,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粘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并对胃粘膜活跃的增殖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陈元  张洁颖  吴奕 《陕西中医》2011,32(5):548-549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宣肺健脾方(生白术、山栀、全栝楼、杏仁、郁金、枳实、厚朴、桔梗、芦荟、决明子、紫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及胃肠运输试验(GTTT)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26.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P<0.05)。结论:宣肺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12例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 探讨SERPINC1基因突变与静脉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本文研究类型为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病例系列。收集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例AT缺陷患者临床资料, 在患者治疗前, 采集血标本。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AT活性(AT:A), 免疫比浊法检测AT抗原(AT:Ag)含量。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SERPINC1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 对发现的疑似突变用反向测序予以验证。分析SERPINC1基因突变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 统计占比。结果 12例患者的AT:A在30%~66%, 均明显下降, 7例患者的AT:Ag 同步降低, 表现为Ⅰ型AT缺陷, 5例患者AT:Ag在参考范围, 表现为Ⅱ型AT缺陷。共发现12种SERPINC1基因突变, 其中6种杂合突变c.456458delCTT(p.phe121del)、c.318319insT(p.Asn75stop)、c.922G>T(p.Gly276Cys)、c.938T>C...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紫杉醇增加肺腺癌细胞系SPC-A1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紫杉醇对SPC-A1的细胞毒性;分单纯放射组(单放组)和紫杉醇 放射组(药放组),克隆形成法检测紫杉醇对SPC-A1的辐射增敏作用,及其在分次照射中对亚致死损伤修复的影响;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紫杉醇对辐射后DNA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 紫杉醇对SPC-A1的IC50为50 nmol/L;紫杉醇对SPC-A1的放射增敏比为1.42.分次照射(3Gy×2)试验中,单放组在照射间隔5 h的细胞存活率较无间隔时增加了1.96倍,而药放组在照射间隔5 h的细胞存活率较无间隔时仅增加了1.53倍.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中,0 min时两组间尾矩(tail moment,TM)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5、30、60 min时两组间TM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药放组的TM值显著大于单放组.结论 紫杉醇增敏肺腺癌细胞系SPC-A1可能与抑制其辐射后亚致死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86.
Primarylungcancerisdifficulttodiagnoseinitsearlyperiod.Only12.5%ofthepatientscanbetreatedbyoperationwhenlungcancerisfound[l].Consequently,radiotherapyhasbeenthemaininter-ventionforlungcancer.However,effectoftradi-tionalradiotherapywaspoorwithltslocalcontrollingratebeingl7%foroneyear[']and5%forfiveyears['].Inordertoexplorenewtherapeuticmethodstoincreaselocalcontrollingrateandsurvivalrateoflungcancer,weconductedresearchesonstereotacticradiotherapyforlungcancerbyX--rayandtheresultsarereportedasf…  相似文献   
87.
当目标人群患病率较高时,已有许多成熟筛检方案以发现可疑患者和确定高危人群[1].国外学者[2-4]和笔者的研究[5-7]均表明:对低患病率人群采用混合血清法,可大大减少检验次数,从而显著降低筛检成本.  相似文献   
88.
腹膜透析操作技术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检查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操作技术,发现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给腹膜透析的操作培训及再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3-8月来门诊复诊的患者,进行透析操作技术的评估,将透析操作易出现的问题分为9个环节,同时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既往是否发生腹膜炎.结果 64例患者中有59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操作错误,发生操作错误率最高的3个环节为洗手不规范,未检查腹透液及碘伏小帽子及紫外线灯照射方法不正确,42.2%的患者错误项大于3项.操作错误3项以上组和3项以下组比较,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及透析龄等均无差别(P>0.05),透析龄小于6个月的患者在家做操作时戴口罩的比率高于透析龄大于6个月的患者(P<0.05),且紫外线灯照射易不合格.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操作错误情况﹑腹膜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92.2%的患者存在操作错误,42.2%错误项大于3项.经初期培训,大部分患者存在透析操作不正规,需要接受再培训.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Nispex)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 应用MTT法研究Nispex对人及小鼠多种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 采用细胞集落培养法研究Nispex对人源肿瘤细胞中增殖细胞群的影响;采用AO/EB荧光染色、末端原位标记(TUNEL)法以及AnnexinV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Nispex能显著抑制人源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人源肿瘤细胞凋亡, 对肿瘤细胞中的增殖细胞群作用更为敏感。但Nispex对人源非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对鼠源细胞在检测浓度范围内未见有作用。结论 Nispex是一种对人源肿瘤细胞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天然植物提取物。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