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538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28篇
  2篇
中国医学   27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要]?目的?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VSV假病毒,研究新冠病毒及其流行变异株的侵入特性。方法?通过购买的新冠病毒(Wuhan-Hu-1株)VSV-luc假病毒构建VSV-G/VSV-ΔG-luc假病毒;利用VSV-G/VSV-ΔG-luc假病毒构建新冠病毒VSV假病毒。通过分子克隆对新冠病毒S基因相应位点进行突变,构建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的刺突蛋白表达质粒,由此包装出新冠病毒各种变异株假病毒。比较新冠病毒Wuhan-Hu-1株与D614G株、Delta株在不同细胞系中的感染能力。 结果?新冠病毒VSV假病毒构建成功。评价新型冠状病毒Wuhan-Hu-1株、D614G株、Delta株在4种不同细胞系中侵入情况,与Wuhan-Hu-1株相比,D614G株和Delta株的感染水平均明显增加(P均< 0.05),同时在Calu-3和Caco-2细胞系中,Delta株的感染水平明显强于D614G株(P均<0.05)。利用模拟细胞-细胞间传播的感染试验发现,Delta株感染HEK-293T细胞与Vero细胞的能力明显高于D614G株(P均<0.05)。 结论?新冠病毒Delta株的感染能力明显强于Wuhan-Hu-1株和D614G株。VSV假病毒系统能够模拟、替代新冠病毒活病毒在侵入细胞的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并且安全可靠、易于量化、应用广泛,在新冠病毒研究领域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VSV假病毒,研究新冠病毒及其流行变异株的侵入特性。方法?通过购买的新冠病毒(Wuhan-Hu-1株)VSV-luc假病毒构建VSV-G/VSV-ΔG-luc假病毒;利用VSV-G/VSV-ΔG-luc假病毒构建新冠病毒VSV假病毒。通过分子克隆对新冠病毒S基因相应位点进行突变,构建新冠病毒不同变异株的刺突蛋白表达质粒,由此包装出新冠病毒各种变异株假病毒。比较新冠病毒Wuhan-Hu-1株与D614G株、Delta株在不同细胞系中的感染能力。 结果?新冠病毒VSV假病毒构建成功。评价新型冠状病毒Wuhan-Hu-1株、D614G株、Delta株在4种不同细胞系中侵入情况,与Wuhan-Hu-1株相比,D614G株和Delta株的感染水平均明显增加(P均< 0.05),同时在Calu-3和Caco-2细胞系中,Delta株的感染水平明显强于D614G株(P均<0.05)。利用模拟细胞-细胞间传播的感染试验发现,Delta株感染HEK-293T细胞与Vero细胞的能力明显高于D614G株(P均<0.05)。 结论?新冠病毒Delta株的感染能力明显强于Wuhan-Hu-1株和D614G株。VSV假病毒系统能够模拟、替代新冠病毒活病毒在侵入细胞的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并且安全可靠、易于量化、应用广泛,在新冠病毒研究领域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基于第一/第二刺激信号原理联合IL-15的的T淋巴细胞扩增技术(PersonGen TM )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培养扩增方案对T细胞扩增和活化的效果。方法:分离8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别采用CIK细胞扩增技术(CIK组)、PersonGen TM 扩增技术(PersonGen TM 组)及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C+P组)刺激PBMC增殖,应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比较T细胞的扩增效率及T细胞亚群比例,并以人白血病K562细胞及骨髓瘤RPMI 8226细胞为靶细胞检测扩增后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3周培养后,CIK、PersonGen TM 和C+P 3组T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254±56)、(863±218)和(793.3±395)倍。其中CD3 +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1.61±14.95)%、(99.21±0.79)%和(96.14±5.16)%; CD3 +CD4 +在CIK组细胞扩增了近5倍,C+P组与PersonGen TM 组均扩增近160倍;CD3 +CD8 +细胞在CIK组扩增了近500倍,C+P组和PersonGen TM 组扩增达千倍;CD3 +CD56 + NKT细胞在CIK组扩增700多倍,其他两组达千倍。杀伤实验结果显示,当E∶T为5∶1时,3组细胞对K562杀伤率为(45.53±19.16)%、(36.53±10.6)%和(53.17±5.83)%,对RPMI 8226杀伤率为(41.23±12.5)%、(38.83±4.3)%和(45.73±7.48)%。结论: Person Gen TM 扩增技术获得的T细胞数量多、纯度高,其中CD3 +CD8 +和CD3 +CD56 + NKT细胞比例较高,其对K562和RPMI 8226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相似于CIK细胞扩增方案获得的T细胞。  相似文献   
993.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栓素A2 (TXA2 )与前列环素 (PGI2 )均有抑制作用 ,如何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阿司匹林对PGI2 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献报道阿司匹林对PGI2的抑制作用仅持续数小时 ,而对TXA2 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日 ,晚间为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 ,为此我们开展了阿司匹林不同服药时间对TXA2 与PGI2 影响的研究。1 资料与方法老年住院患者 42例 ,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7(6 4.5± 4.1)岁。按 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均排除严重肝肾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服药前使用过肝素及其他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或影…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BXSB狼疮小鼠生存时间、外周血抗dsDNA抗体水平及离体脾脏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BXSB狼疮小鼠44只,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腹腔内注射ATO,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其外周血抗dsDNA抗体水平,并将生存时间作比较;另外,通过体外培养脾脏单个核细胞比较C57和BXSB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FN-γ水平的差异,然后观察ATO对BXSB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IL-4、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ATO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ATO可延长BXSB狼疮小鼠的生存时间,显著降低其外周血中抗dsDNA抗体的水平;1μmol/L浓度的ATO对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与C57小鼠相比,BXSB狼疮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有丝分裂原刺激之后分泌IL-4、IFN-γ水平较高,ATO能显著抑制其分泌。结论ATO可延长BXSB狼疮鼠的生存时间,降低其外周血抗dsDNA抗体的水平.提示ATO对BXSB狼疮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ATO抑制该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IL-4和IFN-γ的分泌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克隆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 like protein 2,ANGPTL 2)cDNA;构建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得到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融合蛋白;制备针对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的多克隆抗体,为全面分析研究ANGPTL 2的功能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创造条件. 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肾脏总RNA中扩增ANGPTL 2全长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编码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的cDNA 片段,并进而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15b上, 构建成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的原核表达载体pET-ANGPTL 2; 将pET-ANGPTL 2导入BL21(DE3)菌内,通过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利用重组蛋白5'端带有His tag的特点,采用含Ni的树脂进行亲和吸附纯化,获取高纯度的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ANGPTL 2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法测定和免疫组化分析对此多抗的效价和特异性进行分析. 结果:取得了带有完整阅读框的ANGPTL 2全长cDNA ;构建成与预先设计完全一致的原核表达载体pET-ANGPTL 2;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获取纯度很高的重组蛋白;经免疫兔获取高效价的针对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的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此抗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效价,而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结论:我们成功地克隆了ANGPTL 2 cDNA ,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原核表达,成功取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并得到了高效价、高特异性针对ANGPTL 2纤维蛋白原样功能域的多克隆抗体,为全面分析研究ANGPTL 2功能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七年制儿科课间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72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人。在儿科课间实习中,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理论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对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评价较高,且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儿科课间实习的兴趣,有利于理论结合实际及临床思维的培养,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状况.方法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治疗.按其患者治疗44h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分为对照组(血液浓度≤10mmol/L)和观察组(血液浓度> 10mmol/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粘膜损害、心脏损害、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两组 患者感染、胃肠道反应、肝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无差异,P >0.05.结论 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不良反应症状较多,且其发生率与血药 浓度存在一定联系,临床治疗时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陈丹  宋洁  周雅琼 《当代护士》2018,(6):181-18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家属对住院患儿用药知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以"提高家属对住院患儿用药知识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住院患儿家属用药知识水平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属的用药知识知晓情况,然后利用鱼骨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家属对儿科住院患儿用药知识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2.98%提高到90.49%,目标达成率为120.67%,进步率为23.99%。活动前后患儿家属用药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用药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心房黏液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房黏液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 h入院。1个月前曾因脑梗死住院治疗,根据脑梗死空间和时间的多发性及医技检查结果,病初诊断为多发性硬化,予对症治疗好转出院。1年后因突发晕厥、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再次入院,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房内可见附着于房间隔下部并随心脏搏动而运动的团块样肿物,约40 mm×30 mm,确诊为心房黏液瘤并行手术治疗。随访10年余,晕厥、右侧肢体无力未发作,遗留右侧肢体偏瘫伴不完全性混合性失语。结论心房黏液瘤临床表现复杂,提高认识并尽早行相关医技检查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等项目。结果: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膀胱痉挛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QO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P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膀胱痉挛,改善BPH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