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9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Ⅳ型胶原(collagenⅣ)能否更好的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向平滑肌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培养m ESC,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染色和在体成瘤实验检测m ESC全能性。制作胚胎小体(EB)并悬浮3天后分别分为:无诱导(对照组)、atRA诱导组、Ⅳ型胶原诱导组、atRA联合Ⅳ型胶原诱导组,使其贴壁分化。通过平滑肌细胞抗体(SM-αactin)的Western blot检测及SM-αactin与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免疫荧光双染结果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的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m ESC全能性鉴定,提示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成功。发现在第7天及第14天atRA联合Ⅳ型胶原诱导组细胞SM-αactin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同时观察第14天的SM-αactin与SM-MHC双荧光染色,发现atRA联合Ⅳ型胶原诱导组的SM-αactin与SM-MHC表达量也是最高,表明细胞的分化成熟度是最好的,atRA诱导组和Ⅳ型胶原诱导组次之,对照组最差。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Ⅳ型胶原能够更好的促进胚胎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2.
背景:以往研究证实,CREG是一种与M6P/IGFⅡR直接结合的溶酶体蛋白,并依赖于与M6P受体的相互作用有效转运至溶酶体。目的:分析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及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观察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应用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方法,观察CREG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及细胞内定位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细胞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证实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有直接相互作用关系;应用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模型进一步证实,CREG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无影响,而影响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提示外源性CREG蛋白定位于溶酶体,且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有相互作用关系,并影响M6P/IGFⅡR的细胞内定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人类腺病毒5型早期区域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基因rs3753921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38例冠心病患者和287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重测序法检测CREG基因rs3753921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 CREG基因rs3753921单核苷酸多态3种基因型(TT型,CT型和CC型)在冠心病组分布频率分别为65.7%,30.2%和4.1%,在对照组分别为59.2%,35.5%和5.2%,两组间的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9.2%和23.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及年龄分层进行亚组分析,CREG基因rs3753921单核苷酸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EG基因rs37539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可能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4.
背景:研究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与动脉硬化形成的关系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而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在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在去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7-10/2008-12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hoenix amphotropic 293细胞,pLNCX-CREG和pLNCX-GFP反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持续去血清培养的方法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去血清饥饿24,48,72 h后各实验组细胞中cleave-caspase3表达;用pLNCX-CREG和pLNCX-GFP反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流式双荧光染色分析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过表达在去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cleave-caspase3表达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了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过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证实内皮细胞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的表达随凋亡的增加而增加,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过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去血清饥饿后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过表达抑制了去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调控P13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CCL21基因rs2812377多态位点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CCL21基因rs2812377多态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CCL21表达水平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2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另纳入同期因胸痛入院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冠状动脉主支无狭窄且不满足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5例患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中趋化因子CCL21的表达水平。应用Mass array飞行质谱分析仪对CCL21基因rs2812377单核苷酸多态位点3个基因型TT/GT/GG特点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趋化因子基因CCL21基因rs2812377多态位点TT型、GT型和GG型3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1基因rs2812377多态位点T等位基因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人群的分布频率为33.78%,低于对照人群的44.21%;而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分布...  相似文献   
96.
韩雅玲  梁明  康建  闫承慧  邓杰  齐岩梅 《医学争鸣》2006,27(3):F0003-F0003
0 引言目前认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大量增殖及向内膜迁移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机制[1]. 虽然不同的生长因子促进VSMC增殖的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大多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共同途径发挥作用[2]. 本研究我们观察裸支架及雌二醇(E2)洗脱支架植入兔腹主动脉后血管壁ERK活性变化特点及其与内膜增殖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雌激素洗脱支架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饮食钾对盐诱导的冠状动脉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是对照组(NS,蒸馏水)、高盐组(HS,含1.5% NaCl蒸馏水)和高盐补钾组(HS+HP,含1.5% NaCl和0.5% KCl蒸馏水)干预16周。每2周监测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干预16周后,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 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左冠状动脉的大体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二氢乙啶荧光探针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各组大鼠冠状动脉氧化应激的程度。结果:高盐干预16周后,高盐组大鼠根据尾动脉血压的变化分为盐敏感性大鼠和盐抵抗性大鼠。本实验只研究HS组中盐敏感性大鼠。在HS组中,大鼠血压较NS组显著升高,给予补钾后可以缓解血压的升高。HS组较NS组大鼠血清中NO降低,MDA升高,冠状动脉eNOS表达降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的gp91亚基表达升高,冠状动脉管壁厚度显著增加,且 DHE荧光探针染色发现其超氧阴离子增加。高盐摄入的同时给予补钾可以缓解高盐摄入引起的有害效应。结论:高盐摄入通过氧化应激引起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补钾可以缓解这一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背主动脉胎肝激酶1、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时相,初步探讨背主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形成及其可能起源。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1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完成。①实验材料:昆明种小白鼠50只,体质量20~22g,其中雌鼠30只。②实验方法:将雌鼠分别放入公鼠笼内过夜、交配,从怀孕第8.5天开始获取胚胎,在雌鼠怀孕第8.5~18.5天,每一时间点取10个小鼠胚胎。③实验评估:对胎鼠组织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背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内皮细胞标志物胎肝激酶1、CD31、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①胚胎8.5~9.5d胎鼠背主动脉由单层细胞构成,呈胎肝激酶1、CD31阳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阴性。②胚胎10.5d胎鼠背主动脉仍为单层细胞,但胎肝激酶1、CD31、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均呈阳性。③胚胎11.5d背主动脉管壁发育为多层,内层细胞呈胎肝激酶1阳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外层细胞呈胎肝激酶1阴性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血管与周围间充质无明显分界,背主动脉管壁周围可见散在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④11.5d之后,背主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且由不规则型转变为纺锤型,内层内皮细胞继续呈胎肝激酶1阳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外层平滑肌细胞胎肝激酶1阴性、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血管与周围间充质分界清楚,背主动脉血管周围无散在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结论:胚胎背主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可能最早起源于胎肝激酶1、CD31阳性细胞,后期可能来源于周围间充质细胞的募集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