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肱骨头骨肿瘤局部大块切除后,人工肱骨头或人工全肱骨置换国内已有报道。自1964年~1978年我们应用聚甲基丙稀酸甲酯制人工肱骨头对5例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做了人工假体置换,经远期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4~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杠杆原理进行骨折复位与传统骨折复位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复位方式,观察组采用杠杆原理进行骨折复位。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杠杆原理进行骨折复位能快速有效复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并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精准定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不愈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对47例不愈合的陈旧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行精准定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病椎前缘压缩率、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来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术后VAS和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愈合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通过术前计算骨折不愈合区域面积、术中精准定向穿刺、准确控制注射骨水泥到骨折不愈合位置、精确控制骨水泥注入量,增加了病椎的刚度和强度,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伴椎管内骨软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8岁 ,农民。因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障碍 4个月入院。查体 :T3、4 棘突有压痛 ,T5水平以下感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Ⅲ~Ⅳ级 ,肌张力增高 ,髌阵挛、踝阵挛阳性 ,Babinski征阳性。双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可触及多处骨性突起。X线片示 :右第四前肋、左肩胛骨、双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多发性骨性突起 ,T3 左侧椎弓根处骨性密度增高影。腰穿奎根氏试验阳性 ,椎管造影T4 椎板上缘呈毛刷状完全梗阻。MRI示T3图 1 MRI示胸3 椎管内肿物椎管内信号与椎体相似 ,边界清晰的肿物 ,与硬膜界限清晰 ,T2 相硬膜囊信号减弱 (图 1…  相似文献   
15.
网状接骨板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结合网状接骨板的设计探讨颈椎固定的新方法的特点。方法:对12例颈椎间盘脱出的病人采用前路显露颈椎,摘除椎间盘或椎体,彻底解除脊髓压迫,取髂骨植骨,将网状接骨板固定在颈椎前缘,使颈椎适度伸展达到应力的平衡。结果:所有病人均能获得良好的即刻稳定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优良率91.7%,颈椎高度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结论:网状内固定物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恢复颈椎高度和生理弯曲,防止并发症。设计符合植骨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有广泛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前路颈椎手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损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1,2],目前的植骨及内固定方法仍存在差异。我们于1998年11月自行设计了钛制网接骨板从前路固定颈椎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男9例,年龄48~71岁,平均62.6岁;女3例,年龄53~68岁,平均64.2岁。节段分布为:颈4-52例,颈5-64例,颈4-5和颈5-62例,颈5-6和颈6-72例,颈3-4、颈4-5和颈5-61例,颈4-5、颈5-6和颈6-71例。颈椎损伤4例,男3例,年龄51~57岁,平均53.4岁,其中高位不全瘫1例;女1例,49岁。4例颈椎损伤节段分布(按Allen系  相似文献   
17.
脊柱是由钢度较大的椎体、附件和钢度较小的椎间盘及其附属韧带通过特殊的机构和连接所形成的运动体.腰段脊柱是躯干的活动中心,是力的传递枢纽,由于它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在军事训练中容易引起损伤.我们从1998年2月~2000年9月收治16名军训致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病人.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辅助"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监护下辅助"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2003年治疗32例胫骨平台骨折,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14例,Ⅳ型2例,V型2例,Ⅵ型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交叉韧带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在关节镜监护下辅助"C"型臂进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在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3年,全部患者无切口及关节感染,2例出现皮缘坏死.所有患者骨折均在3~5个月愈合,按相关标准评定疗效,总优良率87.5%.结论:关节镜监护下辅助"C"型臂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损伤小、复位满意、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及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临床上用来诊断前列腺癌(PCa)的最常用指标,但是当PSA为4~10 ng/mL时,即临床上称为PSA灰区时, PSA对诊断PCa的特异性较低。前列腺健康指数(PHI)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p2PSA)的多因素数学组合,其诊断效能显著高于PSA。PHI一经发现后就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并在过去的10年内发展迅速。本文对PHI发现和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为临床上PCa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提供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20.
女,32岁。因外伤后右髋部反复疼痛不适2年人院。患者2年前有右髋部摔伤史,此后自觉髋部不适,并进行性加重。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予中药、介入等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跛行,右下肢肌肉萎缩,腹股沟中点压痛,右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4”字征阳性。摄X线髋部片示: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