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刘颖  周瑞敏  鲁德领  刘辉  钱丹  张红卫 《现代预防医学》2014,(7):1290-1292,1300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5-2010年的疟疾监测结果,为疟疾防控措施的制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省疟疾监测实施方案,采用疟疾防治中的常规技术和方法,对平桥区、桐柏县、唐河县、邓州市、永城市5地连续进行监测。结果监测地区共血检391 264人次,发现阳性病人6 197人次,平均阳性率1.58%。捕获按蚊3 207只,中华按蚊3 104只,嗜人按蚊103只。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检测了7 453人,310人阳性,总体阳性率为4.16%。在31 620户121 968人口范围内开展了防蚊设施基本情况调查,其中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和杀虫剂灭蚊的家庭比例分别为41.02%、75.30%、50.73%和31.69%,平均每1.8人拥有1顶蚊帐。结论监测是消灭疟疾后期的重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对三台麦冬块根作为食用来源进行毒理学评价和抗营养因子研究。方法 对三台麦冬块根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原细胞畸变实验)、致畸实验和90 d经口毒性实验。同时检测三台麦冬块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凝集素、植酸、非淀粉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结果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出现中毒症状动物数为0只,死亡0只,三台麦冬块根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致畸实验结果表明,三台麦冬块根在1.25~5.00 g·kg–1剂量对大鼠胎鼠未发现致畸作用。90 d经口毒性实验发现,大鼠在实验期间的生长发育良好,三台麦冬块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湿质量、脏器质量/体质量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营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三台麦冬块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的平均抑制率为35.19%,凝集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74 mg·g–1,植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12 mg·g–1,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12 g·g–1,槲皮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44 g·g–1,没食子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10 mg·g–1,阿魏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88 mg·g–1结论 三台麦冬块根在推荐剂量下食用安全,无健康风险,开发前景广阔,为麦冬块根的食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2010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河南省疟疾病例的资料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0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896例,其中本地病例为790例(占88.17%),均为间日疟;输入性病例106例,其中间日疟25例(占2.79%),输入性恶性疟81例(占9.04%)。男性病例579例,女性317例;病例中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流行季节的5~10月(649例)为发病高峰。结论 2010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明显下降,但是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6.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由于各类有机和无机粉尘的吸入,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全身性疾病,《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尘肺占我国新报告职业病病例总数的84.84%,累积报告85万例以上,是患病率最高的职业病~([1])。尘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其进行性的弥漫性肺组织纤维化,导致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同时巨噬细胞因吞噬肺尘而裂解死亡,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似文献   
68.
中医学是有千年历史发展的一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学,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中医的独特学科体系。中医护理是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技术操作的规范,形成的中医特色浓郁的护理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学经过几千年的锤炼,  相似文献   
69.
消炎利胆颗粒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克海  钱丹华 《安徽医药》2009,13(12):1489-1491
目的建立消炎利胆颗粒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葡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对消炎利胆颗粒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学验证实验。结果采用稀释法,仅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大于70%;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大于80%。控制菌检查试验组采用薄膜过滤法,检出了大肠埃希菌.结论用薄膜过滤法能有效的去除消炎利胆颗粒中的抑菌活性。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性强,能达到检测目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级、断指血管条件佳的断指再植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使用持续性静脉自控镇痛方法,昂丹司琼8 mg+布托啡诺10 mg+丙帕他莫3 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00 mg,减轻术后疼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1、2、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断指血运情况、血管栓塞率及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丙帕他莫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具有确切的效果,副作用少,可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