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03篇
  免费   1806篇
  国内免费   1095篇
耳鼻咽喉   210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168篇
基础医学   1509篇
口腔科学   392篇
临床医学   4639篇
内科学   2388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638篇
特种医学   10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112篇
综合类   9026篇
预防医学   4044篇
眼科学   346篇
药学   3668篇
  55篇
中国医学   3966篇
肿瘤学   881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80篇
  2022年   744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746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835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738篇
  2014年   1641篇
  2013年   1530篇
  2012年   1729篇
  2011年   1819篇
  2010年   1712篇
  2009年   1647篇
  2008年   1655篇
  2007年   1636篇
  2006年   1539篇
  2005年   1524篇
  2004年   1398篇
  2003年   1299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1084篇
  2000年   913篇
  1999年   776篇
  1998年   717篇
  1997年   655篇
  1996年   632篇
  1995年   606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381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138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79篇
  1981年   84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难治性心衰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和速尿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VEDD)以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同时统计患者的再入院率及猝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8.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VEDD、NT-proBNP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心衰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2.
正随着国家《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已全面展开。随着功能障碍患者和失能老人的逐渐增加,对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已实施"5+3"医教协同培养模式7年,针对硕士研究生期间同时完成住院医师的培养这一模式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文件要求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血清肝素辅助因子II(heparin cofactor II,HC II)活性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 关系。方法:因股浅动脉闭塞性疾病而成功施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62例,根据患者血清HC II活性高低,将患者分为 两组:HC II活性≥100%组(n=40)及HC II活性<100%组(n=22)。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术后 支架内狭窄、闭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6个月月末时,HC II活 性<100%组支架内再狭窄程度较HC II活性≥100%组严重(P<0.05)。HC II活性<100%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HC II活 性≥100%组高(P<0.05)。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 II活性升高是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的 独立因素(OR=0.982,P=0.048)。结论:血清HC II活性与下肢动脉硬化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相关;HC II活性越低,术后 发生再狭窄的危险越大。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 建立蒸汽灭菌器维护计划及使用培训方案,保障灭菌器安全运行。方法 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某医院蒸汽灭菌器安全使用参数、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开展设备预防性维护和操作者培训,灭菌器的月均故障量由3.7件降低到1.5件,建立设备主机及配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操作流程。结论 根因法应用于质量管理可直观反映蒸汽灭菌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设备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和规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卧床的院内感染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探讨,寻找出上臂围和小腿围对其营养不良的诊断截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能自主活动的院内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身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数据,使用 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院内感染患者中体质指数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较弱。不同性别、年龄的上臂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小腿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小腿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臂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为23.4 cm,小腿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为30.65 cm(18~60岁)和28.75cm(>60岁)。结论:身体测量指标中上臂围和小腿围可以很好的反映院内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不能获得身高体重的院内感染患者,可以测量其上臂围和小腿围来进行营养评估,为进一步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限制膳食蛋白营养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首次就诊于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分泌科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根据营养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1.0 g/(kg·d)蛋白组和0.8 g/(kg·d)蛋白组各40例,均严格按照研究设计给予营养干预6个月,每月门诊随访1次。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0.8 g/(kg·d)蛋白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水平均低于1.0 g/(kg·d)蛋白组(P0.01),但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膳食摄入蛋白0.8 g/kg可能更为适宜,既不增加肾脏负担,又能满足机体基本蛋白需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乳腺术后放射状瘢痕与乳腺癌超声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以来,于我科实施乳腺局部切除经复查超声示放射样癒痕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及7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两组均予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超声提示的生长方式、边缘、形状、后方回声、、回声特点、腋窝淋巴结血供情况和肿大特点,测量研究组放射状瘢痕手术前后的THC(血红蛋白总浓度)。结果 :研究组形状不规则70例(100.0%),对照组61例(87.1%),不具差异;研究组晕环征0例(0.0%),对照组56例(80.0%),差异显著;研究组肿块横切面宽度/厚度>2共60例(85.7%),对照组0例(0.0%),差异显著。结论 :乳腺术后放射状瘢痕与乳腺癌通过高频超声下敏感性指标对比,可以给临床提供诊断的可靠依据,并且能够降低重复活检,减轻患者痛苦,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998.
正(续上期98页)4.4输血申请4.4.1推荐意见推荐12:医疗机构宜制定政策或指南,详细规定常规和紧急输血申请单的最低要求以及输血申请单不符合要求时输血实验室宜采取的措施(1C)。4.4.2证据说明1)输血申请是为了使输血实验室能够选择和发放临床所需的血液成分,需要申请者与输血实验室之间清晰、明确和及时的沟通,只要可能,宜采用书面或电子形式沟通,以减少口头沟通产生误解或抄录差错的风险;宜建  相似文献   
999.
正脑脊液鼻漏是指脑脊液通过颅底(颅前窝、中窝、后窝)或其他部位骨质缺损、破裂处流出,经鼻腔最终流出体外,主要表现为鼻腔持续或间断流出清亮水样液体,早期也可为淡红色。根据病因将脑脊液鼻漏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而后者又可分为自发性、肿瘤性和先天性。临床上创伤性脑脊液鼻漏最常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少见。脑脊液鼻漏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脱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预注布托啡诺对预防依托咪酯导致肌阵挛的效果。方法:拟在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180例,ASAⅠ或Ⅱ级,男85例,女95例,年龄20~65岁,体重42~59 kg,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各60例。B组给予布托啡诺20μg/kg(总量不大于2 mg);S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N组给予同容积的生理盐水,1 min后三组患者均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注射时间30 s,并持续观察2 min,观察痉挛发生情况和评估严重程度。结果:诱导期间三组患者的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Sp O297%;与N组比较,B组、S组患者肌阵挛1、2、3级例数明显减少,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注20μg/kg布托啡诺可有效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时导致的肌阵挛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