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激光非剥脱性嫩肤的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小鼠分A、B、C三组,分别以1320nm激光照射小鼠背部左侧皮肤1、2和3次,背部右侧作自身对照,共4个疗程。免疫组化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受照射小鼠皮肤中的表达。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随机分对照组及低、中、高三个照射能量组。用1320nm激光以15J/cm^2、20J/cm^2和24J/cm^2能量照射,于0、24、48和72h ELISA法检测上清液bFGF和TGF—β1的分泌水平。结果 照射后bFGF和TGF-β1在组织中的表达增加,激光照射3次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纤维细胞计数增加(P〈0.05);bFGF分泌的量,20J/cm^2、24J/cm^2能量组增加,24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分泌的量在照射的各能量组均下降,24h达峰底(P〈0.01)。结论 ①激光对成纤维细胞的直接作用是促进bFGF分泌,抑制TGF—β1分泌;而对组织的综合作用是两者分泌均增加;②非剥脱性激光通过光或热的作用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使成纤维细胞自分泌bFGF增加并通过血管因素的作用使bFGF及TGFβ1增加,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并使胶原合成增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切除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偶然发现前列腺癌18例,检出率为5.1%.10例行睾丸切除术,4例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治疗,2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及睾丸切除,2例未行进一步治疗。结果18例术后随访12个月~11年,其中2例死于肿瘤全身转移,2例出现肿瘤骨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余13例仍无瘤生存。结论前列腺偶发癌可能是前列腺增生恶变的结果。连续切片有助于偶发癌的检出。在治疗上,应根据肿瘤分明,患者年龄及一般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3.
住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2年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2年来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基础疾病和预后的变化,为临床PTE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72~2003年32年间共180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PTE人数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男女比例为2∶1,发病高峰在40~49岁。深静脉血栓形成代替20世纪70、80年代的风湿性心脏病成为了PTE的主要基础疾病,并呈逐渐上升趋势。近年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成为PTE的新危险因素。随着诊治方法的提高,PTE的死亡率逐渐下降,好转率明显提高。结论PTE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基础疾病种类逐渐增多,并且其构成比也发生了变化。但是随着对本病认识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有所下降,好转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4.
补肾延缓衰老--从单基因到多基因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从基因水平研究补肾疗法延缓衰老的效果和机理.列举补肾方(右归丸、补肾益寿胶囊)对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Fas、FasL).和促凋亡、抗凋亡基因mRNA.T细胞Caspase8、Caspase3活性等的影响.并与桃红四物汤比较:以及补肾益寿胶囊对老年人T细胞凋亡和促凋亡基因mRNA的影响。结果:补肾方能有效降低老年大鼠和老年人T细胞的过度凋亡。而这种作用是补肾方对各个相关基因综合调控的结果。为肾本质和中药延缓衰老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本地区燃煤住户室内 SO_2、NO_2污染的严重性及其污染来源,以及污染物在室内的分布规律,有效地控制污染,减少对居民健康的危害,作者于1988年5~6月间在福建医学院教工宿舍区随机抽取20户使用民用煤炉住户进行室内外空气 SO_2、NO_2浓度测定。1.对象与方法:测定住户为二室一厅的  相似文献   
26.
肺栓塞是手术科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手术及创伤后猝死的常见原因。最近国外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术后近87%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得到及时诊断[1]。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回顾分析了本院23年来手术科室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80—200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手术科室出院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男女比例3∶1,年龄(55·0±12·9)岁。急性肺栓塞19例,其中12例为手术后肺栓塞患者,4例为创伤后肺栓塞患者,2例为下肢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27.
套细胞淋巴瘤(mantelcelllymphoma,MCL)是一种近年来确定的一种特殊类型B细胞淋巴瘤,过去曾将该肿瘤命名为中间淋巴细胞性淋巴瘤(Rappaport),中心细胞性淋巴瘤(Kiel),弥散小裂细胞淋巴瘤(WF)。WH0(2001)淋巴造血肿瘤新分类将MCL列为一种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及临床特点B细胞淋巴瘤。本文对MCL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研究以及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8.
茅莓总皂苷对三种皮肤肿瘤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茅莓总皂苷对三种皮肤肿瘤的体外抗肿瘤药效作用。方法用A375黑色素瘤细胞、Hut-78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和A431人表皮癌细胞为癌细胞株,观察茅莓总皂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茅莓总皂苷对A375黑色素瘤细胞和Hut-78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两种皮肤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人表皮肤癌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茅莓总皂苷对A375黑色素瘤细胞和Hut-78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两种皮肤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抗生素、液体支持、血管活性药及其他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评分、CD_3~+、CD_4~+、CD_8~+及CD_4~+/CD_8~+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评分、CD_3~+、CD_4~+及CD_4~+/CD_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19.6±3.5)d,对照组为(24.9±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8.51%(4/47),对照组为18.75%(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0.
通过组织芯片分析snail、claudin-1 mRNA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nail mRNA和claudin-1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制备组织芯片和c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检测snail和claudinl的mRNA在胃癌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胃癌和正常胃粘膜中snail和claudin-1的mRNA表达率差异明显。snail mRNA表达与胃癌的分化、TNM分期、脉管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laudinl mRNA表达与TNM分期、浸润深度、脉管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两者均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claudin1 mRNA还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snailmRNA与claudin-1 mRNA的表达影响胃癌发展,是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