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556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3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4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613篇
预防医学   20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91篇
  3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afety, firmness and convenience of the fascia around the ischial spine as a new fixation site for the vaginal fornix.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7 and January 2008, detailed dissections and related measurements of the regions around the ischial spine were performed on 10 Chinese female cadavers (3 unembalmed and 7 embalmed cadav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sacrospinous ligament,the fascia on the ischial spine, the iliococcygeus fascia as well as the vaginal fornix were exposed and the pull-out strength sequentially tested using a digital push-pull force gauge. Results The fascia on the ischial spine was firm and strong, with a thickness of 3 about mm. No major vessels or nerves were observed on the ischial spine. The greatest pullout strengths of the sacrospinous ligament,the fascia on the ischial spine, the iliococcygeus fascia as well as the vaginal fornix were (102±26),(64±15),(33±8)and(32±6)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fascia at 1 cm from anterior lateral ischial spine, free of major vessels and nerves, is safe and strong and could be used as a new site for suspension in vaginal prolapse.  相似文献   
62.
患者20岁,因发现肛门处肿物,于1984年1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14岁初潮,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双外阴、双阴道,每侧阴道口外有两片小阴唇,共4片小阴唇,见图1A;肛门开口于左侧阴道口下方,其上方为尿道口,正常肛门处为一隆起的皮赘,见图1B.  相似文献   
63.
第31届美国腹腔镜医师协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第31届美国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国际会议于2002年11月20日至2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召开。与会者逾1000人,4位中国大陆妇产科医师参加了会议,5篇论文被选入会议发言。此次会议内容丰富,交流形式多样,主要特点:(1)交流形式除发言、壁报,还有录相与手术演示;(2)除介绍腹腔镜、宫腔镜的手术进展外,特别重视对手术  相似文献   
64.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临证体会 ,结合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探讨了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病理机制 ,将其归纳为胃气壅滞、肝胃积热、邪毒未尽、瘀血阻络、脾胃虚寒五个方面 ,相应提出了通降胃气、清肝泻胃、清解邪毒、化瘀通络、温中健脾五种治法 ,并强调临证时应详细辨证 ,精当选药 ,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认为中医药抗溃疡复发有其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65.
阿霉素脂质体淋巴管灌注的靶向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霉素脂质体经淋巴管灌注后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以及靶向效果。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阿霉素脂质体和阿霉素水溶液两组,从家兔足背淋巴管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给药后各时点外周血及腹膜后淋巴结中阿霉素药物浓度,并将摘取的淋巴结作病理检查。结果:水溶液组腹膜后淋巴结阿霉素峰浓度(Cmax)为46.81μg/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1.86μg/dayg-1;而脂质体组阿霉素峰浓度为91.23μg/g,AUC为138.34μg/dayg-1。在外周血中脂质体组的峰浓度只有水溶液组的1/5。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脂质体组的水肿、坏死、纤维化较水溶液组明显,而心肌病理反应较轻或不存在。结论:脂质体对淋巴结具有高度靶向性,阿霉素脂质体淋巴管灌注有可能成为治疗淋巴结转移的有效且副作用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新生儿自发性全身运动对脑损害和脑性瘫痪预测的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全身运动(GMs)对脑损害及其神经系统后遗症,特别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评估作用。方法对18例新生儿GMs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研究。结果(1)正常组GMs评分为12.3±1.1,异常组为8.4±1.0,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GMs评分与5分钟Apgar评分具有正相关性。(3)GMs评分对脑瘫的预测价值与颅脑超声检查相似,而优于常规神经系统检查。结论GMs评分对脑损害和脑瘫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7.
春季结膜炎的中药疗效观察安铭辉徐深郎卫华许湘萍董杰本组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9~25岁,平均15.5岁;病程3~10年;为双眼发病;均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而改中药治疗。拟方清热凉血散风加减:防风、荆芥、苍术、蒲公英、菊花、羌活、柴胡、女贞子...  相似文献   
68.
榕郎 《医药与保健》2004,12(11):28-28
马加爵是老实人.他的父母亲是这样说的.在他杀人之前同学老师也是这么说的。最近中国医科大学的薛冰为情怒杀同窗好友.他的亲朋师生也说他平时是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人怎么就敢杀人呢?他们过后都很后悔.皆因当时冲动失去自控而犯下大祸!  相似文献   
6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医院如何搞好按要素分配,完善分配制度,是经营管理者力求摸索和探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建立分配要素的综合指标体系是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  相似文献   
70.
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14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妇女发现附件包块,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性,然而绝大多数为绝经后良性卵巢肿瘤。有关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析报道不少见,而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的大样本报道不多,本文特就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的病例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