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自然灾害引发的儿童心理障碍及其心理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的心理、认知与行为水平均处于发展阶段,在遭遇重大突发性灾害后其心理和行为的应对能力都将受到重大影响.本研究运用发展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和康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重大灾难后儿童的主要心理与行为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康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智力落后研究的积极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大量关于智力落后研究都集中在适应行为、生活质量、双重诊断、个性动机和家庭等领域,很少涉及幸福感、美德等。随着智力落后者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有必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其内在状态或积极方面的研究中去。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研究方向的积极体验和积极个人特质等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智力落后研究的新方向。智力落后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通过证据图谱方法系统识别、描述和评价抑郁症患者运动干预相关研究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获取抑郁症患者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综述/Meta分析。采用Cochrane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AMSTAR-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架构,建立证据图谱研究框架,利用EPPI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19工具进行数据提取和编码,采用气泡图综合呈现研究人群、干预类别、原始研究样本量及系统综述/Meta分析纳入研究数量、结论分类等信息。结果 最终纳入101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2篇系统综述/Meta分析。101篇随机对照试验中,共涉及3类干预策略,15种不同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未特指的运动干预(28篇,27.72%)和瑜伽干预(19篇,18.81%)。主要研究结局包括b1.精神功能(92篇,91.09%)和d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19篇,18.81%)。3类干预策略中康复类占比最高,共计47篇(46.53%),主要研究人群为其他特指的抑郁症患者(19篇,40.42%),如重度抑郁症及老年抑郁症患者,46篇(97.87%)结论被归类为“有益”或“可能有益”。52篇系统综述/Meta分析中,共涉及9项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未特指的运动干预(17篇,32.69%)和瑜伽干预(12篇,23.08%)。主要研究结局包括b1.精神功能(41篇,78.85%)和不良反应(12篇,23.08%)。3类干预策略中治疗类占比最高,共计34篇(65.38%),其中,研究人群主要为其他特指的抑郁症患者(27篇,79.41%),如成年抑郁症和抑郁症孕产妇,28篇(82.35%)的研究结论被归类为“有益”或“可能有益”。同时,干预环境/背景主要为门诊和住院环境。结论 证据图谱结果显示运动干预策略主要聚焦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主要研究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精神功能),且有效性显著。对于步行、自行车、气功、阻力训练和运动游戏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干预时间、干预的不良反应等方面,仍需未来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在康复领域宏观层面的政策和理论架构、中观层面的治理与管理机制,以及微观层面的系统应用。方法 基于国际康复政策文件,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残疾报告》、《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等分析康复发展的政策理论架构;探讨WHO-FICs,包括《国际疾病分类》(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β-2)三大参考分类在康复领域的系统应用。结果 基于WHO-FICs构建康复宏观政策和理论架构,明确现代康复服务的内涵和原则。康复服务是现代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6大要素,包括领导力与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和健康信息系统。要求在康复服务中依据ICD、ICF和ICHI的架构和知识体系,对康复领域的疾病、功能和干预的分类、命名规则、内涵、外延、术语体系和编码系统进行标准化,并完成康复相关的评估和统计。基于WHO-FICs构建康复治理与管理的中观机制。康复服务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和功能定向原则;情景要素包括服务地点、服务设施和服务场景三个方面。在康复领域系统应用WHO-FICs推荐采用“评定(ICHI)–功能分类、评定、说明和编码(ICF)–疾病分类、诊断、编码(ICD-11)–康复干预(ICHI)”系统应用模式,遵循“评估(功能和需求)和诊断(疾病和功能)–确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实施康复干预–康复结局评价(功能评定)”的标准化流程。基于WHO-FICs构建康复的微观应用模式,明确康复涉及的主要疾病有28大类,主要功能障碍有7大类,康复干预有6大类。根据ICD-11和ICF推荐的整体功能评估工具有WHO残疾评定方案(WHODAS 2.0)、WHO示范残疾评估表简明版(MDS-B)和VB40通用功能领域(VB40),同时推荐ICF核心分类组合用于康复功能和康复结局的评估。WHO-FICs在康复病案管理和病案首页报告中的应用,可实现康复病案管理的标准化,基于康复病案首页的疾病、功能和干预编码以及康复绩效报告的标准化为康复付费和支付管理提供了工具。基于WHO-FICs构建标准康复数据集,建立标准化康复大数据,实现功能相关的诊断相关分类和case-mix统计。结论 将WHO-FICs分类系统应用于康复领域,在宏观层面构建康复理论和政策架构,在中观层面明确康复治理与管理的机制,在微观层面建立康复应用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康复服务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覆盖率,提供科学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听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特点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方法使用2019年219473名省级听力残疾人实名制数据作为研究总样本,多重响应分析康复需求特点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47657名听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21.7%),从高至低分别为辅助器具65.5%、药物22.7%,护理19.1%,功能训练16.2%和手术2.2%。共34684名听力残疾人报告接受康复服务(15.8%),从高至低分别为辅助器具59.8%、药物22.5%、功能训练19.7%,护理19.4%和手术1.8%。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户口性质和残疾等级对听力残疾人报告康复需求和获得康复服务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听力残疾人康复需求主要集中于听力辅助器具、药物和康复训练。获得的相关服务与康复需求结构上匹配度高。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听力残疾相关的康复服务,以进一步提高听力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的理论架构和方法,系统评价水中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EDro、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OVI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筛选水中运动治疗应用于脑瘫儿童青少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162例。水中运动治疗能显著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WMD = 6.31, 95%CI 2.57~10.06,P < 0.001),对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也有改善作用。 结论 水中运动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功能和活动,并可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接受特殊教育的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体质健康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建立结构化的体质分析与运动干预方案。方法 基于ICF架构和方法,分析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功能状态和体质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身体活动指南要求,构建基于功能的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体质干预方案。结果 基于ICF对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整体功能状态,特别是与智力残疾相关智力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运动功能和体质健康进行讨论。基于ICF,参照《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儿童青少年)制定身体活动方案,研究相关的适应性支持策略。结论 基于ICF可以对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进行整体功能状态分析,涉及身体功能(包括智力功能和运动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基于《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和ICF架构,构建了适用于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针对体质健康的身体活动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适应性和支持性教学与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政策和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政策架构以及核心内容。 方法 运用政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具体分析WHO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和WHO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架构和核心内容。结果 《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简称《行动计划》)是WHO颁布的有关身体活动的国际政策文件,该政策文件遵循以人权、全生命周期、循证实践、比例普遍性、政策协调性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参与和赋权、建立多部门伙伴关系的7个原则,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和社会发展的范畴。《行动计划》由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构成,涉及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领域,身体活动政策融入健康服务,对于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健康全覆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简称《指南》)作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采用PI/ECO方法架构,分析了各类人群的身体活动需求,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特殊人群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患者和残疾人士等,提出了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的活动指南,内容涉及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指南》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相关指导原则,旨在从微观层面提升整体人群参与身体活动程度,改善提高整体人群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结论 作为一项健康战略和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倡导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筹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可以将《行动计划》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纳入上述六个领域。《指南》作为贯彻落实 《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基于PI/ECO方法架构,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人群、残疾人等人群提供增加身体活动与减少久坐行为的指南建议。核心内容涉及针对的人群、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