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目的 探讨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HA)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4组,制备右侧中段桡骨1.5cm的骨缺损模型。A组:含rhBMP-2/PLA缓释微球的SF/CS/n-HA整合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B组:含rhBMP-2的SF/CS/n-HA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C组:单纯自体松质骨,D组:单纯SF/CS/n-HA支架。术后4、8、12周摄X片、并参照Lane-Sandhu 骨缺损修复组织X线评分标准,组织学、并参照Lane-Sandhu 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骨密度检测评估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4、8、12周X片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显示,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12周骨密度结果示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含rhBMP-2/PLA缓释微球的SF/CS/n-HA整合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与自体松质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疗效一致,说明可以大大减少自体松质骨的使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优良的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2.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在体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将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20)、胺碘酮组(n=8,3mg·kg~(-1),舌下静脉注射)。麻醉动物后,钝性分离大鼠3、4肋间肌,用自制小拉钩拉开胸腔,"双线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经8min缺血后剪断结扎线,再灌注30min,观察各组死亡率,实验中用PowerLab连续描记心电图,分析再灌注期心电图变化。结果模型组再灌注期100%出现明显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率为55%;胺碘酮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仅发生室性早搏,死亡率为0(P<0.01)。结论改良方法制备的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的重复性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3.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与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后,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体外共培养,以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增殖活力、材料细胞黏附率及扫描电镜等检测评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经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随时间的增加,细胞黏附率增加,材料组较对照组黏附率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接种48 h后细胞生长良好,与支架黏附紧密,增殖分裂活跃。说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24.
当归提取物对大鼠左心室肥厚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江  邓雪松  罗洁  吴芹  黄燮南 《中草药》2013,44(6):721-726
目的 观察当归提取物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左心室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提取物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及L-精氨酸(200mg/kg)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大鼠左心室肥厚模型,术后次日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1 d.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肥厚参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测定左心室心肌纤维直径(MD);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利钠因子(ANF)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左心室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α-亚基(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肥厚指数(LVHI)、左心室质量/右心室质量(LVW/RVW)及MD均显著提高,ANF、CaN mRNA及Cn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当归提取物可使LVHI显著降低,LVW/RVW趋于降低或明显降低,舒缩功能指标改善,并使ANF、CaN mRNA及CnA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当归提取物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左心室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脑灵素胶囊在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 急性毒性 :每次按 1.0 5 g kg次 - 1给小鼠灌胃脑灵素 ,每天 2次 ,共 7d ,观察小鼠的一般活动情况及死亡数 ;长期毒性 :按 1.75g kg给大鼠灌胃脑灵素 ,每天 1次 ,连续 4wk ,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第 4周处死动物 ,取血样测定肝、肾功能 ,并计算重要脏器系数 ,取肝、脑、心、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 :1wk内小鼠活动正常 ,无一小鼠死亡。长期毒性实验 :在所给剂量和用药时间 ,脑灵素无明显的毒性反映 ,给药组的体重变化、肝肾功能测定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病理学切片检查也未见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脑灵素对肝、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6.
正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胸片恶性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DLAD),并与包括胸部放射医师在内的医师诊断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对本回顾性研究,采用  相似文献   
27.
28.
髌骨骨折不同方式内固定235例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 对象 我院1990年以来髌骨骨折不同方式内固定235例,男187例,女48例,年龄17-68岁。车祸伤56例,坠落伤24例,跌伤116例,刀砍伤4例,重物砸伤35例。闭合性骨折209例,开放性骨折26例;新鲜骨折216例,陈旧性骨折9例;中段横行骨折105例,粉碎性骨折98例,纵行骨折7例,下极撕脱性骨折25例。  相似文献   
29.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植体修复兔骨缺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良  邓江  苑成  阮世强 《山东医药》2010,50(20):45-47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合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自体红骨髓(ABM)修复骨缺的效果。方法选取36只家兔,随机分A、B、C、D、E、F共6组,各组种植体分别为CHA/IGF-Ⅰ/ABM、CHA/IGF-Ⅰ、CHA/ABM、CHA、ABM、空白。术后于4、8、12周分别对动物的一般情况及伤口进行观察,每次观察后随机处死家兔2只并取材,以组织学方法观察成骨情况。成骨情况按Lane-Sandh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术后4、8、12周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A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A/IGF-Ⅰ/ABM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植体成骨能力强,是修复骨缺损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特充)强化治疗,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全过程密切监测血糖、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后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良好控制血糖,可改善胰岛13细胞功能。治疗中精细和全面的护理能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和保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