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甲状腺激素合成或生理效应不足所引起的机体代谢活动及各系统功能下降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报道很少,易造成漏诊.本文报道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严重子宫出血,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狭窄病例,特别对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例,术式的选择值得十分重视。本文介绍本院自1980年1月至1985年9月二尖瓣分离术128例的两种方法,并着重对合并心房纤颤的37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手术中利用残胃与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患食管癌并且曾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15年国内文献复习,总结104例残胃与食管吻合的手术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及文献报道病例均无手术死亡,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其中吻合口瘘0.96%,食管上切端残留癌2例(1.9%)。56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86.8%,生存超过3年28例,5年生存者17例。结论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治疗,在手术切除食管肿瘤后,残胃与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弓下吻合,其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外科选择个体化方案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中期肺动脉高压(PH)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6)、PH组(M组,n=6)、l-Arg+PH组(L组,n=6)。于M组和L组用野百合碱(MCT)一次腹膜腔注射诱导PH模型,L组每天进行腹膜腔注射l-Arg。21d后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用Hydroethidine进行肺灌注测量肺组织氧自由基(O2^.-)的产量。【结果】M组RVSP(31±5)mmHg明显高于C组(12±5)mmHg,而L组(23±5)mmHg比M组有所下降。血浆NO水平M组(11±7)μmol/L比C组(24±6)μmol/L低,而L组(22±12)μmol/L恢复到近C组水平。肺组织O2^.-含量M组(41±5)U明显高于C组(18.1±1.0)U,L组(27±3)U介于C组与M组之间。【结论】在PH中NO与O2^.-的平衡被打破,l-Arg可恢复PH中NO与O2^.-的平衡,这可能是L-Arg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中期肺动脉高压(PH)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 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 = 6)。PH组(M组,n = 6)。l-Arg + PH组(L组,n = 6)。于M组和L组用野百合碱(MCT)一次腹膜腔注射诱导PH模型,L组每天进行腹膜腔注射l-Arg。 21 d 后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用Hydroethidine进行肺灌注测量肺组织氧自由基(O2。誗-)的产量。【结果】 M组RVSP(31 ± 5) mmHg明显高于C组(12 ± 5) mmHg,而L组(23 ± 5) mmHg比M组有所下降。血浆NO水平M组(11 ± 7) μmol/L比C组(24 ± 6) μmol/L低,而L组(22 ± 12) μmol/L恢复到近C组水平。肺组织O2。誗- 含量M组 (41 ± 5) U 明显高于C组 (18.1 ± 1.0) U,L组(27 ± 3)U介于C组与M组之间。【结论】 在PH中NO与O2。誗- 的平衡被打破,l-Arg可恢复PH中NO与O2。誗-的平衡,这可能是L-Arg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15岁男性患者。幼年时剧烈活动即气促,一年前自感心跳不规则,于1985年7月12日入院。查体:无紫绀。血压100/60mmHg。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Ⅲ°收缩期杂音。x线示左房扩大。EKG示心房纤颤,偶见室性早搏,右室肥大。超声心动图(超声);左室长轴切面见二尖瓣环处延伸出一条前后方向的、长约4.1cm的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CACR)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及CACR,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GB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量表(NCSE)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进行功能评定,并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其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Vm).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MMSE、NCSE及M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LVA、RVA及MCA的Vm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GB结合CACR可改善脑循环提高脑血流量,促使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恢复,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创伤评分研究胸部损伤伴多发伤诊治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41例胸部损伤伴有其他身体器官损伤的多发伤患者作创伤院内评分和临床治疗分析。采用简明损伤定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和损伤严重程度分级(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按不同分值分组比较。结果全组伤重病死率7.8%(11/141),其中住院24小时内伤重病死率4.3%(6/141)。住院24小时以后伤重病死率3.5%(5/141)。ISS≤15分轻伤组无严重内脏并发症和伤重死亡发生;ISS为16~24分严重伤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12%,病死率是16%;ISS:25—39分危重伤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57%,病死率是50%;ISS分值超过25分的严重伤组和危重伤组的创伤后内脏并发症发生率是28.2%,伤重病死率是28.2%。结论严重胸部损伤伴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早期应优先处理致命伤,对伤重评分ISS值超过25分的伤者,治疗应注重预防和治疗内脏并发症;AIS—ISS评分是从总体水平客观量化评价损伤程度,评估严重损伤的生存概率,对临床医师诊断标准化和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殖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病因不明,常发生在纵隔或肺门部。本院最近收治1例,旅行手术切除。现报告如下。一、病例报告女,35岁,因胸痛5天,咳嗽3天,于1987年4月24日入我院内科。胸片发现右侧胸腔大量积液。患者一般情况好。有高血压病史,否认有结核、肝炎、心脏病史。胸腔穿刺抽液后复查胸片,发现“右上肺肿物”,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FDG PET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比较.结果 FDG PE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5.6%,100%和96.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9例患者中,FDG PET检查每例至少有1枚淋巴结表现FDG摄取增强,但所显示阳性的淋巴结均>O.5 cm.结论 目前FDG PE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在乳腺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对乳腺癌的定性及定位有清晰的显示,对有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其他器官远处转移的诊断也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