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患者:女,26岁,农民.妊娠20周,乏力,贫血2十月.发热、左上腹痛1个月。于1989年3月31日10时急诊入院.诉2个月前无诱因乏力,气短,未介意.198年3月1日因受凉.寒战,发热,体温38~10℃,心悸、气短,左上腹不适,误认为感冒,服抗感冒药无效,第2天病情加重,左上腹痛.本村乡医给予抗炎及激素间断治疗1个。  相似文献   
22.
太白洋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太白洋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 30分钟形成大鼠脑缺血,后进行再灌注2 4小时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太白洋参对脑组织中钙离子(Ca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太白洋参可显著降低损伤的脑组织中异常升高的Ca2 及MDA的含量,增强损伤脑组织中降低的SOD活性。结论太白洋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抑制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通过构建乙肝病毒(HBV)重组质粒来制备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为cccDNA定量检测提供合适的标准品。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2名慢性乙肝患者,采取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其血清病毒DNA,运用高保真聚合酶扩增HBV DNA,然后将扩增片段插入克隆载体构建HBV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制备环状DNA,经测序鉴定和PCR定量检测。结果 HBV DNA全长序列被成功扩增,并顺利构建重组质粒。2个重组质粒经内切酶消化均能得到预期的HBV DNA片段(约3.2 kb)和载体DNA片段(约2.7 kb);经测序鉴定,2个质粒分别为HBV B和C基因型,其插入序列保真性好,错配率低,每kb分别为1.24 bp和1.56 bp;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制备的2个环状DNA长度均约为2.1 kb,测序证实为HBV cccDNA;经定量检测,其纯度高,浓度分别为1.05×10~(10)IU/ml和6.19×10~9IU/ml。结论利用重组质粒方式制备的HBV cccDNA具有纯度高、获取量大等优点,可作为cccDNA定量检测和方法性能验证的标准品。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07~2010年分离的25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株阴沟肠杆菌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痰及咽拭子、尿液、血液等,分别占51.6%、18.8%、12.5%、7.4%.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较低(0.8%),对头孢西丁耐药率高达98.0%.近年来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可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控制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感染现状及其耐药变迁。 方法 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分离出的2 171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 结果 2 17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其中产ESBLs株564株,占25.98%;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普遍高于不产ESBLs株,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未见耐药菌株,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9.11%。产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 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及时监测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应根据不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方法 收集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用PCR法对碳青霉烯类基因进行扩增、序列分析; 应用ERIC-PCR研究其传播机制。结果 40株CRAB所有菌株且被检测到含有OXA-51-like基因为40株(100%),OXA-23-like基因为38株(95%),未检出NDM,VIM,IPM,OXA-24-like及OXA-58-like基因; ERIC-PCR聚类分析相似大于0.8,可认为是同一克隆群; 这40株菌在相似水平被聚为33个类群(克隆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CRAB主要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OXA-23-like,OXA-51-like和ERIC-PCR是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支原体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Mycoplasma LCS Kit试剂盒,对2195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95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049例(47.8%),男457例(45.7%),女592例(49.5%);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882例,Uu与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106例,Mh感染61例。药敏结果显示,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0.2%、91.8%,对氧氟沙星敏感率最低,为16.4%。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为主,而且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9.
湖北省财贸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芦宗正、口腔科医师彭付幺主持的有关固定性药疹的科研项目,最近在武汉通过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30.
余靖华  潘志强  邓冲 《今日药学》2012,22(6):359-360,364
目的 对本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9 - 12 ~2010 - 12南海人民医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DR的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老年人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中抗生素所占比例最大(48.21%);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71.79%);ADR发生部位中皮肤系统最多(58 93%),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13.21%).结论 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