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21.
目的:比较温通针法和捻转补法干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温通组与补法组,每组36例。两组均以血海、鹤顶、梁丘、内膝眼、膝中、犊鼻、阴陵泉、足三里和阳陵泉为主穴,太冲、太溪和三阴交为配穴,温通组施以温通针法,补法组施以捻转补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温通组总有效率94.3%,补法组为8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温通组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补法组(P<0.05或P<0.01)。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疗效优于捻转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僵硬及日常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22.
从单纯自血疗法、自血混合其他注射液疗法、自血疗法联合其他疗法(针刺、耳穴、中药、穴位埋线、刺络拔罐、西药、皮肤护理)3个方面对近10年来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指出自血疗法当前存在试验设计不严谨、临床操作不规范等方面的不足,以期更好地指导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基底节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住并手术治疗的重症自发性基底节血肿患者共54例,其中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2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28例,术前进行IC H评分,术后48小时内复查头颅C T ,计算血肿残余量,术后3月进行预后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分。结果两组术前IC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小骨窗组死亡2例,大骨瓣组死亡3例,两组死亡原因均为术后并发症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DL评分预后良好率:小骨窗组为76.9%,大骨瓣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自发性基底节血肿患者创伤小,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4.
脑创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颅脑损伤的幸存者中有50%受累于继发性脑损害(second brain insult,SBI)。尽管原发性神经损害的逆转较为困难,但继发性脑损害却是可以尽量减少或控制的[1],这也是颅脑损伤救治的重点所在。本文就近年来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病机制及监测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总结"温通针法"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指出"温通针法"今后的研究应该严格按照对照、随机、双盲、重复的原则,加大病例数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治疗,1次/d。对照组以鼻炎康治疗,4片/次,1次/d。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75.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7.
郎格罕斯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病.是一种骨髓来源勺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与嗜酸性粒田胞、中性粒细胞的混合性病变。这些细胞的积累}致典型的溶骨性病变,出现皮疹、淋巴结病、脾大上及垂体、肺、肝脏、骨髓等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大承气汤包装袋进行安全性研究。方法从煎液本身性质,如煎液的稳定性、pH值、灰分、重金属、有效成分等方面,对煎液予以考察,并且对包装袋吸附煎液有效成分、吸附量及包装袋残留物予以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对中药汤剂包装袋予以分析。结果大承气汤经过10d低温及常温存放,汤剂性质稳定,产生沉淀较少,且pH值、灰分、重金属、有效成分均没有很大的变化,包装袋对煎液吸附量较少,对煎液有效成分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包装袋经过高温之后不会产生有害成分,且本身性质稳定,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可以用于大承气汤包装。结论通过对大承气汤包装袋予以分析,为中药煎液包装袋安全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自噬(autophagy)是由 Ashford 和 Porter 在 1962 年发现细胞内有“自己吃自己”的现象后提出的,是指从粗 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 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autophagosome),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1]。自噬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能见到,其所起的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尚未完全阐明,对肿瘤的研究尤其如此,值得关注。 1 自噬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自噬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将胞质中的大分子物质(如 蛋白质、RNA、过量储存的糖原等)和一些细胞内源性底物(包括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引起的衰老、破损的细胞器)在单位膜包裹的囊泡中大量降解,实现再循环,以维持细胞自身的稳定。这个过程对于细胞成分更新、保持旺盛的生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2]。在此过程中,自噬体的形成是关键,其直径一般为 300 ~ 900 nm,平均 500 nm,囊泡内常见的包含物有胞质成分和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内吞体、过氧化物酶体等。与其他细胞器相比,自噬体的半衰期很短,只有 8 min 左右,说明自噬是细胞对于环境变化的有效反应。根据细胞物质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自噬分为以下几种。①大自噬:由内质网来源的膜包绕待降解物形成自噬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并降解其内容物[3];②小自噬:溶酶体的膜直接包裹长寿命蛋白等,并在溶酶体内降解;③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胞质内蛋白结合到分子伴侣后被转运到溶酶体腔中,然后被溶酶体酶消化。CMA 的底物是可溶的蛋白质分子,在清除蛋白质时有选择性,而前两者无明显的选择性[4]。  相似文献   
30.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50岁以上,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有效手段仍是手术治疗,但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术后综合征.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又不十分理想,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前列腺组织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以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观察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前列康组的前列腺湿重,用RIA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ET和N0含量.结果:电针组和前列康组均能使前列腺湿重明显减轻,使ET含量降低,NO含量升高.结论:电针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组织中ET含量降低和NO含量升高有关.本研究通过实验动物模型,运用电针的治疗方法观察到电针组和模型组相比较,前列腺组织中ET含量明显下降,NO含量明显升高.同时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说明电针对前列腺增生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作用与调节前列腺组织中ET和N0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