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65篇
  5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阴茎离断伤在临床并不常见,但时有文献报道。由于部位的特殊性,阴茎外伤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因而阴茎离断伤的临床治疗、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科于2007年6月25日急诊收治了一例阴茎离断伤的患者,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合理治疗,积极的心理干预患者于2007年8月1日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制备多西紫杉醇(DTX)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微球,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等性质的影响,以及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长效应.方法 以疏水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单乳化溶剂挥发法(S/O/W)制备PLGA/nHA-DTX复合微球,对载药前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FTIR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FTIR结果 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多西紫杉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PLGA/nHA-DTX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92%和88.7%,较之单纯的PLGA-DTX微球均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体外释放药物突释后,复合微球比单纯PLGA微球的药物释放慢.在第30 d时,复合微球和单纯的PLGA微球累积药物释率放分别为62.40%和72.70%.MTT实验结果 显示PLGA/nHA复合微球对癌细胞增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纯PLGA微球和药物.结论 与单纯的PLGA-DTX微珠相比,由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多西紫杉醇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使PLGA/nHA-DTX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效果,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3.
维生缺B1缺乏对成体室管膜下神经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生缺B1缺乏(TD)对成年小鼠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TD小鼠模型按TD喂食时间分为TD7、TD14和TD21d组,正常对照组(Con)小鼠则按标准喂食及时间亦分为Con7、Con14和Con21d组(每组n=6)。小鼠处死前5d腹腔给予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分别检测SVZ的BrdU和微管相关蛋白(Dcx)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目。结果:正常组的BrdU阳性细胞和Dcx阳性细胞在SVZ均匀分布在侧脑室背外侧角,侧脑室外侧壁亦有少量分布,TD14和TD21d组两类阳性细胞的减少主要为侧脑室背外侧角。在TD14和TD2Id组,室管膜下区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像素/mm^2值分别为74.97±7.75和67.27±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像素/mm^2值分别为122.30±8.86和122.99±5.33),Dcx标记阳性细胞数(像素/mm^2值分别为1485.98±163.21和935.73±273.6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像素/mm^2值分别2359±155.68和2355±100.75)。结论:TD可阻碍成年小鼠SVZ的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104.
城市和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R-HPV感染和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城市地区(北京和上海)1 569人、农村地区(山西和河南)1 76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妇科检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C-Ⅱ)。利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城市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丈夫婚外性行为、生殖器感染史(STD)、流产次数和吸烟,而细胞学检查史是保护因素。影响农村地区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初次性交年龄、近5年性伴侣数、丈夫婚外性行为、性生活年限和饮酒。结论:影响城市与农村地区妇女感染HR-HPV的危险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提示,在制定预防和控制宫颈癌以及HR-HPV感染的措施时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COX-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OX-2和bFGF在34例Ems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①COX-2及bFG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而COX-2及bFGF在Ems在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②Ems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COX-2和bFGF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OX-2和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药学服务的态度和需求,获得实证资料,为实施药学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盐城市5个社区进行药学服务的问卷调查,对有效回收229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组织药学服务志愿者进行用药知识宣传。结果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概念的知晓率为32.3%;在药店购药的居民为468%;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的仅为567%;产生不良反应的占6o%;有45.8%的家庭未能定期清理过期药品;954%的居民希望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药学相关知识。结论社区药学服务的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以更好地保障居民合理、安全和有效的用药,满足公众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7.
赵娜 《当代医学》2009,15(1):123-123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50例老年患者在膀胱冲洗中的情况。结果:尿管偏细11例,插入深度不够2例,气囊注水量不足4例,冲洗液过量1例,经过相应的处理,在膀胱冲洗时尿液得到相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讨论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水包油微乳液制备法,X射线、电镜等进行样品表征。结果制备出了高分散的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其颗粒尺寸小于50nm。红外图谱出现HA特征振动峰。在210nm和240nm波长处产生较为明显的光吸收,分别对应于Ca^2+特征吸收和O→Ca^2+电子跃迁。带边能量为1.69ev,表现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结论XRD分析和其电子衍射图样表明该试样结晶度良好。  相似文献   
109.
<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沉积超过正常范围,与胰岛素抵抗、遗传等关系密切,是一种与代谢关联紧密的疾病[1-2]。MAFL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可直接导致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且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及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3-4]。目前,MAFL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5%且呈持续增长趋势,由于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研究防治MAFLD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组学已成为现代研究中发现各个系统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新工具[5-7],可更好地阐述机体变化的代谢结果,提供内源性代谢物的全面概况。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涵盖MAFLD在内的多领域疾病的研究。本文回顾性将其与生物体中发生的潜在生物过程联系起来,可为临床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0.
赵娜  殷莉  秦晓楠 《安徽医药》2022,26(7):1406-1410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 13(IL-1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6(STAT6)信号通路观察甘草酸二铵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气管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2月,从珠海百试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健康雄性 SD大鼠。将 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氨溴索组和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15只。采用香烟烟熏联合脂多糖( LPS)建立 COPD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于尾部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每天 1次,持续 14 d。通过检测各组大鼠的肺阻力(RI)、肺顺应性( Cdyn)以及酚红排痰实验反映大鼠肺功能变化情况; 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 IL-13的水平变化; HE染色反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荧光 PCR(qRT-PCR)和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肺组织中 IL-13、STAT6和黏蛋白 5AC(MUC5AC)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Cdyn降低, RI[( 2.39±0.30)cmH2O·mL-1·s-1比( 0.85±0.11)cmH2O·mL-1·s-1]、排痰量[( 1.09±0.14)mg/L比( 0.55±0.07)mg/L]、肺泡灌洗液中 IL-13[(34.28±5.88)ng/L比( 10.36±1.67)ng/L]水平显著升高( P<0.05),肺组织出现病理学损伤, p-STAT6/STAT6[(1.33±0.23)比( 0.72±0.14)]水平以及 IL-13蛋白[(0.47±0.07)比( 0.17±0.03)]和 MUC5AC mRNA及蛋白[(0.78±0.15)比( 0.15±0.04)]水平均有升高( P<0.05);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和盐酸氨溴索组 Cdyn增加, RI、排痰量、肺泡灌洗液中 IL-13水平显著下降( P<0.05),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 p-STAT6/STAT6以及 IL-13蛋白和 MUC5AC 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降低( P<0.05);其中甘草酸二铵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甘草酸二铵能抑制 COPD模型大鼠 IL-13/STAT6信号通路,并可能藉此减轻气管黏液高分泌,改善气管阻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