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异长春花碱引起浅静脉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将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NVB前不用地塞米松预防,出现浅静脉炎症状后,立即给予冷敷30分钟/次,q3h×4次;后改为热敷30分钟/次,6次/日,至浅静脉炎痊愈.B组静脉注射NVB前10分钟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用药后即给予冷敷和热敷,方法同A组.结果所有31例病例中,发生浅静脉炎18例,发生率58.1%.A组发生率66.7%(8/12),B组发生率52.6%(10/19),P>0.05%,无统计学差异.但在Ⅱ0以上浅静脉炎A组发生率33.3%(4/12),B组发生率10.5%(2/l9),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和出现静脉刺激症状后及时进行冷敷和热敷可明显减轻NVB引起的浅静脉炎程度.  相似文献   
102.
103.
精索静脉曲张(VC)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VC不育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2003年1~9月,我们测定了52例VC不育男性患者的血清和精液NO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高剂量化疗对于晚期乳腺癌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影响,为选择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病例组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高剂量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同期选取接受常规方案化疗的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MOS36-item short forum health survey)的缩减版本SF-12量表作为问卷调查表。在第1个时间点(T1)为治疗前,第2个时间点(T2)为第2周期高剂量化疗前和第4周期常规治疗前,第3个时间点(T3)为高剂量化疗结束3月随访时和常规剂量化疗结束后3月进行调查随访。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剂量化疗组和常规剂量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T2较T1均显著下降(P<0.05),T3较T1两组患者活力和社会功能维度仍显著下降(P<0.05),其他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时间点高剂量化疗组较常规剂量化疗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活力和社会功能维度显著下降(P<0.05),T1和T3时间点高剂量化疗组和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高剂量化疗导致乳腺癌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活力和社会功能显著下降,但患者高剂量化疗缩短了治疗时间,使患者可更快的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6-2012-06我科收治的6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组(观察组)34例,常规手术组(对照组)3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2%(31/34)、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和腹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安全、有效,术后分流管阻塞及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芫花素对于MC3T3-E1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芫花素1、5、10、15μmol/L处理MC3T3-E1细胞14 d,采用MTS法检测芫花素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测芫花素对MC3T3-E1细胞中ALP、HDAC1和Runx2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芫花素5、10、15μmol/L可以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中ALP、Runx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提高(P0.05),HDAC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P0.05),表明芫花素可以促进MC3T3-E1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芫花素具有促进MC3T3-E1细胞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对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烧伤病人医院感染210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致病菌分布、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我院烧伤病房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 2 10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此期间医院感染率为 2 4 .9% ,创面感染占 6 7.6 %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4 2株 ,检出率 2 5 .8% ,居第一位 ;铜绿假单胞菌 31株 ,检出率 19.0 % ,居第二位。静脉导管感染率与皮肤条件优劣有关。静脉导管感染及全身性感染等致病菌主要来源于创面。烧伤创面及其深部真菌感染率所占比例较大。丙肝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烧伤创面是烧伤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 ,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严格注意血液、血制品的筛选及管理 ,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对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8年行MIS-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57例,年龄51.1±11.8岁(23~73岁),所有均采用经皮置钉的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3个月均行腰椎CT三维重建,并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上评价关节突关节侵扰程度并分级: 0级,无侵扰,螺钉不在关节突关节上,且未进入关节突关节面;1级,轻度侵扰,螺钉位于上关节突关节上,但未进入关节突关节;2级,中度侵扰,螺钉经过关节突关节面≤1mm;3级,重度侵扰,螺钉经过关节突关节面。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诊断、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在术前、术后腰椎CT及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解剖相关因素(关节突关节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关节突关节角、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指数、椎板深度)、置钉相关因素(螺钉内倾角、螺钉尾倾角、螺帽-上关节突间距、近端连接棒露出距离、连接棒预弯),并分析潜在侵扰危险因素。结果:MIS-TLIF经皮置钉造成关节突关节侵扰的椎弓根螺钉总计62枚,轻度侵扰螺钉35枚,中、重度程度侵扰螺钉27枚。患者一般情况分析显示,BMI≥30kg/m2、L5为上位置钉节段作为关节突关节侵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术前诊断、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与侵扰无关(P>0.05)。解剖因素分析显示,关节突关节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均≥12mm或关节突关节角≥40°时,侵扰率显著升高(P<0.05);关节突关节侵扰组与非侵扰组在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指数及椎板深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侵扰组较非侵扰组存在较小的螺钉内倾角、螺帽-上关节突间距(P<0.05),而在螺钉尾倾角、近端连接棒露出距离、连接棒预弯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MI≥30kg/m2和L5为上位置钉节段的患者,应充分考虑经皮置钉造成关节突关节侵扰的高风险性,且关节突关节肥大(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均≥12mm时)、冠状走行(关节突关节角≥40°)时更易出现上位节段侵扰。  相似文献   
110.
以AFP为靶点的肝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AFP作为肝癌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靶点的可行性以及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AFP-DC)疫苗对表达AFP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构建AFP-cDNA 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DC,制备AFP-DC瘤苗,诱导针对表达AFP的肝癌细胞株HepG2的特异性免疫反应,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 AFP-DC瘤苗能够分泌AFP抗原,培养上清中AFP含量为0.8805 IU/ml,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免疫荧光检测可见AFP-DC胞浆及胞膜有AFP抗原分子表达;活化的CTL能够对表达AFP肝癌细胞起特异性杀伤作用,杀伤效率可达84.05%,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AFP作为靶点治疗肝癌具有可行性,AFP可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新的突破点;AFP-DC疫苗可以作为表达AFP肝癌的一种免疫治疗手段,为DC瘤苗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