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与双重超声造影用于胃癌分期判断及胃间叶源性肿瘤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胃癌患者及31例胃间叶源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胃窗超声造影和双重超声造影,比较不同造影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窗超声造影对T1期、T2期、T3期及T4期胃癌诊断准确率为55.5%、66.7%、66.7%、66.7%.超声双重造影对T1期、T2期、T3期及T4期胃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8%、94.4%、88.9%和83.3%.胃窗超声造影和双重超声造影对胃间叶源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3.5%和74.2%.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癌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低于双重超声造影(P<0.05),双重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胃窗超声造影(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对胃癌病理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和对胃间质叶源性肿瘤的检出率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环(AACR)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方法 对9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用AACR及颈椎前路钢板进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植入10个椎间隙.术后观察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并行X线评估.结果 9例患者随访13~18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及随访时的Cobb角度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疗效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4.5%.结论 AACR上下面的倒锯齿状设计使得AACR植入牢固,两侧的微孔设计利于植骨的爬行替代;由于保留了皮质骨,具有类似金属支架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3.
袁峰  罗劲松 《中外医疗》2008,27(36):13-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以及根除后血氨的变化.方法 89例肝硬化高血氨患者分为Hp阳性组58例,阴性组31例.2组都给予口服乳果糖15mg,tid,一般治疗5d,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静脉血氨.随后将Hp阳性组随机分2组,A组2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酉林1.0g,替硝唑1.0g;B组29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A、B2组药物用法均为po,bid, 疗程2周.治疗结束及停药1个月后测空腹静脉血氨.结果 肝硬化Hp阳性组血氨浓度(103.4±9.1)μmol·L-1 ,明显高于Hp阴性B组血氨浓度(80.6±9.7)μmol·L-1 (P<0.05).Hp阳性A组根除Hp治疗后血氨(55.6±18.9) mmol·L-1,Hp阳性B组治疗后血氨(103.8±15.4) mmol·L-1,A、B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结论 Hp感染能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可能为肝性脑病的诱因之一.根除Hp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氨,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可扩张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不同原因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L_(4/5)突出16例,L_(5/S1)突出16例,L_(4/5),L_(5/S1)均突出3例,术中均采用可扩张管道系统经椎间孔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应用VAS评估患者手术治疗前,治疗后疼痛情况,应用Kim方法评价临床效果,应用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21~36个月,平均31.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6±1.2)分,体征积分为(9.07±2.78)分,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为(2.0±0.7)分,体征积分为(16.47±2.08)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术后3个月时Kim优良率为91.4%,末次随访时Kim优良率为97.1%,满意率为97.1%。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为97.1%,1例可能融合或假关节形成。结论可扩张管道系统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5.
肢体冲击性损伤伴深部血管顿挫伤在临床上时有发生,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地处理,可以避免发生肢体坏死,保留肢体的完整和功能。我们对近3年来遇到的11例肢体冲击性损伤而伴发血管顿挫伤的诊治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5~62岁。伴随动脉挫伤...  相似文献   
76.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排便功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的排便功能。方法 本组28 例,年龄4 ~12 岁,手术方式为双侧髂腰肌转移盆底肌加强或替代术,术后第3 周起行康复训练,采用临床主观评定、钡灌肠以及直肠肛管测压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术后2 年以及术后5 年以上的临床主观评分分别为1.7 ±0.4 、2.5 ±0.6 、3.5±0 .5 、4 .3 ±0 .4 和4.8±0.6;客观评分分别为2.2 ±0.5 、2.7 ±0.6、3 .4 ±0 .4、4 .1 ±0 .5 和4.0 ±0.7;耻肛尾(PAC) 三角的A 角由(92 .7±7 .2)°提高到(114 .3±11 .6)°。结论 髂腰肌盆底悬吊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应制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治疗计划和肛门评定方案。  相似文献   
77.
应用人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19例尿毒症血透患者贫血,治疗前HCt<=20%。Hb平均值为56g,起始剂量为3000u/次,每周3次,静泳注射,结果:16周内HCt平均上升为31%,Hg达100g,维持量为1500u/次,每周2~3次。全部患者服用铁剂,主要副作用有血压升高,用降压药能控制,不能控制2例,须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太极通天液治疗椎底运动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9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太极通天液,10ml/次,3次/d,连续服用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见效时间、临床疗效及降血粘度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太极通天液具有降粘、去纤、抗凝、解聚的作用,是治  相似文献   
79.
有关跟骨骨折复位与内固定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4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的一些与其骨折内固定有关的骨性标志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的长度为 68.6± 6.4mm ;跟骨前部、跟骨沟部及跟骨后部的宽度分别为 2 2 .3± 3 .2mm ,2 4.4± 2 .9mm和 3 0 .3± 3 .2mm。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2 3 .6± 3 .0mm ,15 .3± 2 .2mm和 9.5± 1.2mm ,载距突与跟骨水平面存在 2 7.7°± 6.8°的上翻角。Gissane′s角为 116.7°± 8.0°。结论 :本文结果对跟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为了了解安阳市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促进学校餐饮卫生状况的好转,我们于2003年8月5—20日对市直学校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共检查了46所中学和大中专院校。现把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