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L-精氨酸枕大池注射对兔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L-精氨酸枕大池注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及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造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天,以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及脑组织的浓度。光镜下测定基底动脉的动脉壁厚度和基底动脉的内径,以其比值作为脑血管痉挛的指标。治疗组分为300μmol/L及500μmol/L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天,枕大池持续微泵滴注L-精氨酸,在滴注后再分别研究上述指标。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天,基底动脉的动脉壁厚度和内径的比值(0.085&;#177;0.007)明显升高(t=20.26,P&;lt;0.05);血清一氧化氮[(24.34&;#177;7.36)μmol/L.t=6.72,P&;lt;0.05]及脑脊液中一氧化氮[(10.68&;#177;3.43)μmol/L,t=4.25,P&;lt;0.05]及脑组织N0S[(0.007&;#177;0.001)nmol/(s&;#183;g),t=6.14,P&;lt;0.05].的浓度降低。在L-精氨酸滴注后,脑血管痉挛缓解。血清一氧化氮[(37.38&;#177;6.42)μmol/L,t=3.27,P&;lt;0.05]、脑脊液中一氧化氮[(14.16&;#177;3.36)μmol/L,t=1.98,P&;lt;0.05]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ygenase,N0S)[(0.011&;#177;0.002)nmol/(s&;#183;g),t=3.10,P&;lt;0.05]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L-精氨酸枕大池注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具有治疗作用。L-精氨酸可能通过影响一氧化氮及N0S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PFS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998~2003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PFSH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献。结果:本组病例平均病程为1个月。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肿瘤直径为3.0~5.5cm(平均为3.8cm)。DSA检查发现肿瘤多为小脑后下动脉供血。术前行肿瘤超选择栓塞6例,无栓塞严重并发症。手术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术前栓塞的患中5例获全切除。术中出血量为400~600ml。手术死亡2例,8例存活患术后分别随访6个月至2年,格拉斯哥评分(GOS)5分7例。4分1例。结论:术前MRI和DSA检查是诊断PFSH的重要依据。肿瘤的超选择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全切除肿瘤.降低病死率。手术切除是治疗PFSH的最佳方案,全切除肿瘤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13.
肝肺综合征(HPS)是指在无原发性心肺疾病时,由肝功能障碍和/或门脉高压、肺内血管扩张及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此研究检测印度肝硬化病人中HPS的发生率,并研究它的临床征象和肺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与肝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病人和方法:自1997年9月~1998年8月在SSKM医院门脉高压诊所内,45例经活检证实为肝硬化并排除原发性心肺疾病的患者。平均年龄(41±12.5)岁(17~69)岁,其中男性37例。所有病人均作气泡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患者均进行立位和仰卧位血气分析。有异常血气值者行肺功能试验。HPS的最后确认依靠阳性的气泡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一次动脉血氧分压水平<70mmHg(在立位呼吸室内空气时)。3例HPS患者和24例非HPS患者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盐酸丙帕他莫和双氯酚酸钠用于鼻窦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对2003-2007年213例鼻窦手术后患者进行镇痛观察,丙帕他莫组(P组)75例,术后给予盐酸丙帕他莫2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双氯酚酸钠组(D组)73例,术后给予双氯酚酸钠栓剂肛塞;对照组(C组)65例,术后给予心理安慰治疗.分析术后镇痛疼痛、恶心、呕吐和镇静等评分及镇痛处理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P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手术后使用盐酸丙帕他莫或双氯酚酸钠均可起到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是有效的鼻窦手术术后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草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和甘草酸治疗大鼠模型;选取正常组、造模组、治疗组大鼠肝脏各1只进行cl)NA微阵列研究;从cl)NA微阵列结果中选取一个在造模大鼠肝脏中表达明显异常,但经甘草酸治疗后表达正常的基因(~澄),用半定量RT-代二R检测此基因在不同实验阶段(第1、2、4、8周)3组大鼠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通过eDNA微阵列发现snlurfZ、PT八卫R、CYI理既、FGG等多种与炎症、代谢有关的基因在造模大鼠肝脏中表达上调,甘草酸治疗后恢复正常表达。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发现,经四氯化碳处理第1周时smu川2在3组大鼠肝脏中表达无异常变化,第2周时在造模和治疗组中表达均下调,第4周时在造模组中表达上调、治疗组中表达下调,第8周时在造模组表达下调,治疗组上调。结论调控snlurfZ基因转录水平可能是甘草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全文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3):112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 L 精氨酸枕大池注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及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造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 4天,以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及脑组织的浓度.光镜下测定基底动脉的动脉壁厚度和基底动脉的内径,以其比值作为脑血管痉挛的指标.治疗组分为 300 μ mol/L及 500 μ mol/L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 4天,枕大池持续微泵滴注 L 精氨酸,在滴注后再分别研究上述指标. 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 4天,基底动脉的动脉壁厚度和内径的比值 (0.085± 0.007)明显升高 (t=20.26,P< 0.05);血清一氧化氮 [(24.34± 7.36) μ mol/L,t=6.72 ,P < 0.05]及脑脊液中一氧化氮 [(10.68± 3.43) μ mol/L,t=4.25,P < 0.05]及脑组织 NOS[(0.007± 0.001) nmol/(s@ g),t=6.14,P < 0.05].的浓度降低.在 L 精氨酸滴注后,脑血管痉挛缓解.血清一氧化氮 [(37.38± 6.42) μ mol/L,t=3.27,P < 0.05]、脑脊液中一氧化氮 [(14.16± 3.36) μ mol/L, t=1.98,P < 0.05]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ygenase, NOS)[(0.011± 0.002) nmol/(s@ g ),t=3.10,P < 0.05]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结论 L-精氨酸枕大池注射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具有治疗作用. L-精氨酸可能通过影响一氧化氮及 NOS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联合肠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适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利福昔明与肠菌移植联合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部不适及排便异常有无改善,同时行心理学评价,并收集肠菌标本进行测序。结果:共入组7例患者,总治疗次数11次。联合治疗对腹泻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总体有效率71.4%,显效高峰在2周~1个月,不超过3个月;患者伴发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改善。不良反应以短期腹泻最多见。所有经治者肠道微生态均发生改变,而后随时间推移向基线回归。供菌者的肠菌组成与疗效及肠菌移植治疗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结论:联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且较为安全,并能影响经治者的肠道微生态,但维持时间短,病情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检测265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1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BV-DNA,并将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的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各组均可检出 HBV-DNA 阳性,其中 HBsAg、HBeAg、HBcAb 阳性组和 HBsAg、HBeAg 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标志物模式组和对照组(P〈0.01)。 HBV所致不同疾病类型的HBV-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乙肝病毒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1)。结论:FQ-PCR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是否存在HBV感染,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窥镜技术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的运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蝶人路显微外科手术已运用数十年,其手术技术仍在不断改进。内窥镜技术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运用获得较好的评价。本文将就内窥镜技术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的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