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姜黄素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姜黄素能明显降低破骨细胞的骨重吸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采用成骨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在诱导前3d于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对照),10,15μmol/L姜黄素。结果与结论:接种培养7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分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集落,集落细胞呈放射状生长。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增大,细胞形态为长梭形。加入成骨培养基7d后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随成骨诱导时间延长形态变化更加明显。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无变化。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血红素单加氧酶1的表达。提示姜黄素能有效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干细胞血红素单加氧酶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血清生存素(survivin)测定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22例健康体检者)、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组(24例)和乳腺癌患者有远处转移组(32例)血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31±0.06 ng/ml;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49±0.05 ng/ml;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1.02±0.18 ng/ml。统计软件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urvivin在乳腺癌患者(包括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表达升高(P<0.01);而乳腺癌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血清survivin的蛋白质表达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在细菌活性检测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MT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拉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对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细菌浓度增加,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T法检测的活菌或死菌的吸光度值均增加,但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的同一浓度的活菌和死菌的吸光度值之间差别不大,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用MTT法检测的同一浓度死菌吸光度值相比,MTT法检测的活菌吸光度值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T法检测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拉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均与临床药敏结果一致.结论 同微量肉汤稀释法一样,MTT法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活性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充分的肠道清洁有利于暴露视野、发现病变、完整切除息肉、改善舒适度、提高诊治的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对结直肠息肉行EMR的患者100例,在术前4-6小时常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随机选择使用便秘贴敷贴神阙穴辅助常规肠道清洁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次数、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便秘贴敷贴神阙穴辅助EMR能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降低患者不适感,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息肉检出率,是一种提高EMR术安全性探索的有效中医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价系统(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及早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介入各项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年龄≥16岁,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的急诊患者及收住内、外科的高危个案住院患者,排除急诊直接收住ICU的患者。共纳入1 26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2例,对照组患者不作预警评分,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评估及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评价,根据患者不同的预警分值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住院时间、痊愈出院数、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ICU入住率、转院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痊愈出院率和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简单、便捷、客观,不受医院设备、环境及条件的限制,适合基层区镇医院对高风险及危重患者的评估及管理,可推动基层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烫熨及贴敷时间控制膝骨关节炎疼痛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病人上午进行中药烫熨,下午给予五方散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每天1次;对照组上午采取中药烫熨后即行五方散贴敷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每天1次,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1周后疗效、疼痛评分及1周内夜间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午中药烫熨,下午五方散贴敷的方法可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有助于提高膝骨关节炎疼痛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探讨酒中毒幻觉妄想症在入院初期的酒戒断反应。方法 以 46例符合 CCMD-2 -R酒中毒幻觉症或妄想症诊断条件者为对象 ,评定入院 2 4小时内、3天内、7天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出现率 ,比较各阶段症状的差异性。结果 精神症状中行为紊乱、冲动性、意识清晰度、睡眠障碍在入院 2 4小时后较 2 4小时内出现有意义增多 (P<0 .0 5 )。躯体症状中也反映 T、P、R及心慌烦躁、恶心呕吐、出汗、指颤等伴随渴望饮酒而在入院 72小时内呈高峰期 (P<0 .0 5 )。结论 酒中毒幻觉妄想症在入院初期即使已投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后 ,也可呈现出或轻或重的戒断反应 ,由此应引起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 BUB1基因表达调控对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方法:用定量 RT-PCR 比较 RNA 干扰前后的胚胎细胞内源性基因 BUB1的 mRNA 水平,同时对染色体数目异常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扰后 BUB1基因 mRNA 拷贝数/GAPDH 基因 mRNA 拷贝数的均值为干扰前的21.80%,染色体数目异常率均值由干扰前 5.02%上升到29.61%。经统计分析,RNA 干扰前后 BUB1基因 mRNA 水平和染色体数目异常率有显著差异。结论:BUB1基因表达的降低会导致染色体分离的异常,本研究为染色体分离相关蛋白功能研究建立了新的研究手段和实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