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分析北方一寻常型银屑病家系的发病与HLA-A、B、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SSO)方法检测一北方家系16人的HLA-A、B、DRB1等位基因。结果家系中共有6人患寻常型银屑病,其中4个早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Ⅱ-2、Ⅱ-4、Ⅲ-1、Ⅲ-5)发病均在30岁以前,B位点均为B*13、DRB1位点均为DRB1*07;家系中有6人携带单倍型11-15-15,其中4人发病(Ⅰ-2、Ⅱ-2、Ⅱ-4、Ⅲ-1),年龄稍小的2人未发病(Ⅲ-3、Ⅲ-4)。结论此家系中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涉及多个易感位点,携带B*13-DRB1*07基因的早发病者可能与对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敏感性增加有关;易感单倍型携带者的发病受环境因素和/或其他易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我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启动子区-717A/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分布以及与CRP水平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冠心病组(111例)和对照组(10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相应目的条带,对-717A/G位点运用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LP)的方法检测基因多态性,再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多态性与CRP水平以及冠心病的相关性,并且运用多元对数回归分析该位点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中的年龄、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糖尿病、吸烟、饮酒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和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汉族人群中-717 A/G多态性的各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A为86.1%,G为13.9%,各基因型频率GG为2.36%,GA为27.83%,AA为69.81%,在各种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研究对象中,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并且该位点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汉族人群中-717 A/G多态性与CRP水平和冠心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A、-B、-C、-DRB1、-DQB1 5位点在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上的等位基因频率特征。方法根据718名中华骨髓库捐献者HLA5位点高分辨分型数据,运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各位点基因频率。结果在718名捐献志愿者中,共检出28个HLA-A等位基因、61个HLA-B等位基因、30个HLA-C等位基因、40个HLA-DRB1等位基因、18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HLA-A位点最常见等位基因为A*1101(21.66%)、A*2402(16.37%)、A*0201(13.79%);HLA-B位点最常见等位基因为B*4001(11.49%)、B*4601(9.54%);HLA-C位点最常见等位基因为Cw*0702(15.74%)、Cw*0102(15.32%)、Cw*0304(11.56%);HLA-DRB1位点最常见等位基因为DRB1*0901(14.69%)、DRB1*1501(12.40%)、DRB1*0701(9.89%);HLA-DQB1位点最常见等位基因为DQB1*0301(20.54%)、DQB1*0303(15.81%)、DQB1*0601(10.79%)。结论本研究在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提供了一套有关中国人群HLA-A,-B,-C,-DRB1和-DQB1 5位点基因频率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A、-B、-C、-DRB1、-DQB15位点在高分辨基因分型水平上的单体型频率及连锁不平衡特征。方法根据718名中华骨髓库捐献者HLA5位点高分辨分型数据,运用Arle-quin3.1软件以最大似然法分析单体型频率。结果双座位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HLA-C与HLA-B、HLA-DRB1与HLA-DQB1呈现较为显著的连锁不平衡;多位点单体型频率分析结果显示,最常见的2、3、4、5位点单体型分别为:A*0207-B*4601(7.34%)、Cw*0102-B*4601(8.71%)、B*1302-DRB1*0701(6.19%)、DRB1*0901-DQB1*0303(14.27%)、A*3001-B*1302-DRB1*0701(5.36%)、A*0207-B*4601-Cw*0102(7.06%)、A*3001-Cw*0602-B*1302-DRB1*0701(5.36%)、Cw*0602-B*1302-DRB1*0701-DQB1*0202(6.12%)、A*3001-Cw*0602-B*1302-DRB1*0701-DQB1*0202(5.29%)。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中华骨髓库718名捐献者HLA5位点高分辨单体型频率遗传学数据,将为临床寻找HLA匹配的无关供者、法医学鉴定、HLA与疾病相关研究等提供分子遗传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现状、专业素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多个维度对社区慢病及失能老人家庭护理员的现状进行调查。方法于2022年4—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 对北京市6个社区慢病及失能老人家庭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有无护理人员专业资格证书分组, 从多个维度对社区慢病及失能老人家庭护理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611名护理人员, 年龄(49.99±6.82)岁, 以农村户籍和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为主要组成, 其中有护理人员专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只占43.04%(236/611)。与无护理人员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相比, 有护理人员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性别、户籍、文化程度、每天工作时间、照护具体工作内容、月收入、减少养老护理员流动性的解决措施、工作年限、照护慢病老人日常健康的感受、心理状况、工作自我认知、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基本医学常识培训、未参加培训原因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工作遇到棘手问题调查中反映了医疗护理知识匮乏, 亟须专业培训和医护人员指导的迫切需求。结论加强和完善慢病和失能老人家庭护理人员岗前和岗中关于护理专业和基本医学常识...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的复发和治疗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观察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11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1∶1匹配,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完全正常冠状动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法分析基因型,部分样本基因型经基因测序核实。结果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的125Leu和563Ser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中显著升高(病例组∶对照组分别为51.7%∶39.7%和54.3%∶42.3%,均P<0.05);基因型125Leu/Leu 125Leu/Val和563Ser/Ser 563Ser/Asn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5),回归分析后发现Leu125Leu Leu125Val基因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相关(P<0.05);两个等位基因有紧密连锁(D’=0.896);冠状动脉病变数目与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基因分布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第3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不稳定班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针对O1 群霍乱弧菌的高敏感、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体系.方法 根据O1 群霍乱弧菌主基因组O 抗原编码基因rfb-O1 和霍乱肠毒素的A 亚基编码基因ctxA 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 探针,利用便携式Smartcycler II实时荧光PCR 检测平台探讨该检测体系的敏感性,用19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体系对O1 群霍乱弧菌的检测敏感度为1.0 × 102 拷贝每反应体系;对O1 群霍乱弧菌基因组DNA 的检测敏感度为1.0 × 10-1 pg 每反应体系;该检测体系在检测19 种其他肠道致病菌或院内感染中的常见致病菌时不存在非特异性扩增;整个反应在2 h 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体系可作为产毒型O1 群霍乱弧菌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手段,也可同时检测O1 群霍乱弧菌产生霍乱肠毒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在快速老化痴呆小鼠P8(SAMP8)海马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MP8小鼠增龄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1、4、8、12月龄的SAMP8,用同龄正常老化小鼠R1(SAMR1)作为对照组,每组各8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APP的表达。结果:APP主要在SAM鼠海马神经元胞浆内表达,海马不同区域均有表达。定量结果显示对照组SAMR1小鼠海马各区域APP的表达随月龄增加无显著性改变(P>0.05);而SAMP8小鼠APP的表达则随月龄增加而增加,8月龄和12月龄SAMP8小鼠CA1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月龄组(P<0.05),也分别显著高于同月龄对照组(P<0.05),CA3区APP的改变稍晚于CA1区,与同品系1月龄小鼠及同龄对照组比较,12月龄时显示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SAMP8小鼠海马APP的表达随月龄增加而增加,提示APP表达量的增加与SAMP8小鼠的快速老化相关。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National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EQA) results from 2005 to 2008 for HLA class Ⅰ (A, B) and class Ⅱ (DRB1) low-resolution DNA typing were summarized with the goal of exploring strategies to assure and improve HLA DNA typing performance in clinical testing. Methods HLA allele results from the four consecutive years EQA events were analysed. Different kinds of errors were described and classified, and the possible cause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Participant laboratories were increasing in the four consecutive years with the number of 22, 28, 47 and 61 in 2005, 2006, 2007 and 2008,respectively. 2 844 HLA DNA typings were returned from the participants during the 4 years EQA surveys, and overall 30 errors (1.05%) were identified. These 30 erro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major types of errors including 25 technical genotyping errors and 5 human errors. The proportion of laboratory participants which made mistakes was 13. 6%, 10. 7%, 10. 6% and 16.4% in 2005, 2006, 2007 and 200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Above 10% of participant laboratories exhibited errors in the four consecutive years HLA molecular typing EQA surveys. Relevant important attentions should be greatly paid to clinical HLA molecular typing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